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学派

1.新凯恩斯学派概述

新凯恩斯学派(New—Keynesian School)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新古典综合派衰败以后学派林立,经济学家们寻求共识又无法达成一致的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昆、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本·伯南克等人。

新凯恩斯学派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时效微力乏。原凯恩斯的不足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进展,给新凯恩斯主义者以有益的启迪。新凯恩斯主义是原凯恩斯主义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打击后,汲取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的学派的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并在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是原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2.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②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③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在具体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上,新旧凯恩斯主义存在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市场假设上。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价格粘性取代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刚性假设,并添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①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②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种市场机制的失效问题,由于货币的非中性,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

经济学派
重农学派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弗莱堡学派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供给学派
官房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功利主义
货币学派
哈佛学派
海派经济学
经济历史学派
剑桥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
经济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洛桑学派
伦敦学派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
李嘉图学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瑞典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
新制度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自由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新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芝加哥经济学派
制度学派
重商主义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
古典自由主义
成本学派
[编辑]

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是:

①否认新古典学派的二分法,

即分析价值和分配问题的价值论和分析货币和价格问题的货币论,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因而二分法是失败的。

②认为经济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实际不完全性是重要的。

他们认为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其原因在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经济只能获得有限信息和相对价格弹性,所以市场是非出清的,有明显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特征。因而可以认为凡是否认古典二分法,持有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观点,都属于新凯恩斯学派。

4.新凯恩斯学派的主要经济理论

新凯恩斯学派的主要经济理论有:

①价格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名义价格粘性论;而是实际价格粘性论。这为价格理论提供了微观经济学基础。

②劳动市场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论克服了凯恩斯主义致命的缺陷,维护了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非出清的信条。不仅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阐明了劳动市场失灵、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等问题,还丰富和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的劳动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粘性,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类:一是名义工资粘性论;而是实际工资粘性论。

③信贷配给论。

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从信贷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出发,论述了利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会导致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信贷市场会失灵,政府干预有积极作用。从而拓展了信贷市场理论的研究领域,丰富发展了金融理论。

5.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名义价格粘性论;而是实际价格粘性论

1.名义价格粘性论

(1)菜单成本论

有关菜单成本论的文献很多,其中代表性理论为:菜单成本和经济周期论;近似理性经济周期模型;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等。

(2)交错调整价格论

交错调整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采用交错而不是同步方式调整价格。

2.实际价格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实际价格粘性论,除了上面提到的“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外,还有:厂商信誉论、需求非对称性论、投入产出表理论、寡头市场和价格粘性论。

6.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论克服了凯恩斯主义指明的权限,维护了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非出清的信条。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粘性,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类:一是名义工资粘性论;而是实际工资粘性论。

1.名义工资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名义工资粘性的代表性理论有:交错调整工资论和长期劳动合同论等。

2.实际工资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实际工资粘性的理论比较多,其典型理论有: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局内—局外人理论。

隐含合同论包括公开信息隐含合同论和非对称信息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效率工资和劳动市场;效率工资的微观基础;效率工资和失业失业滞后论也包括三方面:纯局内人的工资调整;有局外人压力的工资调整;失业的持久性和工资调整。

7.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

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从信贷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出发,论述了利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会导致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信贷市场会失灵,政府干预有积极作用。

1.利率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

利率有两种选择,一是正向选择,二是反向选择。

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是指,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银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对银行收益的直接影响。利率还对厂商有激励作用,能改变厂商对待风险的态度。

银行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智,可以辩识出厂商稀罕风险的程度和将贷款给不同厂商的风险性。

银行最优利率通常不等于市场出清时的利率,所以,信贷市场出现配给。信贷市场出现配给,是自由信贷市场中银行依据利率的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理性行事的结果,不是国家干预的产物。

2.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

贷款抵押品有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前者是指,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抵押品水平来增加还贷款的可靠性,减少坏帐的风险,增加银行收入。同时,还抑制了借款者对贷款的需求。后者是指贷款抵押品水平的递增会增加贷款的风险,降低还款的可靠性。银行可以根据这两者确定最佳抵押品水平。

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论指出,由于信贷市场中利率机智和配给机智同时起作用,信贷市场会出现多重均衡态,市场机制失灵,通过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失灵。

8.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特点

  新凯恩斯学派在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取向上与其他凯恩斯主义学派并无差异,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力图为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补充微观理论基础。他们除了运用大量模型论证工资、价格具有粘性外,又从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两方面论证了市场机制的失灵,阐明了货币的非中性,从而在有微观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思想。他们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价格在遭受到总供求的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经济均衡的恢复不能等待或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因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过程,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总供求,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在坚持国家干预的政策取向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经济政策主张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温和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赞成新古典综合派的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但更倾向于一种较为温和的表述方法,即:没有紧缩政策,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没有扩张政策,失业会更加严重。

