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

1.国际金融学的概述

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现如今它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基础专业课程或素质教育课程,国际金融学教科书也越来越受人重视。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open economy)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即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主要关心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

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因本身的复杂性质,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问题的确定上难度较大,逸也是迄今为止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的重要原因。

2.国际金融学的学科性质

(一)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并且十分复杂的学科。这表现为:第一,国际金融学要研究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的对外全部金融关系和经济状况及其经济决策,这使它具有宏观经济学的性质;第二, 国际金融学要研究国际经济学的货币面,这使它与只研究商品、劳务、技术及对外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学有所区别而成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第三,国际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有本质区别。例如,

经济学分支学科
部门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保险学
不确定性经济学
保险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财政学
产权经济学
畜牧业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供应链物流学
第三方物流学
灯塔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服务经济学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分销物流学
风险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
非稀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规模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公司金融学
工程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国际统计学
过剩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
公共管理学
宏观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后勤学
混沌经济学
护理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结构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经营经济学
经济动力学
公共财政学
计划经济学
经济预测学
基本建设经济学
激进派经济学
金融学
金融工程学
实验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
经济控制论
价格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
建筑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经济伦理学
近代统计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社会学
家庭经济学
军事经济学
经济政策学
家政经济学
科学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空间经济计量学
快乐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开发经济学
会计公共关系学
理论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务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
劳权经济学
马歇尔经济学
民生经济学
民族经济学
描述统计学
农村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
农业生产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品牌生态学
品牌经济学
品牌学
区域经济学
穷人经济学
企业物流学
企业经济学
契约经济学
歧视经济学
气象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人事管理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神经元经济学
商品运输学
商业经济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生物经济学
商品学
数理统计学
水利经济学
商业地理学
投入产出经济学
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
土地经济学
图书馆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物流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技术学
物流会计学
物流经济学
维基经济学
物资经济学
污染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
心理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现代物流学
宪政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
现代金融学
心理统计学
新货币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信息系统经济学
运输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邮电通信经济学
渔业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
中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电子商务物流学
资源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知识产品经济学
转轨经济学
综观经济学
自然资源经济学
质量经济学
自然灾害经济学
知识经济学
[编辑]

国际金融学涉及了不同的货币或第三国货币,进而又涉及到了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再如,国际金融学也涉及到了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各国制度、法律及政策问题,这些都使国际金融学的内涵远比货币银行学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国际金融活动的中心是国际间的货币运动。没有这种货币运动就难以有国际金融活动发生,而且这种国际间运动的货币既包括作为资本的货币也包括作为货币的货币,索性称之为国际资本流动。当经济的开放性超越了商品跨国流动这一较低层次时,资本流动真正使各国经济紧密联为一体。在各种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中,金融性资本流动特别值得注意,这些主要活动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流动与传统的贸易性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不同,它们流动非常迅速,对利率、汇率,股价等金融市场上各种行市的变化非常敏感,并且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日益与实物经济基础相脱离而具有自己独特规律。

(三)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实质是“生产的国际关系”的货币表现。“生产的国际关系”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导言中谈到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分篇时提出的,他写道“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输入。汇率。”这里提出的“生产的国际关系”即各国之间在物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汇率”则是“生产的国际关系”的货币表现。当然,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 “生产的国际关系” 的货币面仅仅表现为各国金本位制下的汇兑,国际借贷等,而没有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如此丰富且复杂的内容。

3.国际金融学的学科特点

(一)宏观性。国际金融学应集中于经济的宏观方面,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之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以及统一的分析框架。目前国内的国际金融学教科书大都强调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理论与实务的并重,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仍值得商榷。一方面,作为宏观分析的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微观分析的金融市场操作、金融工具之间缺少必要的有机联系,难以组织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由此编写的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务合一的国际金融学教科书,难免显得有较强的堆砌感,篇幅过长并容易冲淡核心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许多国际金融实务问题与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结算学等学科的内容重复交叉的现象十分突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上述课程中进行相应扩展以包涵进去,这样在学科体系上更加自然.更符合开放经济社会的经济环境,也有利学生学习掌握。

