信息文化

1.什么是信息文化[1]

信息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文化,其支撑点是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行天涯。

2.信息文化的特征[2]

1.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构成了当代信息革命的新平台。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说,它是用光纤传输的一串串0与1的信息网络。0与1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叫“比特”,意为“二进制数字”,它们是信息的密码。数字化准确的含义也就是“二进制化”或“比特化”。在现代信息网络管道中流动的就是一连串的数字叫与1。比特的特点是没有形状,没有重量,以不变应万变。比特必须借助相应的媒体,自由转化为各种形态。通过电脑从一张储存着大量比特的光盘“读出”的,可能是几百部小说,几十首交响曲,也可能是几部电影。比特正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已经同物质和能量一起成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和基本资源。

2.智能化

智能是改造物质、变换能量和处理信息社会的综合能力。高智能结构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它包括自然智能、人工智能、人机复合智能、网络集成智能等。人工高智能即机器智能;人机复合智能指人与机器构成的人机系统整体的智能功能;网络集成智能指智能网络集成了联网所有计算机智能以及人与网络交互的高智能,它包括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智能化和所提供服务的智能化。在生物进化史上,单个神经元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在千万个神经元组成神经网络后,才使智慧得到飞跃发展。同样的道理,互联网把全国、全球的电脑联网,相当于生物单个神经元的网络化,会产生智慧的放大效应,形成“社会脑”。当然,人工智能、人机复合智能,也都有人机交互的作用,都有相互转换的过程,所以都是人的智能的放大。

3.网络化

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用户最多、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跨越全球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它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框架,是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和原型。它由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组成,是一个自由共享的集合体,是人们对理想化通信模式的具体实施。计算机的应用由单机到网络是一大飞跃。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它塑造了一个与物理空间并行的人类生存空间,一个由“0”与“1”数字构成的真正的“信息社会”,使人类从物理空间走进虚拟空间。

4.虚拟化

信息空间是一个虚拟空间。。信息社会中,人们不用人体直接介入,而是通过信息流进入互联网进行各项社会活动,如学术交流、商品交易、多媒体娱乐等。计算机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通过虚拟手段消除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场所。虚拟世界的运转法则与现实世界不尽相同。例如,通过“超文本”的链接,你可以在网上浏览图书,检索文件;或者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选购商品,求医问药等等。使用计算机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人们可体验许多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如投入古代战争、漫游宇宙、进入微观世界、模拟核反应、模拟风洞、模拟旅游、模拟医疗手术教学等等。

3.信息文化的现代意义[3]

勿庸置疑,信息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一种正在变化的文化,一种人们还无法清楚把握的文化,一种人们必须面对的文化。新旧文化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文化冲突往往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同地域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一种横向文化冲突;一是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延续关系的文化冲突,是一种纵向文化冲突。信息文化不仅是新旧文化的冲突,而且也加剧了同时代的不同地域性文化冲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冲突具有范围更广泛、手段更复杂、对抗更频繁、碰撞更直接等特点。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对个人和群体的自我“摧残”和“阵痛”更为剧烈。信息文化带给人们怎样的自我“摧残”和“阵痛”昵?

1.文化的冲突

有学者曾经这样形象地说,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一座“拱门”的话,科学与人文则是支撑这座“拱门”的两大支柱,在20世纪之前人文之柱高于科学之柱,在20世纪之后科学之柱高于人文之梓。这一趋向在信息文化体制下尤为突出。信息文化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直接对话的结果。在这种对话或冲突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观念的冲突。文化观念的冲突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体现在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活诸方面,大到超国家主义与民族自立的对立,小到个性化生活与社会价值观的失衡,观念的冲突成为文化冲突的敏感话题。一幅国外的漫画这样描述到:一位“读者”来到21世纪的图书馆,他望着一台又一台的计算机终端,满腹疑问地说到——图书馆的书到底在哪里呢?这还仅仅是所谓阅读观念的冲突而已。由于观念的冲突以各种形态具体表现于现实社会中,人们有理由对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构架上的信息文化进行人文反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正如英国物理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中分析的那样,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和对抗的倾向使西方人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以致于20世纪的西方思想界不能对“过去”作出正确的解释,不能对“现在”作出合理的判断,不能对“未来”有所憧憬和展望。我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文化构建之前的“交替时期(Parenthesis Era)”的自然表征,但是这并不能够使我们放弃对信息文化现实特征的深层次分析。信息文化的观念冲突,从本质上讲是由于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社会利益上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从表象上讲则有经济利益、意识形态、社会等级、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地理区域、技术成分等具体的成因。不管如何去把握信息文化的观念冲突的具体原因和形式,都必须建立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基点之上,必须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全面考察信息文化,从心理和行为角度深入考察信息文化。