  2、适度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运用大量模型论证工资、价格粘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失灵。为消除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政府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抑制工资、价格的粘性,以修复失灵的市场机制,从而稳定经济,增进社会福利。因此,强调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适度”的国家干预。在政策操作上,他们针对新古典综合派倡导的“微调”(fine-tuning)政策,设计出粗调(coarse-tuning)政策,以抵消或避免宏观水平波动的问题。

  3、原则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出许多公式化的经济对策,但极少把这些对策具体化,给出具体可操作性的经济政策主张。这些政策建议的相对原则化有利有弊,好处在于弹性较大,可以灵活运用;但却不便于政策执行者实际运作。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新凯恩斯学派在财政政策上基本遵循原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无根本创新之处。而在价格政策、人力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他们的政策主张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在价格政策上,新凯恩斯学派在论证价格粘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价格政策建议:抑制价格粘性,使价格较有弹性,以恢复失灵的市场机制,稳定总产量。由于新凯恩斯主义对价格粘性有多种解释因此提出对策的角度也有差异。

  在人力政策上,新凯恩斯学派比较强调人力政策。

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工资粘性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工资是由雇佣合同规定的,在协商合同时,劳动者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来决定他要求的工资的高低,如果劳资双方同意某一水平的工资,合同便被签订下来。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必须按照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而计算出来的工资提供劳动,即使在此期间实际的价格水平有所变动,劳资双方也必须遵守合同中规定的工资水平。基于这样的事实,新凯恩斯学派提出了两个工资具有粘性的主要原因,即合同的长期性与合同的交错签订。

  (1)合同的长期性。

  合同总是具有期限的,而这种期限通常都不是短暂的,因为过于短暂的合同会增加劳资双方的谈判成本和调整成本。经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占有决定性的重要行业中,劳动合同的期限往往为三年,即货币工资在三年内不能改变,这样,由于合同具有期限,而且期限往往较长,所以工资的调整总是缓慢的,这便使工资具有了粘性。

  (2)合同的交错签订。

  一个社会经济中所有的劳动合同不可能是在同一时间签订的,也不可能同时达到终止期,因此,各种长期合同都是交错签订的,从而工资的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这种合同的交错签订使得工资的调整不可能非常及时,这也是工资具有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在对合同的长期性和交错签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他们还深入到劳动市场领域,从另外的视角研究了工资粘性的原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观点是效率工资论和集体谈判理论。

  效率工资论认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依赖于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企业支付的工资越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越高,从而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因此,企业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愿意向工人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而不愿轻易降低工资,从而使工资具有了粘性。

  工会和集体谈判理论认为,现实社会中工会在劳动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加入工会的工人们的工资主要不是由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决定的,而是由工会领导人与雇主之间的集体谈判决定的,最终的谈判结果往往是一种妥协的协议,通常情况下是把工资提高到均衡工资水平之上,雇主根据这种工资水平决定雇用多少工人。一般地,由工会参与确定的工资并不随着经济状态的变化而立即变化,这样就会使工资具有粘性。

  2、工资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当工资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上升时,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可以相对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当工人实际工资降低时,降低了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单位工资的产出就会增加,企业利润也相应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后,就会扩大产量以谋取更大的利润,这就会雇用更多的工人,促使就业率上升。

  相反,当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下降时,由于工资具有粘性,使工人的实际工资相对提高。当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时,单位工资产出就会减少,这增加了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成本,企业利润减少甚至有发生亏损的可能。此时,企业会缩减产量以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从而使失业率上升。可见,只要存在工资的粘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价格粘性

  新凯恩斯学派对价格粘性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说明,这些理论都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因为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不能单独决定价格。要分析企业如何决定价格,自然就要假设这些企业至少对自身产品的价格有某种垄断或控制能力。

  (1)菜单成本说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格里高利·曼昆在1985年5月发表了《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一文,在此文中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是“调整价格的成本”。菜单成本包括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两部分,实际成本是指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并将新价目表通知销售点的成本、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为新价格作广告等所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是企业调整价格时实际支出的成本;另一类成本是企业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如价格变动的次数过于频繁,会使顾客感到麻烦和不快,有可能减少对此种商品的需求而造成损失,甚至包括处理顾客怨言的成本,这些虽然不是企业实际支出的成本,但同样阻碍着企业调整价格,也被称为菜单成本。企业只有在调整价格后的利润增量大于菜单成本时,才会调价。否则,企业将保持价格不变。由于有菜单成本的存在,使企业不愿意经常地变动价格,所以价格存在着粘性。