(二)综合性。国际金融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性学科,这种综合性可以从国际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性质的横向比较和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的纵向比较两方面来认识。从横向比较看,尽管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经济的货币面,但在实际研究中又不能不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问题时,势必要突破货币银行学只对经济的货币面进行分析的做法,而是比较广泛地涉及到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从纵向比较看,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范围覆盖了—个开放经济体经济的内部部分、外部部分以及国际间的经济关系这一传统上由不同学科进行分工的领域,并且要找出将这三者贯穿起来的一条主线。

(三)政策导向性。国际金融学自产生起就具有非常强烈的政策意义,这一特点是许多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例如,从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国际金融教材看,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分析为导向,而80年代国际金融学又是以浮动汇率制及汇率政策理论为导向。再如,在国际金融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的重要理论,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多恩布什模型、丁伯根模型等均为政策导向型。

4.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实现。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吉林大学的杨惠昶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姜波克教授。杨惠昶教授认为“国际金融是研究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通过货币、证券、票据的买卖和转让,市场的自发力量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相互作用,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以殛国际收支均衡与国内经济均衡的联合均衡。”姜波克教授认为“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发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倾向于上述观点的理由如下:

1.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是开放经济社会始终面临的经济学课题。内外均衡问题,是开放经济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既保持经济体自身的稳定发展,又使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处于合理状态之中,是开放经济社会各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目标,分别称为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当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有的时候会促进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而有的时候则会使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更为困难。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是由米德在1951年正式提出的。米德在他的代表作《国际收支》一书中,针对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固定汇率制的现实,指出了宏观经济处于特定区间时政府调节社会总需求的金融政策会在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同时恶化另一均衡目标,此时经济就属于内外均衡的矛盾。由于米德所研究的是固定汇率制的情况,因此有人认为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就不存在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了,因为政府可以听任汇率浮动来自发调节国际收支,从而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和解决内部均衡问题。事实上,在浮动汇率制下任何一国政府都不可能听任汇率自由浮动给本国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作为开放经济社会的核心变量之一,汇率的变动会对一国经济各个层次的变量都产生深刻影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米德时代未曾出现的与实物经济基础相脱离的巨额国际资本流动于各国之间,使内外均衡矛盾发生得更加频繁和剧烈,后果更加严重,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难度也更大了。为此, 开放经济社会如何确定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便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有一段精辟论述:“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从货币金融视角探求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规律,解决内外均衡之间的矛盾,以便为政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由此而形成的学科便是国际金融学。

2.内外均衡问题具有鲜明的货币金融属性。内外均衡问题之所以能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各国政府及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是与国际资本流动密切相关的。现在,不仅是各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高,国与国之间联系的货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正深刻地影响着开放经济的运行,使内外均衡问题的货币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上各种行市微小变动非常敏感,甚至在很多时候纯粹受政策和心理预期的驱使,因此,表现出相当大的不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货币金融因素往往最先受到影响,然后再传递给其他因素。货币金融因素在引发危机、传导危机和传导反危机政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中枢地位。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从如下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内外均衡问题是国际金融学的核心,这导致国际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等相关学科具有不同的主导问题。另一方面,内外均衡问题与国际货币金融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当国际资本流动不再依赖于实物经济基础而具有自己独特运动规律时,其货币金融性质就更加明显和突出,货币金融因素在内外均衡矛盾的形成及其解决中居于关键性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将研究内外均衡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称作国际金融学。同时,也只有以内外均衡问题作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才能体现国际金融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还涉及一些对内外均衡目标有影响却不是从货币金融视角出发的问题。诸如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等问题,国际金融学也需要了解它们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内外均衡的问题。但它们并不属于国际金融学的范畴。因此,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视角出发,但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内外均衡问题,并不是货币金融问题的自身。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二者的统一,以此形成一整套贯穿始终的,具有内在严密逻辑联系的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5.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三阶段

一门新的学科的形成,一般都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国际金融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是由于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逐步复杂、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的结果。

