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战略

1.退出战略的概述

退出战略是研究一国怎样退出现行汇率制度,改为采用另一种更合适的汇率制度。关于“退出战略”的研究,首先要考察的是退出的动机。从根本上说,一国之所以要退出钉住汇制,是基于成本和收益方面的考虑。通过采用钉住汇率制把汇率作为名义锚,在实行初期对降低通货膨胀积极效果非常大。但是,过一段时间后,随着通货膨胀的降低,这些好处便会减弱。另一方面,名义锚政策的最主要的成本是,在存在通货膨胀惯性的情况下,若实行钉住汇率制,一国的实际汇率趋于升值,将削弱该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如果实际汇率的升值不被实体经济因素的相应变动和调节(如生产力提高)所抵消,则汇率名义锚的成本将随时间而不断增大。最终,一国将不得不退出固定汇率制。而最佳的退出战略,便是估计出钉住汇率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的时间并在该时点上退出。事实上,有大量作者认为,高通货膨胀的国家在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后不久,便应改为采用较有弹性的制度。

2.退出战略的主要结论[1]

除了时机之外,关于退出战略的研究还涉及在什么条件下退出较好,以及怎样退出和退往何处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8年发表了关于退出战略的研究报告,其主要结论是:(1)对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来说,较高的汇率弹性是有利的;(2)当有大规模资本内流时放弃钉住汇率,这时的退出战略的成功可能性较大;(3)在试图退出钉住汇率前,有关国家需改善和加强其财政和货币政策。因此在时机选择上,一国如要退出固定汇率制,应选择外汇市场较平静的时期,或在其货币趋于升值时,特别是当有大量资本内流时。如退出发生在外汇市场平静和汇率升值时,可采取缓慢的步骤,逐渐推进到新的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如在危机下被迫退出,则须迅速行动,并应迅速采取一些政策,如综合性的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计划并宣布执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以防止“过度贬值”和轮番贬值。至于一国从钉住汇率制退出来以后应采用何种制度,应根据本国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