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供应商

1.什么是战略供应商

战略供应商是指公司战略发展所必需的少数几家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的业绩在今天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的成功与否。传统的供应关系已不再适应全球竞争加剧、产品需求日新月异的环境,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柔性生产、快速反应,企业的业务流程的重构就必须包括战略供应商的评价选择。

2.战略供应商的选择

我国企业评价选择战略供应商时存在较多问题:企业在选择战略供应商时,主观的成分过多,有时往往根据供应商的印象而确定战略供应商的选择,战略供应商选择中还存在一些个人的成分;战略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不全面,目前企业的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所以企业就需要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战略供应商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来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管理等。供应商关系管理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不稳定的供应商关系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实践证明,通过合理选择战略供应商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整合行业的供应链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增强买卖双方的竞争优势,降低营运风险,对许多中国大型企业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3.战略供应商管理策略

管理的重点在公司与战略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建立共同的利益机制,采取有助于与供应商发展关系的举措,比如瑞格斯和罗宾斯在其《采购供应管理战略的执行指南》中提出的三种有效方法,如举办年度供应商会议,供应商圆桌会议和供应商论坛等,建立一种长期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关系。

4.战略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过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前提与基础。实际运行中的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对这种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指标系统性。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供应商系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大系统出发,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指标科学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要从总目标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基本目标,以综合性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正确揭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程度,各指标应规范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口径一致。在指标体系形式上,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相结合,通过绝对数指标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情况;通过相对数指标反映出速度和比率等。两类指标相辅相成,结合分析,可以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实用性也就是指标的可操作性。这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及指标计算所需数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指标的可比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上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横向可比是指各供应商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排序,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5)指标的成长性。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战略供应商选择的主要目的是谋求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行的最优化。因此,对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绩效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整个供应链的业绩,还要研究供应链潜在的、未来的绩效

(6)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在指标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应全面、系统,力求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绩效的内涵与本质。同时由于评价问题比较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5.战略供应商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考虑到战略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力图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进行综合评价。从这一立足点出发,在战略供应商选择综合评价这个一级总指标下,明确提出从产品角度、组织角度和战略角度三方面设为本指标体系的二级分指标,并通过进一步的分解、辨析,找出影响二级指标评价的三级和四级分指标,从而构成对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战略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分析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战略供应商的选择隶属于该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会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产品因素

产品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提前期因素和产品柔性。产品的价格因素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消费品组成部分的价格,供应商的产品价格决定了消费品的价格和整个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比,对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利润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产品质量因素主要是指供应商所供给的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消费品组成部分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是供应链生存之本,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以产品质量为基础的。如果产品的质量低劣,该产品将会缺乏市场竞争力,并很快退出市场。而供应商所供产品的质量是消费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质量是一个重要因子。对于企业或供应链来说,市场是外在系统,它的变化或波动都会引起企业或供应链的变化或波动,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导致供应链各级库存的波动,由于交货提前期的存在,必然造成供应链各级库存变化的滞后性和库存的逐级放大效应。交货提前期越小,库存量的波动越小,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越快,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越高。由此可见,交货提前期也是重要因子之一。产品柔性因素主要指在全球竞争加剧、产品需求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多样化,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达到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目的。因此,多数企业采用了JIT生产方式。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发展柔性生产能力。而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是以供应商的产品柔性为基础的。供应商的产品品种柔性决定了消费品的种类。

2.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和财务状况等因素。集成化供应链是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方向。产品的更新是企业的市场动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不仅仅是生产商分内的事,集成化供应链要求供应商也应承担部分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因此,供应商的设计能力属于供应商选择机制的考虑范畴。建立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分工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组织内的部分划分非常细,各部门的专业化分工较高,这种模式及其业务流程只适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的环境,而在当今市场需求经营模式多变的环境中,则出现了不适应性,因此,针对当今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则应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以适应多变和复杂的竞争环境,因此,组织结构因素也是选择供应商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反映供应商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情况。财务状况是一个企业实力的体现,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对供应商的考察,财务状况也应是一个主要方面。

3.战略因素

战略因素包括管理水平、信息共享、成本结构和履约能力等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对于供应商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选择供应商时,也应该对其管理水平进行考察。今天,信息成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面对如何集成信息的问题。信息既有来自上下游企业的纵向信息,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横向信息,还有来自宏观层面上的信息。如何传递和共享这些信息,将上下游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行为协调起来,就是供应链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单个企业情况相比,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企业,其信息流动和获取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特色。为了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就必须建立供应商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所以,信息共享也应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使得供应商企业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成本管理系统逐渐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桎梏,在新的成本结构模型下,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分解为下面几个因素:直接人力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日常生产成本和管理与销售费用等,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供应商的成本结构状况,也是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方面。履约能力包括供应商按所要求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按规定的数量和质量交货的能力,也即供应商的合同执行能力,如果供应商不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准时把指定的产品送到指定的地点,必定会影响到生产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商的销售计划及时机,从而就会引起大量的浪费和供应链传递的障碍,因此,履约能力也是较为重要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