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成本

1.信息成本的概述

同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技术、财务资源及知识一样,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并不形成企业产品实体,这与人力不构成产品实体的道理是一样的。信息产品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从本质上说,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编码成一段字节)的事物都是信息。信息对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值,不管信息的具体来源是什么,人们都愿意为获得信息付出代价。信息提供者的许多策略都是基于消费者对特定信息产品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这事实。人们之所以愿意为获取信息付出代价,还在于信息被用户从市场上购买后会变成用户的信息资本。同其他要素资本一样,信息资本也具有增值性、周转性和垫支性。人们获取任何要素资本,都要支付资本成本信息产品信息资源变成企业、个人的信息资本,需要经过信息产品或信息资源进人市场交易的过程,企业、个人使用现金购买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嫁接在财务资本上,从而变成信息资本—— 企业、个人经营过程中的要素资本之一。

信息是消费者必须在试用一次后才能对它进行评价的产品,因而信息是“经验产品”。这是由信息产品的崭新性、机密性和增值性所决定的。因此,信息产品经营者通常运用各种策略来说服谨慎的顾客在知道信息内容之前进行购买。一旦信息内容被解密、公开,被所有人知道,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就会减少或消失。

2.信息成本的类别

1、信息教育投入成本

现实世界里,信息几乎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但直接有用的信息却需要人们分析鉴别与消化吸收,是一种借助先进工具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需要较高质量的劳动力素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了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标志,信息教育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据库、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等技术的学习、研究与应用成了当今教育的热点,其教育投入是成本投入之一。

2、信息的固定成本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无论是信息的生产,还是信息传递、信息获取都需要购置和建立相应的通讯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程序、数据库和其他软件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渗透,各行各业科技和知识含量将13益增加,经营管理复杂程度也将不断加大,经济主体运行稳健与否、效率高低、效益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固定成本投入的高低。信息固定成本成为产业成本上升的主要成本项目。

3、信息的注意力购买成本

赫伯特·西蒙曾说:“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当今信息问题不在于信息的获得困难,而是信息的过量和超载,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要在无数的信息中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特定产品,以获得产品的最高效益,产品销售主体不仅在产品的设计、文字和印刷上增加成本投入,而且还要大力借助大众传媒来大肆宣传自己产品,因而,花费了大量的不断增加的注意力购买成本。

4、信息的获得成本

面对如此复杂的需要和大量信息,早期的最简单的收集方式,仅靠个人的看、听、读早己不再适用,机器系统虽能满足对速度、批量和准确性的要求,但非仅仅如此就够了。信息不对称从本质上是无法消除的,何况知识门类和深度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人尽管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但难成为熟知各方面的通才,而从事某行业多年的一般是该行业的行家里手。于是经济主体之间便因为分工和高效率的要求,产生了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信息委托方为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决策的风险,一般会委托信息代理方搜索、获取和分析信息。在信息这样获得的过程中,不仅要付出交易成本还要付出相应的信息获得成本。

3.信息成本的特性

信息成本与其他产品成本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相互联系的经济特征:

1.信息个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投入

信息通过个人的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而它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需要学习和使用新工具、新技能,才能发挥大脑的优势,个人也因此成为信息生产的一个固定投入因素,这一部分投入主要用于教育。个人信息成本的固定投入是信息成本的最为重要的经济特征。

2.信息成本部分地属于资本成本,具有不可逆资本投入的特征

建立信息系统需要购买设备,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需要初始投资,说明了信息成本部分地属于资本成本。这些投资表现出明显的不可逆性,尽管可以把它转移给他人,但不能彻底地转移,因为它依然为原来拥有者所有。因此,信息的投资需求将会随信息价值确定性的不同而不同,信息价值越不确定,对信息的投资需求越大的经济主体一旦进行了投资,随后连续使用它将比投资于新的更加便宜。

3.信息生产的固定成本高、复制的可变成本低

任何信息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额的固定设备的投入,即:前期投入很高。然而,信息的复制成本很低,一旦第一份信息产品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生产得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

