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地域分工

1.什么是劳动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们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成本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标。

  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地域分工的前提或性质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地域分工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大。

2.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内涵[1]

  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是以部门分工为基础,而部门分丁又是以生产力的变革作为原动力。生产力变革,引起了部门分工,进而引起劳动地域分工,这是生产力对劳动地域分工的推动作用 正如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凯恩斯看得见的手一样,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并不单纯是生产力的作用.其中也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要素的制约。生产力的作用具有柔性,作用周期长,处于主导地位,促进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政治、军事、文化要素的作用具有刚性.影响迅速,往往是对局部产生影响。二者的叠合使得劳动地域分工的实际形式复杂化。劳动地域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劳动部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都不发达,地域问的经济联系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由于部门分丁的大发展和地域分工的深化.部门专业化和地域专门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普遍现象,各个地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进入2l世纪以后,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是全球劳动地域分工的新内涵。生态补偿等新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

3.劳动地域分工的一般原理[2]

  一种产业(行业)的建立与发展,一种产品的生产,有赖于劳动力、设备、原材料资源能源市场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等生产要素和条件。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地 理位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诸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地区同一生产要素和同一地区诸种生产要素的丰缺情况不一,会导致各地区诸生产要素供给价格水平的不一,最终反映为同种产品不同地区生产费用的区间差异。换一个角度看,也造成同一地区不同产业(产品)经济效益水平的差异。一般地说,一个地区对各类产品的需求是全面的,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呢?一种做法是,本地区需要多少类产品,需要多少,就相应建立多少种类和规模的产业,这就是封闭型的自给自足的地区经济模式。另一种是开放型地区经济模式,即每个地区都着重发展能更多更好地利用本地区供应充裕、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产业、部门),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并通过区际交换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用节省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同样的社会需求,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这就是商品经济所要求的地区结构模式。

  扬长避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利益的利用,一种是相对利益的利用。例如一些地区在A类产业或产品上占有绝对优势(劳动耗费和资金占用量比其它地区低),另一些地区在B类产业或产品上占有绝对优势,不同地区各自侧重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相互交换,即“绝对利益”的利用。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地区一系列产品(或行业)生产经济的效益,都高于其他地区。如目前上海等大城市的许多日用轻工产品和机械产品的经济效益,都高于其他地区。而有的地区,一系列产品(或行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都低于其他地区。如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农作物的单产,都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能否据此认为,所有的日用轻工产品和机械产品,都是上海等大城市的经济优势,都要大力发展;西北地区所有的农作物都是劣势,一律不宜发展?显然,不能这样认识。这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有限性”、“空间不可转移性”(如土地)或“不易转移性”(如水资源)决定的。如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业用地和水源等,都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所有轻工业和机械行业都大量发展,这就需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大”的“优中选优”原则,选择这些地区的经济优势。反之,西北地区的土地、人口等生产要素,由于“不可转移”或“不易转移”,当地仍需发展农作物栽培,这就需要按照“两弊相衡取其小”的“劣中选优”原则,确定这个地区农作物发展的种类与方向。照此进行地区分工,同样可以获得地区分工的效益。总之,各地区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不是根据绝对成本(利益),而是根据相对成本(利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选取与其他地区比较,成本(利益)优势差幅大的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低 的地区,选取与其他地区比较,成本(利益)劣势差幅小的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此即谓比较利益的利用。

4.劳动地域分工的经典模式

  (一)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说

  1、主要观点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即绝对利益原则或优势。按各处绝对优势进行生产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2、评价

  使资本主义下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经济交流;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足就是不利于落后地区或国家发展国际贸易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或相对成本说

  1、主要观点

  各地区均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各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各自均为有利

  2、评价

  相对绝对成本说而言,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如同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并不全面;因理论分析与实际的差异较大,故李嘉图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三)约翰·穆勒相互需求论或国家需求方程式

  1、主要观点

  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

  2、评价

  一方面,他继承了李嘉图从供给和成本方面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从需求方面和交换比率方面加以补充。

  (四)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

  1、主要观点

  (1)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2)考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取决于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财产占有情况、交通运输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程度以及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等。(3)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再加上汇率因素,就会引起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区际和国际贸易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绝对价格差异。(4)核心思想是相对价格差异。

  2、H-O理论的评价

  (1)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作为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放弃了古典学派以生产劳动来决定价值的观念,而代之以价格差异的分析。(2)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替代、组合及价格联系。(3)较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经济腾飞的原因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主要观点

  巴氏的地理分工(绝对和相对地理分工)概括了斯密的地域分工和李嘉图的国际贸易学说 。引起地理分工的原因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主导因素不同

  2、评价

  (1)继承了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比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约翰·穆勒相互需求理论后退了一步,比H-O理论也肤浅些。(2)他从商品销售价格、生产价格运费方面分析地理分工发展是符合实际的。该关系又称巴朗斯基公式。(3)他的关税与地理分工关系分析对发展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有重大意义;

  (六)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1、 钻石体系模型主要观点:

  (1)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2)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企业战略和结构及竞争;(3)另外还有机遇与政府的作用。

  2、评价

  (1)解释国家的企业(或行业)如何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力;(3)将企业竞争优势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