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

1.袁庚的简介

  袁庚,原名欧阳汝山,1917年4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小学毕业证书上改用欧阳珊,入党后改为袁更,解放初期出国护照上误写为袁庚,一直沿用。少年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生于广东宝安。1945年任中共驻香港办事处(新华社香港分社前身)第一任主任;1950年,随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成为胡志明主席的情报、炮兵顾问;1978年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同年向中央建议兴办蛇口工业区。1992年正式离休

  每当提起改革开放,人们就会想到深圳;而提到深圳,就会想到蛇口,就会想到这个引领蛇口走在改革风口浪尖的领头人。做情报员出身的袁庚,最大的长处就是综合分析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得出的正确结论就是坚定不移地搞改革,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蛇口工业区,成为了袁庚改革的“试管”,从中培育出了赤湾港、中集集团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今天,这些企业都在行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持续地贡献力量。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袁庚献给改革开放最珍重的礼物。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改革之星”。[1]

  2016年1月31日凌晨,袁庚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岁。

2.袁庚的相关简历[2]

  1917年4月23日袁庚出生。

袁庚

  1937年8月,七七事变后,军校人心涣散,对时局失望,遂返回乡下。9月,在大鹏新民小学代课,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成立沿海青年抗敌后援会,被推荐为负责人。

  1938年,21岁,被正式聘用为教员,参加大鹏抗日自卫大队,后任大鹏区立小学校长。1939年3月2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不连累家人,随母亲姓,更名袁更。11月,被调到惠阳抗日游记大队工作,后任军事教员。

  1940年,23岁,参加黄谭战斗。

  1946年6月,随东纵部队北撤至山东烟台。随部队编入三野,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大战。10月,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

  1947年,30岁,大学结业。分配到三野二纵队四师参谋处见习,任副处长,参与了南麻临朐战役和昌潍战役。

  1948年,31岁,两广纵队成立,任纵队侦查科长,后为作战科长,9月参加济南战役,11月参加淮南战役。

  1949年,32岁,两广纵队成立炮兵团,任团长,9月,进入粤境,解放沿海岛屿。10月,解放大铲岛,11月,解放三门岛前夕,奉命调至中央军情部参加武官班受训。

  1950年5月,33岁,奔赴越南援越,任胡志明的情报和炮兵顾问,参加越南高平战役。

  1963年4月,46岁,派往柬埔寨,破获国民党暗杀刘少奇的“湘江案”。

  1978年6月61岁,受交通部长叶飞委派,赴香港调查,起草了一份《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告。10月被任命为交通部所属的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向中央建议设立蛇口工业区。

  1980年3月,63岁,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改组,袁庚任总指挥。在蛇口工业区人才问题上实行“择优招雇聘请制”。同时,开始运作开发赤湾。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接见袁庚。

  1982年3月,65岁,给中组部长宋任穷写信,提出在有关省、市、院校“招考招聘”所需人才、6月袁庚出任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7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山开发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袁庚被公推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1983年年初,66岁,在蛇口工业区试行“干部冻结原有级别,实行聘任制”,并对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的民主选举和信任投票制度。4月4日,蛇口工业区正式改“建设指挥部”为“管理委员会”。

  1984年1月26日,67岁,在蛇口迎来视察深圳的邓小平、杨尚昆一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获得邓小平的肯定。4月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做重点发言。会后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6月中央批准袁庚为谷牧同志的顾问。10月8日,经深圳市委批准,袁庚出任蛇口区委书记。

  1985年2月,68岁,袁庚提议派员赴美国和加拿大招聘学成的自费留学生到工业区工作,以开辟一条人才来源新渠道。

  1986年69岁,3月26日,创办的南海酒店开业。

  1987年4月8日,70岁,袁庚提出创办招商银行的建议获得批准——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在蛇口工业区举行开业典礼。

  1988年1月13日,71岁,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引发了轰动全国的“蛇口风波”。8月,袁庚在《人民日报》中公开表态:在蛇口不许以言治罪。并表示赞赏“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一语。

  1989年2月2日,72岁,袁庚在蛇口工业区的干部大会上讲话,希望将蛇口建设成为高智能的社区。9月30日,袁庚在纪念蛇口工业区建区10周年的两个酒会上发表演讲,强调坚定不移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03年7月,86岁,袁庚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金紫荆勋章”;10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国改革之星”的称号。