4.信息成本在不同方向上各不相同

人们在未知领域中获得信息要比在较为熟悉的领域中获得信息花费更多的成本。经济主体采用与自身能力和投资方向相一致的方法建立新的信息信道,要比应用其他方法经济得多。

5.信息成本与信息的使用规模无关

由于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和共享性,不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掉。所以付出一次信息成本后,信息可以多次用于不同规模的有形和无形商品的生产及市场交易中。

4.信息成本的构成

信息产品成本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生产成本集中于它的原始拷贝成本。耗资数千万元的电影巨片的成本大部分都花费在第一份拷贝产出之前。一本科学期刊中的论文需要作者花费一年或多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智力、体力劳动和借助设备才能完成,而期刊的印刷则在很短时间且花费较小的费用即可完成。一旦第一本杂志被印刷出来,生产另一本杂志的成本就很低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这使得信息的原始拷贝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更大了。显然,信息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它的复制成本很低。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复制的变动成本很低。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生产量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

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 — 如果生产停止就无法挽回的成本。人们如果投资于一项实物资产比如房产,后来又改变主意不要它了,可出售房产挽回部分损失。但是,如果拍了一部电影失败了,那么就没有市场把影片卖出去。信息产品的沉没成本必须在生产开始之前预付。除原始拷贝成本很高外,信息产品的营销成本也很高。在信息经济社会中,顾客的注意力是一项稀缺资源,需要营销者对信息产品销售投人新的要素资本才能抓住潜在顾客的注意力。顾客价值信息逐渐取代公司股票价值信息而日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价值信息。

信息产品的变动成本也与一般实物产品的变动成本不同。受机器设备和自然资源的限制,以及会计上折旧费计提和分摊的规定,实物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成本总额一般是有限制的,不仅要遵守配比原则以及持续经营会计假设,还要考虑设备和个人的自然承受力。而信息产品的生产与核算则没有这些限制。企业和市场对多生产一份信息产品是没有限制的:如果你能生产一份拷贝,你就能以相同的单位变动成本生产100万份拷贝或者1 000万份拷贝。这种低增量成本和大规模生产经营运作使信息产业的大型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信息产品的超低变动成本为信息产品生产者和营销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信息成本具有价值发现功能。信息越隐藏就越有价值,公开则无价值。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可产生价值和价格,但这是对一般实物产品而言的。而且,对于实物产品,人们通过基本的会计知识和经济学常识就可推算出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信息的价值和价格与实物产品不同,对其成本的估计会因人而异。信息能够资本化并因使用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在于使用者与供应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这是信息成本价值发现功能的根本。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意识,极为留心地吸收、搜寻信息并降低其代价。信息成本由使用者搜寻成本, 购置使用成本, 供应者生产成本,传递、发送或转移成本等构成。不难看出,企业只有降低信息成本,强化信息资本的专用性,同时不断地更新信息,才可能使信息保持资本化状态,提高信息资本的价值贡献率。

5.企业对信息资本的运用及其成本控制

1.信息是企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信息只有在企业使用货币购买之后变为企业的信息资本,其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这就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信息资本的形成将对企业传统(财务)资本结构的内涵产生冲击。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不再仅仅着眼于财务上的自有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更要全面考察企业总资本额中的实物资产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资本之间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要素资本结构及其价值创造开始成为财务管理的根本任务。根据修订前的《公司法》,我国上市公司的技术资本等无形资产不宜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 ,信息资本的比重可以此为参考依据。第二,信息 产品的价格成为企业获得信息的成本。只有在企业的信息收益大于信息成本时,企业信息的获取和信息资本的形成才有财务可行性。显然,信息成本的管理应与信息产品的利用及其收益管理相结合。

2.虽然信息资源对企业生产必不可少,但由于信息产品的高固定成本和超低变动成本,使一般企业不宜建立庞大的信息机构,而应最大限度地从市场上购买信息,从而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信息产品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对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很高,企业必须了解这一现实。信息的商品化,使信息产品与其他产品之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信息产品的差异性要求比对其他产品的差异性要求要高。信息产品的机密性、崭新性使重复的陈旧信息产品基本没有价值。所以, 加强信息成本管理, 就必须掌握信息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而建立企业的信息成本优势。

