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管理

1.什么是信贷风险管理[1]

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程序,对风险进行评级、分类、报告和管理,保持风险和效益的平衡发展,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列化的工作,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自贷前信用分析、贷时审查控制、贷后监控管理直至贷款安全收回。

2.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1]

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信贷业务管理模式的转变,从片面追求利润的管理模式,向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向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转变;在注重单笔信贷业务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信贷业务组合管理。通过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准确识别和计量信贷业务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水平,从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3.信贷风险管理的实施进程[2]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能够及时采集、监测、度量和调制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要能够对银行的各种行为提供完善和全面的决策依据,为未来的风险控制和失误改正提供准则,也为各种监控提供手段和工具。

(1)风险管理的实施程序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这个机制的适用和实用,同时还要保证这个机制的有效和及时,因此,这个系统应该遵从风险的本质规律来制定程序。

1.对风险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保证银行确立风险管理目标,并为如何选定管理模式打下适用的基础。

2.确定银行所应对的风险分类和结构,以便所建立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明确的控制和管理对象

3.选择准确的风险信号,确定对风险信号的采集标准和时间间隔,保证对风险状态了解及时和准确。

4.根据银行自身实际选择适用的风险度量方法。

5.根据以往风险失败案例和风险事件的分析,确定风险临近或发生作用的银行安全阈值,以便作为风险评估的基本标准。

6.确立风险预警系统和中间控制过程,不仅通过人力和组织结构上予以保证,而且应尽可能通过电子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上述目的。

7.建立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并为银行选定具备风险度量和控制能力的专业人员。

8.建立风险控制指令和对风险处置的行为标准,并与风险预警信号采集和度量建立对应体系,保证银行风险管理的连续性。

9.保证银行风险预警调节传导的有效运行,控制各个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效果,同时确保银行与外部管理部门风险协商机制通畅运行。

10.确定当风险进入后期转化阶段时,银行需拟定对风险处置、转移和退出等一系列管理方案,提高风险抗御能力。

(2)风险管理的实施进程

信贷风险结构决定着一笔贷款的各个风险基点的作用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同时由于时变属性的影响造成信贷风险的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按照这种内在的本质和逻辑规律来实施,尽可能将风险的各种关联和过程在一个完整预警体系中得到控制。这个风险管理进程或结构可用图1来表示。
Image:风险管理的实施进程.jpg

4.信贷风险管理原则与内涵[3]

(1)风险管理尽量前移,风险控制从选择客户开始。银行要支持能够盈利客户,避免“风险投资式”的贷款,两者的风险报酬模式完全不同。因为管理“问题客户”的代价非常高昂,银行应尽量避开,“防止被骗的最好方式是不与骗子打交道”。

(2)重视第一还款(即借款人本身)来源,而不是将重点停留在关注抵押和担保(即西方商业银行所谓的“砖头”文化)上面。宁愿给好的企业提供无担保的贷款,也不给差的企业提供完全担保的贷款。担保仅仅是一种保证,但绝对不是主要的还款来源。现金流是判别能否贷款的主要依据。

(3)从贷款获得的息差不是简单的存贷款利差或利润,它只不过是作为对银行给相关借款人发放贷款所承受的相应风险的补偿。基于这一认识,西方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必须找到能直接衡量其因此所承受的风险量化数据和模型:其中包括借款人的违约概率(PD)、预期违约风险额(EAD)和违约损失额(LGD)等。自然而然,量化信贷风险管理便成为西方先进银行在过去15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至于应运而生了以提供量化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和数据为其核心业务的咨询服务公司,比如到2003年底,穆迪公司信用矩阵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的客户已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目达2000多家。全球银行业对于量化信贷风险管理的需求强烈。

(4)贷款的收益有上限而本金损失无下限。从实际情况看,贷款的最大收益就是按与借款人所签订的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按期收回本息。但倘若借款人一旦违约,其涉及的损失则不会仅限于贷款本金本身。基于上述认识,西方先进银行在过去15年时间里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资本分配制度和贷款定价模型,其核心要素包括:要确保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有能力承受所持有风险资产的风险,银行必须从每年赚取的收益中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以便冲减预期内损失;要在任何时间内均维持有足够的普通股本资本以应付预期外损失;通过合理信贷定价,确保从客户所赚取的收益,足以弥补呆坏账准备的提取,并保证获得相应的资本回报率