文化观念的冲突最终将演化为行为的冲突,而这种行为的冲突有时会变得异常明显和激化。也许我们还无法对信息文化构建中文化行为的冲突给予详细的、逐一的描述,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文化行为的冲突正在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例如,电子空间行为与物理空间行为的交融与不可分割,使得人们对社会行为的真实性充满疑问,不同人群更趋于固守自我的心理阵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文化掠夺和文化侵袭已经司空见惯。当北约的炮火弥漫整个南斯拉夫的时候,“世界宪兵”美国同时又企图切断南联盟的因特网通信线路: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讲,这是基于不同政治价值观和经济利益观之上的文化冲突的最激烈表现,是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的极至。又如,在信息共享权、获知权和隐私权之间,人们越来越难于找到一个平衡点,越来越无法把个人权利的复杂性与社会监督的有效性联系起来。一方面,人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信息安全产品具有强烈的需求,总是希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独自占有或如我所愿地使用;另一方面,人们又借助更多更快的信息交流渠道让世界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网络,自由地享受畅游“信息之海”的愉悦。知识产权的保护既有“支持者”,更有“破坏者”。在信息文化体制下,控制与反控制、破坏与反破坏、自我与环境、个性与社会性、独立性与一体化、虚拟与现实、霸权与平等、单一与多元……信息文化的冲突,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聚集体,人们有必要努力去寻求各种矛盾的调和。

2.新文化的构建

既然我们采用文化“冲突”而非“毁灭”,甚至没有采用所谓的文化“重建”的说法。至少在我们看来,文化冲突就不是绝对无法调和的,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建设性冲突”,虽然这种冲突有时充满暴力和胶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相信,文化冲突的结果必然导致新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时至今日,信息文化还远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化。新文化的构建要有正确的思路。“向未来学习”是信息文化反思的重要准则,是新信息文化构建的基本取向,是面向新世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关联、批判与创新相依存的演化机制。

“和谐”是新文化的重点和终点,因为“我们将在电子空间创造一种新的精神文明”,这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最终结合,将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并非朝夕可待,“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互通互补、共享共荣”成为现实的、理智的选择。求同存异就是不同文化观之间要沟通、学习和理解:兼容并蓄就是要使新文化成为各种优秀文化精髓的大熔炉;互通互补就是要在相互的贯通中使不同文化精髓相得益彰;共享共荣就是追求新文化的社会创新性和功能性。文化本无所谓好与坏、优与劣,都是一定历史阶段和范围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态的反映,因而文化与文化之间具有的排他性不是绝对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性才是绝对的。如何充分综合运用道德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人文的力量、科学的力量,来化解冲突、转化矛盾、寻求和谐,成为人们苦苦思考的关键。“和谐”并不是以甲胜乙、以我代他、非此即彼、或是或非,而是相互贯通、相互理解、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因此,要构建新的文化观念和形态,有必要认真地回答下面的问题:如何才能既尊重和吸取他人的长处,又维持自身发展的现实性和创造性?如何才能不以损害可持续发展为代价而追求更大的进步?如何不以背叛传统精华为代价而追求更快的发展?如何维护文化发展的主流,摒弃非文化的垃圾?