  (2)交错价格调整论。

  鲍尔(Laurence Ball)和塞何替(Stephen G.Cechetti)1988年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提出了交错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与工资交错调整一样,经济中的价格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若所有企业同时确定和调整价格就失去了增加信息的一个机会;如果某些企业在其他企业确定价格之后再调整自己的价格,它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企业稍早一点的价格决定而获得关于需求状况及其变化的更多信息,从而提高它们对当前总需求和局部需求——对某企业特定产品的需求及同行业或同地区中其他企业产品的需求——状况的更多了解,提高需求估计的准确性。在这种信息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价格,就能够更加准确地使之接近真正的最优价格。因此,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垄断竞争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造成价格的交错调整。企业的这种近似理性的价格决策行为使价格总水平具有了粘性。

  (3)投入产出关联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日益紧密和复杂,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不可能单独进行。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看,直接或间接影响单个企业生产的企业很多,成百上千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个企业提供生产要素,某一企业一般仅知道直接供给生产要素的企业的价格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要想预测需求变化对各类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的影响,必须计算数以千计的需求价格弹性,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最佳的行事方式是根据有直接要素供给关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调整价格。需求的变化对单个产品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链之间的传递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单个企业在没有得到直接供应商价格变动通知之前,宁可保持自己的产品价格不变,以维持已经存在的相对价格比例。当所有企业都采取这种价格行为时,众多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就会出现成本的粘性,进而导致价格的粘性。

  2、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减少,此时,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变动调节需求的作用无从发挥,市场上出现过剩产品,市场不能出清。当市场不能出清时,产品大量积压,最终迫使企业削减产量,以适应需求的变动,产量的削减伴随着对劳动需求的减少,失业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增加。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的供不应求,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此时,只要市场上还有闲置的资源,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使产量、就业量同时增加。可见,货币量变动后,企业不改变价格而变动产量,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总之,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在为原凯恩斯主义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的同时,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中心论点:市场是非出清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从而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重新争得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新凯恩斯学派的工资与价格粘性理论并不系统和完善。

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原则上同意原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作用理论,但又对其进行了修正与发展。他们认为,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信贷和股票。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通常只有较少的一部分是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的,因此,企业的投资需求主要地表现为对贷款的需求。而信贷市场是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贷方和借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作为借方的企业比作为贷方的银行在还款概率方面有更多的信息。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知道所贷的款项将投资在哪些项目上,投资的风险和期望的收益有多高,拖欠贷款的可能性有多大。然而,银行在这方面的信息却比企业少,银行只能根据项目的平均收益来判断企业的投资收益,对企业投资的风险性知之甚少,更无法从众多申请贷款的企业中分辨出哪些企业有较高的还款概率,哪些企业想拖欠贷款。在这样的市场中,利率机制与信贷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1、利率的激励效应

  所谓利率的激励效应是指利率的高低能改变借款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一般而言,当利率水平较高时,借款者愿意投资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项目,以获得较多的预期收益;反之,当利率水平较低时,借款者愿意投资于风险较小的项目,以获得比较稳定的预期收益。利率的这种激励效应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借款者行为的影响。因为如果银行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而将贷款利率确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必然会刺激借款者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而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显然会增加借款者破产的可能性,降低其还款概率,银行贷款的风险将随之加大,收益随之降低。

  2、利率的选择效应

  利率的选择效应具有正反两个方向:

  (1)正向选择效应是指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利率正向选择效应的特点是: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递减。

  (2)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是指较高的贷款利率会使那些偏好低风险、具有良好资信的借款者退出信贷市场,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偏好高风险、资信较低的借款者仍愿意以高利率借款,这些借款者要么无力还款,要么就根本没有打算还款,因此,贷款拖欠的概率提高,银行收益下降。利率反向选择效应的特点是: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递增。

  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超过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反之,当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超过正向选择效应时,银行的收益将随利率的提高而下降。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银行虽然缺乏充分的信息去识别借款者的资信度和投资的风险性,但却可以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制,由此推断借款者喜好风险的程度和贷款的风险性。假定所有申请贷款的借款者被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存在着一个临界利率。当贷款利率低于临界利率时,高风险组借款者和低风险组借款者都申请贷款。若贷款利率提高,低风险组中偏好安全投资的借款者逐渐退出信贷市场。当贷款利率提高到临界利率时,低风险组借款者全部退出信贷市场,只有高风险组借款者还在申请贷款。因此,银行通过改变临界利率的值就可以推测出借款者投资的风险性,银行根据借款者投资的风险性可以预测还款概率。借款者越偏好风险投资,投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借款者还款概率就越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就越大,银行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