(5)贷款集中不能像股票投资集中那样会带来额外收益,相反,它会造成额外损失。因为,预期外信贷损失或损失波动,不但取决于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波动,也取决于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内在关系。为此,西方先进银行通常会从以下四个层面监察和测量信贷组合损失的内在联系,包括风险评级、行业、地理和单个大借款人(集团)风险,并通过对信贷资产实施多元化管理来降低和减少信贷资产组合在同一时间出现损失的几率,从而将预期外信贷损失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基于上述认识,西方银行在其内部会增设专门负责对贷款发放后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工作的部门,通过不同的金融市场不断优化其资产组合,以达到降低组合风险,提高组合回报。

5.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3]

(1)在推行审贷分离后,审贷人员(独立审贷人)所掌握的信息要多于送审人员(如客户经理或负责信贷调查人员)所提供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但会出现在贷款人(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同时也会出现在银行内部审贷人与送审人之间。为避免包括道德风险在内的相关风险,西方先进银行通常会专门通过各种办法为审贷人员寻找和提供由第三者长期固定提供的涉及借款人的信息。有关审贷人员则把这种第三者长期固定提供的信息用作贷前核实和印证送审人员所送审材料,贷后则用作对贷款人的不间断跟踪和监察或预警。比如,不少西方先进银行就专门为其信贷审核人员订阅穆迪公司的按月更新信贷监察系统(credit monitor)和按日更新信贷监察系统(credit edge),从而掌握全球几万家企业的信贷信息。

(2)风险经理和业务经理平行作业。信贷风险控制遵循“四只眼”原则,必须是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员两人之行为,只有客户经理或风险管理员任何一方的贷款发放决定,信贷业务流程不能继续。花旗银行推行风险经理和业务经理平行作业,而且,每笔信贷的发放都必须得到至少两个经授权的信贷审批官(其中一人应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人员)的批准。

6.信贷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3]

(1)银行发放贷款并不一定要放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内。自1992年《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西方银行便十分重视对其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信贷资产的规模与增长。不少银行更专门设立“资产负债表委员会”负责协调该项工作。以摩根大通银行为例,该行的政策其中一条就是由其组织发放的银团贷款,最终保留在其资产负债表的比例必须控制在某一相当低的水平。正因如此,尽管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牮款有相当部分是由该行安排发放,但在这两家公司倒闭时,该行所遭受到的损失却没有外界所想像的那么大。

(2)贷款是可以买卖的。基于上述几个认识和理念,并出于优化资产组合和充分利用自身组织发放贷款能力来创造额外非利息收入的需要,不少西方银行均设立独立功能部门专门从事贷款买卖交易工作,并因此引起银行业务整体组织管理的变化。

(3)通过内部评级和高效职能管理体系控制单笔资产风险,通过资产组合分散系统性风险。在单笔资产层面:应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对资产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进行测量;应为每一个不同部门和细分市场建立定义清晰的操作标准,并确保客户经理和审批人正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些标准;要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职能体系,发挥系统性的信贷审计职能,确保每一笔信贷敞口风险把握的精确性和所有的制度和条件均得以有效遵循。在资产组合层面:应明确组合管理和分散化管理目标,设立与银行业务发展及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的风险容忍度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对资产集中进行限额管理;建立和维护一个全面的集中化信贷数据库,制定一套能有效支撑信用风险测量和管理的灵活的报告体系;要制定实施资产组合战略,在既定限额内,优化全部资产组合的风险回报率指标;依据风险限额监控资产组合头寸,建立头寸矫正计划,对超出限额的组合进行调整,并运用压力测试技术评估资产组合在不同的经济和行业周期情景下的表现。

7.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4]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不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称为事前不对称,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称为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信息会引发“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而授信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信贷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

信息经济学把在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知情者)称为代理人,将不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不知情者)称为委托人。在商业银行授信活动中,借款人对其自身的情况以及贷款项目的风险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以及信贷用途和风险可能缺乏了解,这种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前拥有信息的不对等,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因为商业银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获取较高收益率,必须提高利率水平。由于它无法了解所有项目的风险程度,银行只能根据市场上各个项目的平均风险程度决定贷款利率。这样,低风险项目由于借贷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借贷市场,而那些愿意支付高利率的都是高风险项目,“逆向选择”由此产生,而贷款的平均风险随之提高。即使商业银行采取了抵押贷款这一风险防范措施,逆向选择依然会存在。这是因为,达成抵押协议的抵押物很可能是低质量资产或是资产净值低于抵押金额的资产。这样,当银行贷款不能正常收回时,抵押物不能补偿资金损失,银行不良资产就形成了。

