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封闭式创新
2.封闭式创新的起源
在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企业基于“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的理念,认为创新活动应该严格的控制在企业内部,R&D(内部研发)是公司非常有价值的战略资产,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在企业内部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并进一步提供售后服务和财务金融支持,以此获得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从而得到超额的边际利润。该创新模式被哈佛商学院的Henry Chesbrough称为“封闭式创新”。该模式的特点是研发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生产与市场化、售后服务等都内嵌于企业自身系统中完成,这种范式被许多大型企业成功验证。然而,进入21世纪,全球创新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原来成功运行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遭遇新的挑战,逐渐由“封闭式创新转向更开放的创新”。
3.封闭式创新的弊端
封闭式创新模式过分强化和控制自我研究功能,结果意味着:
1、那些无力承担高额研发投入的企业将处于竞争劣势;
2、大量的技术因过度开发或者与市场需求相脱离而被束之高阁、不能获利;
3、企业内部不断有怀揣重要创新成果的骨干力量离职出走、另立门户;
4、企业无视外部众多优秀且廉价的同类创新成果而导致“闭门造车”;
5、因局限于既有的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企业不能应付快速变化与新兴的市场。
封闭式创新极其容易导致“硅谷悖论”:最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也是最不善于从中赢利的企业。典型例子就是施乐的PARC,其建立初衷是为了避免破坏性创新对企业的伤害,其研究人员的大多数创新为整个社会尤其是计算机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为施乐的复印机业务带来好处,施乐“副产品”的市场应用甚至超过了主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