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给

  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银行可以根据利率的正反向选择效应确定银行的最优利率。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是使此水平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等于反向选择效应,即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这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

  当银行贷款利率很低,低到所有从事安全项目投资的借款者都愿意申请贷款时,偏好高风险的借款者和偏好低风险从事安全投资的借款者都申请贷款,低利率鼓励借款者从事低风险项目投资以取得可靠的收入。这时,无论是高风险借款者还是低风险借款者都愿意从事安全性项目投资,各类借款者还款概率都很高,此时,只有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在起作用。随着利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率的激励效应诱导借款者去从事有较高风险和较高收益项目的投资,偏好低风险的借款者逐渐退出信贷市场,借款者拖欠贷款的概率增大,银行贷款风险随之增大,银行的预期收益随之减少,此时,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都在起作用。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大于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贷款虽然会因还款概率的下降而受到部分损失,但银行总收益还是呈上升趋势,银行总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递增。在利率连续提高的过程中,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递减而反向选择效应递增,银行总收益的上升势头会随着反向选择效应越来越大而受到阻遏。当利率提高到某一水平后,偏好低风险的借款者全部退出信贷市场,此时,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超过正向选择效应,企业拖欠贷款的概率显著增大,银行贷款风险剧增,银行收益将随利率的增加而递减。显而易见,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此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

  2、信贷配给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的银行最优利率通常不等于信贷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利率,此时的信贷市场将出现配给效应。

  当信贷市场中对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出清的利率,即均衡利率会提高,市场利率高于银行最优利率。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理性地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而不是按照较高的市场利率贷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按市场利率贷款会增加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使借款者的还款概率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导致银行收益下降。而银行如果以最优利率贷款,虽然利息收入低一些,但是借款者还款概率高,贷款风险小,银行收益比较高。因而,银行理性行事的方式是: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同时以配给方式部分满足市场对贷款的需求,利率机制与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实行信贷配给时,银行优先给那些资信度高的借款者贷款,鼓励从事低风险投资的借款者多贷款,限制或不给高风险借款者贷款。所以,在信贷市场上有些借款者即使愿意支付高于银行规定的利率也可能得不到贷款。

  因此,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利率与配给的双重作用下达到均衡的。只有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才与银行最优利率相吻合,信贷市场在利率的单独作用下处于唯一的均衡状态。

  可见,信贷市场出现配给,是自由信贷市场中银行依据利率的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理性行事的结果,它不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利率的提高可能引起银行和借款者采取相反行动:借款者愿意从事高风险项目投资,但刺激银行对贷款的超额需求采取配给,而不是轻易地提高贷款利率。银行通过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市场中实际利率已不是使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它不能作为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也正因为此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唯一地定位在利率指标上便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信贷配给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另一渠道。

经济滞胀理论

  面对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日益严重的经济滞胀现象,新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林德贝克、萨默斯、夏皮罗、斯蒂格里茨等,创建了劳动市场理论,在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推导工资粘性的同时,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其中的效率工资论、失业滞后论较好地解释了经济滞胀的原因。他们认为,当劳动市场中较高的效率工资发挥作用时,非自愿失业不可避免。而较高的效率工资水平增加了商品的成本,促使物价水平提高,于是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经济滞胀现象出现。失业滞后说则用一个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说明失业率会持续,实际的就业率对均衡就业率有影响。当实际就业率偏离均衡就业率时,市场机制不会驱动就业率再回到均衡就业时的水平。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

  1.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基本上是一致的。新老凯恩斯主义共同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

  2.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和原凯恩斯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把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定在利率上,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由于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利率和信贷渠道共同起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通过政府的政策操作来稳定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修正信贷市场的失灵,在公众的理性预期和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原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理论在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影响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提出了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

  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

  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行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作“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的因素包括贷款人评估,监视和筹集资金的预期成本,以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借款人对他的未来前景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等。

  按照信贷传导机制说,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

  1.资产负债渠道

  当借款人所面临的外在融资溢价取决于借款人金融地位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渠道进行传导。由于借款人的金融地位影响到他的外在融资溢价,因此也影响到他面临的借贷条件,进而影响到他的投资和生产。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