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后,企业在贷款执行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的了解肯定少于借款人,同时由于受到成本控制和信贷员素质、经验等事后监督成本高昂的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对随时追踪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的信息所需花费的大量人力和费用力不从心,于是贷款企业就可能产生机会主义动机,隐藏资金使用的真实信息,采取不完全负责的态度,从而可能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发生。

总之,如果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无成本或低成本的,通过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缺口,就可以有效地分配信贷资金并确保资产质量。如果信息不对称的缺口在扩大,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筛选和监督的失误,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趋于恶化。

(二)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

信贷合约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由于信贷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从而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信贷合约的不完整性与人的有限理性有关。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和不确定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另一方面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对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有关授信活动的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和加工整理以及信息的验证等会受到限制。

由于有限理性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既不可能在签订授信合约前把与合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到合约的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更无法在合约中为各种偶然事件确定相应的对策以及计算出合约事后的效用结果,同时也会增加授信合同的监督费用和维护费用。由此而导致的不完全信贷合约就意味着信贷风险可能发生。

(三)信贷资产的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概念是威廉姆森首先使用的,“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其涵义是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物质资产或人力资产等)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能够再配置也要以重大经济价值损失为代价。与资产专用性对应的概念是资产通用性,它可以被表达为资产专用性接近和等于零。

金融交易中资产的专用性一般是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流动性高、可转换能力强的金融资产,其专用性就差、通用性强;而流动性低和可转换能力差的金融资产,其专用性就强、通用性就差。现金和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项目,其流动和转让的成本就低。股票、债券的流动性较差,其转换与变现所支付的成本相对较高。银行的信贷市场是一个协议市场而非公开市场交易,贷款大都具有固定的期限安排,资产的专用性特征明显、转换能力差。要保证贷款的安全、防止违约的发生,必然耗费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费用以及谈判、签约、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等费用。信贷资产的专用性容易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形成信用风险。

(四)高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的突出特性是高负债经营,即使按《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也仅为8%,其中核心资本仅为4%。所以,商业银行资产形成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存款。与银行信贷资产相比,存款具有高提取性、高流动性和短期限性,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方面往往不一致,不匹配,一旦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大量形成,就会加剧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的不对称、不匹配,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挤兑风潮出现,甚至银行倒闭。因此,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要求银行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

8.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5]

信贷活动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行为,在这一运用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风险,回避、转嫁,分散和自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信贷风险的回避

从根本上说,信贷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行为,为了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商业银行首先要主动地回避那些不应承担的风险。

(一)坚持审慎原则

作为对社会有着广泛影响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审慎原则。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一般企业根据其风险偏好的不同,既可以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活动,也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而银行始终应作为一个低风险偏好者存在,它所追求的是可承受风险下的合理收益,而不是高风险下的高收益,这是商业银行风险选择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另一方面讲,银行的信贷活动所收取的只是相当于社会平均收益的贷款利息,这一收益比率也不允许它承担过高的风险。

(二)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审查

要及时回避信贷风险,就是要在授信之前,深入调查借款企业情况,客观评估借款企业信用,严格审查贷款项目,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选择,叙做那些适合自身风险要求的项目,放弃那些不符合自身风险要求的项目。简言之,信贷风险的回避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特点,凭借科学的手段使风险成为可控。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信贷风险的科学评估之上,而我们对授信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核定最高风险限额和授信额度、细化各类授信业务审查格式就是为了客观评价信贷风险。所以,信贷风险回避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统一授信、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二、信贷风险的转嫁

银行在将一笔贷款贷给一家企业的同时,即承担了该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及时将风险转嫁出去。信贷风险转嫁,是指银行在承担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用担保等方式把自己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转嫁给第三者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一)担保转嫁

担保转嫁即通过办理担保,银行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借款企业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人,但银行在转移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又承担了担保人的信用风险。所以用担保来转嫁风险,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担保人的资信,如果担保人的资信水平较差,担保也就形同虚设。因此商业银行一般都要求担保人资信明显优于被担保人,担保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担保人必须具有足够代偿贷款本息或其他授信资金本息的资产,因此,担保授信额必须低于担保人能够提供的担保资产的数额;二是担保人必须具有独立处理自己财产的自主权,如政府机关不能作为担保人。