  2005年9月1日,88岁,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向袁庚颁发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作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2016年1月31日凌晨3时58分,袁庚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岁。

3.袁庚的相关重大事件[3]

  花甲之年:受命商海弄潮出任香港招商局“掌门”

  1978年10月,这个先后在东江纵队,给国家领导做情报顾问戎马沙场大半辈子的老人,在其60岁花甲之年又鼎立改革开放潮头。其受命调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全面工作,虽然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接近过商海。

  而自1872年由李鸿章向同治皇帝奏折设立的招商局在洋务运动中不到20年便盛极而衰,直至历经百年历史风云后,香港招商局已从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沦落为一条船都没有的“空壳”,当年的总资产加起来仅4000多万元,只有一个破码头,一个修船厂。

  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的袁庚,同年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建议兴办蛇口工业区。他在《请示》中提出要“面向海外、冲破束缚、来料加工跨国经营、适应国际市场特点、走出门去做买卖”。这些对刚刚走出“文革”之创的28年前的中国来说不啻石破天惊的“乌托邦式的幻想”,按照当时中国普遍的思维模式,这简直是一份复辟资本主义的宣言书,是犯上作乱。但这个有着“天才演说家”之称的掌门人,通过游说,在三天后获得了中央批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契合了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愿望。闭关锁国日久后又急于现代化之时的没有选择的选择。次年7月20日,有着中国“改革试管”之称的蛇口工业区正式运作。这个壮心不已的60岁老人,在心中为招商局画出了一个多元化跨国公司的宏图。事实上,这幅纸上的宏图在其主政的14年前就化身为生机勃勃的蛇口版图。这幅版图是袁庚用24字方针经营的,即“立足港澳、背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

  改头换面:百年招商列中国500强26位

  袁庚出手的第一招是发展港口,他说那是借鉴香港的经验。而之后,蛇口港的成功又成为国内港口城市一再复制的模板。到去年,深圳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居全球第四位。

  在走马上任的一个月后,袁庚跑遍了包括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港口。这也为其对当时准确地把握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支撑。之后蛇口深水码头、蛇口港泊位、集装箱码头次第建成。

  而对工业区的开发方面,袁庚确立了规矩即“产业结构工业为主,企业投资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和“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和挤占出口配额”的项目不引进。或者是这个有着“诗人气质的老人”天生营商的秉赋,他的“三个为主五不引进”确立了蛇口工业区生产型和外向型的大方向,以至于在国家紧缩银根期间,蛇口工业区的日子在各特区中最为好过。在今天来看,蛇口工业区的荣光或者还有两代领导人备加“呵护”的结果。

  招商局除了开发蛇口工业区,还率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先后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倡导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由企业合股兴办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同时还收购了伦敦和香港的两家保险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国际保险市场的中国企业。

  至1992年,袁庚离任时,招商局的总资产已由当初的1.3亿增至200亿。到2000年,招商局资产管理总额达1200多亿港元,列中国大型国有企业500强的第26位。

  备受争议:4分钱惊动中南海

  在那个闻利色变的年代,袁庚用一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让商业利益变得正当起来。1984年,这个在蛇口工地上耸立起来的标牌像商界的一声“春雷”,之后还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国庆的巡游队伍中。此间,也因为袁庚用4分钱的奖金买效率的故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

  1979年8月,蛇口工业区首项工程蛇口港开工,工人们干劲不高,每人每天8小时运泥20至30车。两个月之后,工程进展缓慢,袁庚甚急,指示加快工程进度。四航局工程处决定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即完成每天定额,每车奖2分钱,超额每车奖4分,工人们干劲大增。1980年4月,这个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很快被上级有关部门勒令停止,理由是为了“纠正滥发奖金的偏向”。

  袁庚拍案而起,他请来新华社记者写《内参》,7月30日《内参》送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案头,胡马上在《内参》清样上批字,并转给谷牧办公室。仅隔一天,蛇口的工地上就恢复了定额超产奖。这之后,中国内地逐渐实行了工资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办法

  这个在时光隧道里曾以急先锋的形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舞台上狂奔了14年的老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一路挟裹在卖国、拜金、挑战国家体制的骂名之下,这个“不听话”的坏孩子以“公开招聘”,开了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史上的先河。之后三年,袁庚在蛇口开展了一场引起国内外关注的群众投票直选干部的民主试验,冲破了中国几十年的“人事禁区”,解决了干部终身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