  2.银行借贷渠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除了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影响外,还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供给来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由于在大多数国家,银行贷款是借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导致银行贷款的供给减少,就会使许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借款人,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贷款的减少将增加外在融资溢价和减少实质经济活动。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后,例如,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减少商业银行的头寸,使商业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数量下降,就会限制银行贷款的供给,通过银行借贷渠道使企业减少投资,收缩生产,减少雇员,产生经济紧缩的效应。

  他们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80年代后货币需求越来越不稳定和银行贷款占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9.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评价

首先,新凯恩斯主义文献一直偏向于理论上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对新凯恩斯主义缺乏以经验为根据的著作提出了批评。例如,费尔(R.Fair)认为,新凯恩斯主义作品已使宏观经济学脱离其经济计量基础,并建议新凯恩斯主义者要“准备考虑汇合他们的各种理念的可能性以提出可检验的结构性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莱德勒(D.E.W.Laidler)也有力地论证要恢复经验证据作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为作出回答,鲍尔、曼奎、罗默1988年发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这篇有影响的论文利用全国性资料检验了菜单成本模型。“为何价格是粘性的?”布林德的研究利用从访谈中收集的资料区别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认为是程式化论据的价格粘性的各种不同解释。初步答案对以协调失效、成本加成定价和不成文合同为特色的凯恩斯主义解释给予支持。布哈斯卡(V.Bhaskar)等所发表的论文利用在英国80年代期间收集的资料进一步证实:大多数厂商在经济繁荣时并不倾向于提高价格,或在经济衰退时,不轻易降低价格,而是通过工作时间、轮班劳动、存货或雇客定量配给的变动来作出数量调整反应,这些反应是压倒趋势的重要性。

第二,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往往不相联系的许多第一流理论。为了要产生可检验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这就使得这些理念协同汇合更加困难。新凯恩斯主义者自己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例如,布兰查德(O.Blanchard)反省道:“我们用很少有趣的效果造出太多的怪物。”创立具有“准宗教”信仰的微观基础的各种理论“迷人盛装”的魅力已成为病害。

第三,关于菜单成本。批评者怀疑对价格调整的小额成本会有可能说明产量和就业的重大缩减。卡普林(A.S.Caplin)、斯普尔伯(D.F.Spulber)也对菜单成本答案表示怀疑,他们证明,虽然菜单成本对单个厂商可能是重要的,但是这种影响在总量方面会消失。为回答这些批评,新凯恩斯主义者争辩说,实际粘性一体化扩大了具有对产量和就业影响的名义粘性的范围。体现改变价格的小额成本模型的弱点是,模型形成多重均衡。罗坦伯格(J.J.Rotemberg)认为,“如果许多事情发生,那么各种模型就更难以抛弃”,而“当存在多重均衡时,这就不可能识别经济对任何特定的政府政策将有如何反应。”

第四,关于从微观基础导出粘性所提出的问题。托宾否认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坚持或要求”名义的和价格的刚性。在托宾看来,工资和价格灵活性很可能会使经济衰退恶化,而且他支持凯恩斯的这种观点:名义工资粘性在面临总需求冲击时将起稳定的影响。托宾还提醒新凯恩斯主义者注意:凯恩斯对于以工人关心工资相对性为基础的名义工资粘性进行了“理论上无瑕疵的”和“经验上现实主义的”解释。既然名义工资减少将被每一群体工人看成相对实际工资降低(因工人们在分散制度下无法保证知道其他群体工人正接受的工资减低的情况),这就将被有理性的工人们抵抗。

第五,关于理性预期假说被许多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认可问题。费尔普斯认为理性预期假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布林德指明:经验证据在其有利方面是:“最好也不过无力,最坏也不过指责。”不管怎样,不到有人提出更好的观念,这个批评思路将导致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假说的放弃似乎是不可能的。

第六,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致的问题,涉及由“旧”IS—LM模型的“新”学派继续接受,作为理解总需求决定因素的最好方法。金(R.G.King)证明,IS—LM模型“ 是90年代宏观经济学可行的分析工具,”金鉴定的基本问题是,为了要利用IS—LM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经济学家们必须忽视预期,但是“我们现在知道,这种简单化就排除了总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金向宏观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这样的意见:他们忽视新凯恩斯主义广告,因为新产品象原先的产品一样,不是健全的,尽管是新的包装法。

总而言之,由于强调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形形色色不完美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它的拥护者看成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有生气的研究纲要”。可是按批评者看来,新凯恩斯主义者所完成的是“新瓶装旧酒”似的工作。这就仍然被看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复兴将是怎样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