新文化的构建需要充分积蓄多种力量,需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整体价值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要“学知识(toknow)”,又要“学做事(todo)”,更要“学做人(tobe)”;基于全面发展的人之上,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既要“有特质”,又要“纳百川”,更要“可持续”。认识冲突、分析冲突、剖析冲突的目的不是仅仅砸碎一个“旧世界”,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当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生活、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与我们结伴而行的时候,新文化已经向我们走来,将与我们撞个满怀。

4.信息文化法的发展趋向[2]

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千载难逢的跨世纪转折。自有公元纪年以来,这样的时机仅仅出现过一次,这一次跨越注定要由我们这一代完成。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激动不已。

进入2l世纪,农业文明已成落日前的最后一抹余辉,工业文明也已滑过如日中天渐成午后斜阳,只有信息文明正如朝阳冉冉升起。21世纪将是信息文明的世纪,人类文化正从诸多方面经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大多与信息文化的崛起息息相关。

1.文化性质从工业转向信息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工业文化。工业文化的性质,是人类通过加工改造天然原料,而不是驯化利用天然原料,来创造文化。所以,工业文化中的核心是替代和扩大人力的机器系统。围绕这一核心,工业文化便有了以下的特点:第一,对人类力量的充分自信,以至于发展为自我崇拜,确信人性和理性能够征服一切;第二,所谓理性和人性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以机器为标志的工具系统中,使人们重视物质的和技术的文化;第三,由于机器大工业造成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向集中和统一,人口集中的结果是都市化,活动集中的结果是标准化;第四,由于工业生产把世界划分为原料和加工、市场和生产两大互相依存的部分,扩大了社会的区域差距、分层差距和文化差距。

2.文化主体从区域转向全球

信息文化的直接后果是把全球结成一个紧密的信息整体,无论身处何地,一旦被纳入由电脑、电视、卫星、电话、电传组成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一个人可以与整个世界同时存在。同时知晓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某种局部的社会变迁,通过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可以及时准确无误地传播到全球范围,从而产生全球性影响,使全球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一体化暴露了不同社会之间的差距,强化了不同社会之间的频繁接触,从而使人们很快意识到各自的处境和差距,有利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加速前进,追赶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发展浪潮。

3.文化状态从离散时空转向同步时空

时空是一种文化尺度,用以衡量人活动的距离和过程。时空是客观的,但又是相对的,随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人们的时空感亦随主体活动的速度和节奏的改变而改变。在农业社会,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步行或乘马,时速不超过15公里;主要的通讯手段是口头传递。所以,人们觉得世界广大而寥廓,德勒·凡尔纳杜撰了一个乘火车汽船用80天环游地球的福特先生,被人们看成是神话,福特先生则被看成英雄。这种时空观使人格外重视远行和离别,远行往往意味着死亡,离别往往意味着永诀。古人远行告别亲友的方式常常是抱头痛哭、洒泪而别,正所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时,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是循环的,人们世世代代春种秋收,周而复始,时间感是停滞和绵延的。这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缺乏节奏感,人们的历史意识也是编年史,人们不敢打乱时空的顺序。

4.文化变迁从稳态转向动态

一种文化一经形成,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传统文化,大多在相对封闭的文化条件下形成,其稳定程度极强。在中国,从秦汉时代到明末清初,全国人口在5000万~10000万之间波动,价值观念在儒道佛之间波动,在孑L夫子、朱熹和王船山之间没什么根本差别。

然而,当代文化面临的是社会加速发展和信息一体化的挑战。在农业社会,实践是循环的。从公元前2000年到1830年近四千年的时间里,全球人口从1亿增长到10亿;行走时速由15公里增长到100公里。而从1830年到1980年,在短短150年的时间里,全球逐步进入工业社会,人口从10亿增长到近50亿;行走时速由100公里增长到3000公里。人类社会的发展节奏目前已超过四千年前的千百倍乃至万倍,以往需要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经历的社会变迁,如今将发生在一代人乃至同一代人经历多次。这种快速而频繁的社会更新势必导致文化的动荡不定。

另一方面,信息一体化又为文化开放创造了条件。传统文化大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独立发展而来,先人们无须过多顾虑面对他人思考。然而,信息一体化使全球一体,把各种文化不由分说倾倒在同一大锅内不停地搅拌,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近代以来,素以纯正中国传统文化自豪的中国人一直面对一个令人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实:必须学会面对世界文化思考,必须接受注定失去纯正传统文化的文化融合过程。走向21世纪,这一进程更不可逆转。