根据以上要求,为确保担保人能够履行担保义务,银行必须对担保人进行严格的审查,担保贷款及其他授信业务的展期必须经担保人、借款人、银行三方协商一致,并订立新的担保合同,或者寻找新的担保人。展期改变了借款合同的期限,引起了借款合同的变更,延长了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必须经担保人的认可方能生效。

信贷风险的担保转嫁也包括抵押转嫁,抵押分以第三人财产抵押和以借款人自身财产抵押两种。在以第三人财产抵押的情况下,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了抵押人;在以借款人自身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虽然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没有转嫁给第三人,但是通过抵押能有效控制信贷资产损失,达到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二)保险转嫁

保险转嫁,即通过办理保险,将被保险人保险标的所遭受的财务损失后果转嫁给保险人承担的一种财务补偿技术。保险是人们处置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为人们在受害后及时提供经济补偿,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得到承保。银行信贷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亦即投机性风险,这种风险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的机会,这种风险是不可保的。银行信贷风险正是一种不可保的风险,一方面,贷款客户可能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使银行蒙受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也可能遵守贷款合同,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使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正是因为银行贷款具有这样的投机性,所以保险公司对于一般的银行贷款是不予保险的。但是,一个国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可能会对有限的银行贷款活动实施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出口信用保险是对托收、信用证等项下进口商拒付货款的风险进行保险,承保人多是由一国官方出面或由财政补贴的出口信用机构。目前在我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以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能有效地帮助商业银行转嫁对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促进机电产品等资本货物的出口

三、信贷风险的分散

信贷风险的分散是指银行在进行授信活动时要注意所选择地区、行业和客户的分散,避免信贷资金的投向过度集中,即“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减少银行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从总体上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效益。对于银行信贷业务来讲,既要集中资金支持效益良好、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又要注意信贷投向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重点,要注意做到地区分散、行业分散和客户分散。

(一)地区分散

地区分散是指银行在叙做贷款等授信业务时,应把资金投向于不同地区的企业,以避免由于某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剧烈变动而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当然,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规模比较大、跨地区经营的银行而言。近几年,一些大银行在完善国内机构网络的同时,纷纷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对境外客户叙做授信业务,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地区风险分散的考虑。

(二)行业分散

行业分散是指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时,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不能把大部分的甚至全部的资金只投入到某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的企业中。尽管一家银行可能对某一个或几个行业比较熟悉,但同样要考虑到行业分散,因为市场状况变化很大,我们所熟悉、看好的行业很可能会发生一些突然的、超出我们预料的变化,若银行的资金仅投资于这些行业,会使银行发生较大的损失。我国银行过去按专业分工,与行业分散的风险管理要求是相违背的,不利于银行经营的安全,因而近几年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鼓励银行间的业务交叉和同业竞争,符合风险分散的原则。

(三)客户分散

为了避免贷款过分集中的风险,各国金融当局都规定了一家银行对同一借款人贷款的最高限度。例如:美国联储理事会规定了一家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放款不能超过银行股东权益的10%,同时还规定了对银行高级职员借款的金额和具体用途。我国《商业银行法》也规定,银行对同一客户的放款不能超过其资本余额的10%。所有这些规定都是从客户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考虑的。

信贷风险分散要求银行动态地监控授信地区、行业及客户的分布结构,适时进行调整,这也就是所谓的贷款组合管理。消极的贷款组合管理只是简单的风险分散,而积极的贷款组合管理则是追求风险分散基础上的贷款收益最大化,它不是简单的风险分散,而是有机的风险分散。

四、信贷风险的自留与补偿

任何风险管理策略都要付出代价和成本。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风险控制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增强,对损失频率损失程度的把握能力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竞争的需要,银行积极寻求更为经济合理的风险处理方式,于是自留风险的技术得以重视和推广。所谓信贷风险的自留,也叫自担风险或保留风险,是指银行自行承担信贷损失的一种方式。任何风险管理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银行自身必然要承担一部分信贷风险。

呆坏账准备金制度就是银行风险自留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银行自1988年开始实施呆账准备金制度,目前,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办法是在每年初的应提贷款基数上按1%差额提取,也就是说,我国银行自留风险的规模基本上是控制在贷款余额的1%这样一个范围内的。

