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失业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1]。
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从整个经济来看,通常把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称作劳动年龄 人口,其中一部分处于工作状态的,称为就业者,一部分处于寻找工作而尚未找到的称为失业者。还有一部分不愿工作或不寻找工作的,称为不在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即为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有四大目标,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目标,可见宏观经济学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宏观经济学中所讲的充分就业有二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理解,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参与生产的状态,即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就业才是充分就业;二是狭义的理解,专指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即经济中消灭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由于衡量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就业比较困难,所以通常所说充分就业是指劳动这种生产要素[1]。
劳动就业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绝大多数人获得收入、维持生存的主要手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无法就业。2004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到827万,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这部分人口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当然,失业现象并非仅存在于我国,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失业问题[1]。
2.失业的种类[1]
1、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失业有很多种类,根据主观愿意就业与否,即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
另一种是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第一是技术变化,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下降;第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好的改变,使得某些行业扩大而另一些行业缩小,处于规模缩小行业的劳动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第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流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失业者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行业,从而使得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也就是说,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比较严重。通常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图1说明了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之间的关系。
在图1中,横轴OY代表国民收入,纵轴AD代表总需求,当国民收入为Yf时,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Y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实现这一国民收入水平所要求的总需求水平为ADf,即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但实际的总需求为AD0,这一总需求水平决定的国民收入为Y0,Y0小于Yf,这就必然引起失业。Y0小于Yf是由于AD0小于ADf造成的。因此,实际总需求AD0与充分就业总需求ADf之间的差额就是造成这种失业的根源。这种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故而也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
除了这几种主要失业类型外,经济学中常说的失业类型还包括隐藏性失业,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藏性失业。
3.失业的影响[1]
失业会产生诸多影响,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西方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西方学者认为,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就将比潜在GDP低4%左右。
未来的一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城镇新增的适龄就业人员也有较大的就业需要,这就使得我国在未来这一二十年内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奥肯定律告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即一定要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样一方面能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较好的解决未来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