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评估

1.什么是产业政策评估

产业政策评估是指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前提下,依据特定的标准,对某项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效果进行度量、分析和评价。

2.产业政策评估的分类

从时间维度看,产业政策评估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

1、事前评估旨在正确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

2、事中评估旨在及时纠正政策偏差、合理调整政策目标与措施,从而改善政策效果;

3、事后评估以总结现有产业政策的经验教训为主要目的。

3.产业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1、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标准。

福利经济学是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政策作为公共意志的产物,应当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应当作为产业政策成败优劣的重要尺度。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产业政策就是成功的政策,相反,背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的产业政策肯定是失败的政策。

2、综合效益标准。

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的结果,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生态效益;既有直接效益,也有间接效益;既有正效益,也有负效益;既有短期效益,也有长期效益。因此,在进行产业政策评估的时候,要全盘考虑各种效益因素,避免评估的片面性和失误。综合效益标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评估框架,其方法是通过对实施某一政策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比较分析,最后以政策总成本和总收益的比率,来判别该项产业政策效果的优劣。综合效益标准要求我们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或者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忽视环境和资源的代价,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观念是不符合“综合效益标准”。

3、生产力标准。

在产业政策评估中,生产力标准是具有普遍一样的又一重要尺度。因为无论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如何不同,也无论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多大,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以成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各国的产业政策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成为各个国家衡量产业政策优劣与成败的标准。只是生产力标准必须与努力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标准、综合效益标准联系起来,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4、国际竞争力标准。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已成为各国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是否有利于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将成为各国在21世纪衡量产业政策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

产业国际竞争力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和扶植,而且要充分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参与,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通过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充实公众福利的最大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竞争力标准将日益成为衡量产业政策优劣的最主要尺度。产业政策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趋势。只有更加自觉地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去统筹安排整个产业政策体系,才能在战略上站稳脚跟,才不至于在21世纪的较量中失利。总之,有利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政策,才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产业政策。

4.产业政策评估体系

产业评估体系是由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结论等要素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政策评估体系需要具备中立的评估主体、科学的评估工具、完备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可靠的评估结论等基本要素。选择合格的评估机构,界定评估对象、掌握有关信息是保障评估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目前,在我国充当产业政策评估主体的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的研究机构和政府授权的专题调研班子,县以上的各级人大、政协、党委和政府所设的政策研究机构,也承担着社会经济政策法规的调查研究和立案工作。而产业界对产业政策评估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必须作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尽快实现评估主体的中立化,这是保证产业政策评估公正、客观的基本前提条件。为此,必须允许企业界、民间的评估机构参与产业政策的评估;

2、借鉴和选择科学的评估工具,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评估手段与方法,实现评估程序的科学化。

3、形成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是保证产业政策评估科学准确的必备的条件。

5.产业政策评估方法

1、定性分析评估法。

所谓定性分析评估法,是从产业政策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分析评估产业政策效果的一种方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判断:

(1)产业政策目标与社会政策目标是否相吻合;

(2)分析环境状况,对政策的适应性做出评估;

(3)对产业政策的必要功能及技术可能性做出评估;

(4)对该项政策同其他政策的协调性和衔接性进行评估;

(5)对政策同经济稳定增长的关系进行评估;

(6)对产业政策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

2、产业政策比较评估法。

产业政策的比较评估法重点在于分析和比较各产业政策的运用效果。当产业政策的环境条件一定时,则主要通过政策成本、功能和成果的比较,做出鉴别。

(1)提出相互对比的政策;

(2)对对比政策的目标体系、成本内容、作用的范围及其作用成果进行归类汇总;

(3)对产业政策的实践基础进行考察,即对产业政策所适应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进行分析,以确定最适宜的产业政策特征和标准;

(4)分析和计量各种内外因素及比较的内容。可计量的因素应得出定性分析结果,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5)对计量和没计量的所有的指标、要素等进行全面的比较,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在比较不同产业政策的优劣。

3、产业政策的系统评估法。

产业政策是一个人工大系统,因此,可以从系统评估的角度,运用系统评价对产业政策做出评估。这是一个在理论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和十分复杂的问题,尚在探索之中。

6.产业政策评估的意义

1.产业政策评估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2.产业政策评估是及时纠正产业政策偏差、合理调整产业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

3.产业政策评估是产业政策走向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