3.与信息资本和实物资产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及财务资本捆绑在一起进行管理一样,信息成本也应同企业生产的其他产品成本一样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企业的各种成本都是企业利润的减项。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信息成本有利于发现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无价值的作业支出,同时,优化成本结构和要素资本结构,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的价值创造力。信息成本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只讲信息对价值链运行和价值创造的作用,忽视信息成本的计量、分析和控制,会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潜在危机,企业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4.避免信息资源浪费是企业财务控制的又一课题。企业不适量地获取和使用信息,会引发信息拥塞成本,对企业自身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过量信息获取的直接后果是消耗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从而产生额外的信息拥塞成本。个人或企业节省的时间有时是他人或别的企业节省的时间,个人或企业浪费的时间有时也是他人或别的企业浪费的时间。在信息经济下, 人们对时间的消费会对其他消费者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效应。例如,因特网上传送电子包的数量增加会造成信息拥塞,阻碍所有客户的响应速度,发送人的电子包传送速度也同样减慢。基于此,个人或企业的信息资源获取不能没有会计核算。信息拥塞总成本、信息拥塞外部成本和信息边际成本的计量、控制,已成为财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信息拥塞成本的控制是一个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财务问题。

6.信息成本的现实意义

1.信息成本是厂家制定价格和垄断的一种控制因素

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价格制订者不能完全掌握竞争对手们的所有价格信息及其变动趋势信息,因而他所服从的价格制定原则必然来自信息成本的自由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价格若很少变化,则用于价格信息搜寻的成本将随之减少。但价格制订者付出一定的成本掌握这个信息后,会扩大价格的变化幅度,从而使价格出现离散趋势。此外,信息成本的投入能使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领先于其他企业,同时又能使企业在销售方面好于其他方面。因此,信息成本与边际成本的结合将使那些规模较大的,在信息投资方面更为成功的,易于获得信息的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因此,信息成本的存在成为形成垄断以及影响垄断形成的一种因素。

2.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主体为了寻求相对信息优势的竞争而获取机会利益,不仅对生产性信息和非生产性信息提出了巨大需求,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产品花色品种的激增,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经济主体对所需求的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等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经济主体仅靠自身的信息部门来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已变得低效率和不必要。于是各经济主体在把自身精力集中于获取一些关键性信息的同时,也把大部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信息需求转向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从而直接激发了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3.信息成本是促进经济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经济活动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交易要求人们之间互相达成合约、交流彼此的需要、商谈价格、实施合约,这一系列的活动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可以通过市场媒介得以降低,市场媒介的协调作用是通过双向的信息流动来实现的,以协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决策,社会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信息媒介组织独立于生产厂商。信息成本的下降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交易方式和竞争方式。在对交易方式影响方面,信息成本的下降使得联系更加容易,人们不仅更容易抓住交易机会,而且能够增加自己在谈判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另外,在对竞争方式的影响方面,由于距离成本的下降和交流成本的上升容易产生企业的联盟和跨国公司,从而使得竞争方式从地区垄断型向全球竞争型转化。

4.促使组织机构的改革

传统社会组织将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了决策者,由于组织中知识的分散性,每一个最高决策者都会面临组织结构中的控制和决策问题。由于决策者的智力或沟通能力的局限性,最高决策者不可能拥有作出每项具体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来自基层的信息源如果都是 由决策者收集、整理和分析,势必需要大量的成本。这些成本不仅表现在经费的支出上,而且还表现在信息的延迟和随之而来决策迟缓上。因此,家长似的计划经济要比市场经济付出更多的成本。同时,信息成本减少要求也进一步强化委托—— 代理的管理模式,组织之间也更加依托信息技术,组织内部机构也由传统的专制的金字塔状更加趋于民主的快捷的扁平化。

5.促进政府职能的改进和增强管理力度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在市场行为中具体表现便是信息用户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花费的时间越多费用越高,则信息成本越大。信息的收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信息用户的调查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其信息成本就会高于他所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剩余”价值,也即高于获取信息所增加的收益,这是市场行为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败德行为、商业欺诈行为、信息产品的盗版行为等经济机会主义的重要原因。要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带来的经济机会主义,只从消费者角度研究其决策显然是不够的,除了改进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教育和提高市场透明度外,还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强化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