银行自留信贷风险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一笔贷款数额的大小,损失的范围有多大,是局部受损还是整体受损,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有多大;二是银行有多少资金可用于应付呆账及意外的一些损失。也就是说,银行的呆账准备金和应付意外损失基金有多少。这两点是银行自留风险的前提,银行的财力限制着银行的风险自留能力,过度的风险自留会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

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各项信贷业务发生风险的概率,适度地安排各类业务规模,使风险得以分散,并确保各项业务收益足以补偿一般经济环境下的平均风险,使自身清偿力足以弥补一般经济环境下的最大风险。

信贷风险的回避、转嫁、分散和自留,都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前两者偏重于具体贷款风险的管理,更多属于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范畴;后两者偏重于商业银行整体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不管是风险分散,或是风险自留,都是以一定规模的信贷资产作为管理对象的,是属于宏观的信贷风险管理的范畴。

9.信贷风险管理的环节[6]

信贷风险管理贯穿于贷款政策的制定、客户的选择,直至贷款的收回及有问题贷款的识别和处理的整个信贷业务过程中。信贷风险的管理既应审慎,也应具有前瞻性。

世界银行的专家认为,信贷风险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正常风险管理

正常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的常规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及内容:

(1)界定目标市场;

(2)制定贷款政策与业务操作规程;

(3)建立与客户的信用关系并予以分析、审查;

(4)加强文件与支付的管理;

(5)加强对于资产组合的管理;

(6)监测并识别各环节潜在的风险。

2.补救性风险管理

补救性风险管理强调对在资产组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矫正。包括对有问题贷款的预警信号的识别以及对于有问题贷款的处理。

3.组织与人员管理

组织人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机构与组织体系;

(2)人员的充足性;

(3)人员的连续性;

(4)教育和培训。

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以便能在风险管理中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10.信贷风险管理系统[7]

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对贷款的风险实施量化管理,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由以下内容组成:

1.企业信用等级评估

借款企业信用程度高低,直接对信贷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估,对借款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来测算借款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这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单位)领导素质、履约情况、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贷款调查人员或经贷款行认可的评估机构对借款人进行调查评估后,应撰写总评估报告,对借款人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借款人信用等级,经初评后填写借款人信用等级认定表,然后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系数。

2.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形态的风险测定

3.贷款风险度测算

4.贷款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贷款风险保障机制的重点,是建立贷款不同阶段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审贷分离。在贷款前期调查阶段,重点进行借款人的信用分析或者借款项目评估,确定借款人信用等级系数,测算贷款风险度,提出贷款意见;在贷款审查阶段,主要验证贷款风险度,确定贷款方式,对贷款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查,努力将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在贷款决策阶段,管理人员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最终审批贷款;贷款发放之后,贷款检查人员要监测贷款资产质量的变化,加强对贷款资产的管理和清收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贷款资产风险情况,定期测算和分析全部贷款资产的风险度。只要贷款各阶段、各岗位的人员相互配合并相互监督,建立起自控、互控、监控三道防线,就能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11.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有: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投资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历史、体制、环境等原因,在经营理念产品市场等经营策略方面与先进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缩短与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差距,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建设现代金融制度,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效引入风险管理理念,缩小与先进的经营理念差距,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和战略投资。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决策性的工作在行内就可以完成,免去了相对于其他银行繁琐的报批程序。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具有灵活、多变,快速适应市场的优势。但独立快速的决策并不等于盲目决策,独立决策在很大程度也有其先天不足。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弥补商业银行目前在资产业务管理上的不足,通过科学的管理,量化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化解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为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持续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历史、体制、环境等种种原因,存在着资本金不足、金融产品滞后、资产结构不合理等不足。正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这些不足,决定了它面临着与其他银行不同的挑战。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资产质量的历史包袱和高额运营费用的压力,面向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风险,以及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国际银行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优质资产比例,压缩不良资产占比,强化自身在银行业的竞争力,保持其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四)有利于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信贷产品层出不穷,信贷规模日益加大,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加大。为达到将风险降到最小,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不断推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内控机制。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引入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可以进一步完善银行内控机制,更好地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能力

(五)有利于营造商业银行良好的信贷经营文化

信贷文化是指信贷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其作用力具有持久性特征。信贷人员是信贷文化的载体,信贷管理工作要用现代先进的信贷文化来规范信贷经营行为。一种旧的信贷文化有可能助长借款人赖账风气的滋生和蔓延,使银行的资金和信誉蒙受损失。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可以营造城市商业银行良好的信贷文化,有助于信贷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