在国际金融学萌芽直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主线索就是不同历史条件下内外均衡问题的演化。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大致上可以相应地将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金融学总的来说处于萌芽时期,这是因为从历史条件看,这一时期内基本上各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或其他贵金属本位制),内外均衡可以通过金本位制所存在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实现;并且,这一时期经济学科的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现代的宏观经济分析尚未出现。

6.国际金融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

国际金融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理论创新两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

就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而言,一战前的古典学派使用的是稳定的、动态的自动调节模型;两次世界大战及20世纪50年代期问。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如弹性论、乘数论及政策搭配理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学家用动态的稳定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如固定汇率制度下的Mundell-Fleming模型;浮动汇率制度下的Mundell-Fleming-Dornbusch Model;Harry Johnson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产市场组合模型;20世纪80年代,Obstfeld和Rogoff引入了经常项目跨时均衡分析法。使固际金融理论从传统的自动调节机制和动态的稳定均衡的分析,转向了跨时预算约束和消费效用最大化下横截条件分析。在此基础上,0bstfeld和Rogoff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国际宏观经济模型,使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开放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特点是:

(1)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新的工作母机模型,解决了现有国际金融理论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跳跃性很大的问题,为固际金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现代分析方法;

(2)在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了微观基础,使主流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论更多地应用到了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当中;

(3)利用动态的跨时分析方法,从全球的视角而不仅从一固的视角来研究固际金融问题,从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探讨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些古典难题。

二、国际金融理论创新

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制度,随着各国经济的开放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金融领域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的不断变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金融理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制度理论。

(一)货币危机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和愈演愈烈的货币危机,使货币危机理论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焦点,并先后出现了四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国家经济的基本面,特别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是决定货币危机是否爆发的主要因素;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即使一固的经济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应和传染效应的作用下仍会出现货币危机;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一个固家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经常账户的逆差和固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将引发货币危机,并在分析中引入了“金融过渡”的概念;第四代货币危机模型目前仅仅是一个雏形,认为如果本国的企业部门外债的水平很高,外币的风险头寸越大,“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经济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第四代危机模型还没有解决在一个动态模型中,企业的外债累积问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银行的低效率会影响到危机的程度,因此有待完善。

总体来看,现在的货币危机模型正在向泛化发展。不限于事后解释某次特定的危机,而是希望能一般性地解释下一轮危机。

(二)汇率制度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和迅速改变的汇率制度危机使人们开始从汇率的可持续性、从危机预防的角度分析在固际资本高速流动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安排问题。有影响的理论有:“原罪论”、“害怕浮动论”、“中间制度消失论”和“退出战略”。“原罪论”认为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有较大的脆弱性,出现该国的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或本国的金融部门不愿意发放长期贷款的情况。这使企业在融资时存在两难,如果从外国借贷,存在货币不匹配问题。如果从国内借贷,存在“借短用长”的期限不匹配问题,这就是“原罪”,在”原罪”条件下,政府无法利用利率和汇率的浮动来保卫货币,在投机冲击时,只好等待金融崩溃,因此,无论是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制都会存在问题,在有些国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美元化;“害怕浮动论”认为一些实行弹性汇率制的国家。由于害怕升值影响国际竞争力,贬值影响进口。所以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通常为美元)的一个狭小幅度内。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对大幅度的汇率波动存在一种长期的害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也是采取美元化;“中间制度消失论”认为惟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或是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在这两种制度之间的中间制度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 这一理论对现在各固的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挑战;“退出战略”研究一个固家应如何退出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选择更合理的制度,应如何退出。目前已取得三个共识:一个高通胀的固家在实行盯住汇率之后不久就应改为采用弹性汇率制;退出的时机应选择外汇市场比较平静的时期,或者是有大量资本流入的时期;如果已经出现了危机,属于被动退出,就需要行动迅速。并采取配套措施,防止本币过度贬值。以上结论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是对未来选择汇率退出机制的固家的一种战略建议。

从现在汇率理论的发展来看,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没有突破,而有关汇率制度选择却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