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概述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其后成为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 , 1866~1945)加以发展和充实 ,并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它已成为当今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的要点是:人们所以愿意买进外币,是由于这种货币在该国对商品和劳务拥有购买力。而本国货币则对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在这两国的购买力之比。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将等于原先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虽然可能出现背离这个新的名义汇率的情况,但汇率的变动趋势始终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因此,必须把用上述方式计算出来的汇率,看作是两种货币之间新的平价。这一平价即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看到了纸币的购买力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并进而认为通货膨胀的变化影响了汇率的变化。但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忽视了物价和汇率之间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1]

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据”;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决定的,即汇率的涨落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这个理论又分两部分: 

1.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

公式表示:Ra=Pa/Pb或Pa=Pb×Ra
Ra:代表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的汇率
Pa:代表本国物价指数
Pb:代表外国物价指数

它说明的是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因素即为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

2.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公式表示:

 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货币新汇率 = 本国货币旧汇率× ------------------------
 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物价指数
= 本国货币旧汇率×-------------------
 外国物价指数

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前提

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成立,必须有四种假设前提:

  1. 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
  2. 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的变动
  3. 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
  4. 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而已

4.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该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期,是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产物。当时各国相继从金本位制改行纸币流通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此时提出该理论是适时并有一定道理的。具体表现在:

  1. 该理论较令人满意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2.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的意义。因为它是根据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能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另外,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很接近均衡汇率。
  3. 该理论有可能在两国贸易关系新建或恢复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均衡汇率。
  4. 它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唯一的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为金本位制崩溃后各种货币定值和比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70多年来在汇率决定理论中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今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和政策仍发生重大影响。今天,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仍然把其作为预测长期汇率趋势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是,在许多方面仍受到批评,具体表现在:

  1. 理论基础的错误: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不想符合的。
  2. 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
  3. 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
  4. 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因为诸如运费、关税、商品不完全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等会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从而使一价定律与现实状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