5.文化权力从垄断性转向平等性

文化权力是指一个人创造、接受、享有文化的资格和支配能力。在传统社会,文化结构呈金字塔形,越向上发展,文化水平越高,参与社会的能力越强;越向下发展,文化水平越低,越远离社会管理和文化创造。由此便产生了文化特权现象。文化往往被文化阶层垄断,广大人民群众则游离于文化享用之外。文化特权是产生文化权威崇拜的心理基础。文化垄断造成文化神秘,诱使普通群众盲目崇拜权威。中世纪的神学家声称,越是荒谬,我才越相信;对上帝必须先下跪而后理解,而不是先理解而后相信,这也恰恰是这种文化特权现象的生动写照。

当代信息文化的发展迅速打破了文化垄断和文化特权。全球一体的信息网络改变了文化结构。这一网络将语言文字图像融为一体,易于理解和接受,大大消除了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而形成的接受障碍。电视可全天24小时不停地播放,不断重复某一倾向,造成强大的信息氛围,形成难以抗拒的诱惑力。昔日有言:秀才不出门,安知天下事。如今秀才不出门,甚至不是秀才,也可以全知天下事。例如,女性一向有不关心社会和政治的倾向。电视普及后,女性成为电视的忠实观众,从而使之潜移默化地对社会和政治感兴趣,甚至施加影响。由于她们的介入,政治家必须注意个人形象和态度,关心家庭,多行善事,以博得女性的好感和支持。另一方面,电脑的普及和应用打破了专家垄断。电脑整理、分析、记忆信息的能力在数量和速度以及准确性方面是人力远不能比的。电脑软盘的使用和联机检索网络使资料社会化,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从而大大消除了文化的专家性。

6.文化层次从精英转向大众

传统文化基本上属于精英文化,即由文化人创造、供文化人和上层社会享受的文化。精英文化有三个特点:第一,求古,越古越稀,越距现代久远越有价值;第二,求纯,越纯越正,越不与异种文化融合越有价值;第三,求玄,越玄越深奥,越不着边际、越不实用就越有价值。

文化垄断一旦被打破,大众文化随之兴起。大众文化也有三个特点:第一,可流行性,可借助现代化传播手段,迅速而又广泛地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第二,通俗性,可打入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条件就是能为大多数电视观众接受。第三,商品化,能够符合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像迪斯科、流行歌曲、卡拉OK、武侠言情小说等,大多属于大众文化。

7.文化传递从纵向转向横向和逆向

文化发展有其传递过程。文化必须在代与代之间传递,才能保存和传承下去。传统的文化传递模式是纵向传递,即由老年、成年人向青少年传递,老年和成年在文化传递中唱主角。这种纵向文化带有农业文明的典型特征。农业实践是纯经验性实践,其技术完全是个人感受性的。个人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实践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中老年人自然占据文化统治地位。

8.文化方法从分析转向综合

传统工业是一种分析的文化。传统工业的目标是为征服自然而分解自然,把人从自然中提升出来,再把自然瓦解。与此相适应,文化越来越呈现出综合的倾向。信息文化的目标不是单向地征服自然,而是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把人与人、人与自然重新综合为一个整体。信息一体化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界限。一方面,它使认识对象综合为一个整体,须采用综合的方法才能认识;另一方面,它使不同学科之间产生了互相协作的普遍要求,以适应信息激增和频繁更新的潮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全球学、未来学、科学学、文化学、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为标志,出现了一个跨学科综合研究的热潮。

9.文化结构从偏重物质转向精神

传统工业文化是一种偏重物质的文化。这种文化以机器系统为核心,以创造物质产品为目的,以刺激个人的物质消费为发展手段,在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力和资源的配置,所突出的主要是技术操作性的体力劳动。所以,人们较为重视物质力量。物质力量相对于精神来说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

10.文化态度从自信转向自省

传统工业文化是一种人类自我崇拜的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推翻了对神的迷信,却树起了对人的迷信。人们相信自己的人性和理性是先天的、必然合理的、永恒的、至善的,以为人一旦获得理性的力量,就可以征服陆地、海洋和天空,征服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