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社会保险统计
2.社会保险统计的内涵[1]
3.社会保险统计的任务[2]
(1)完成上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政府统汁机构制定的统计调查计划,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统计机构报送统一的社会保险基本统计报表。
(2)拟定社会保险统计调查方案,管理、协调社会保险系统制发的社会保险统计调查表。
(3)收集、整理社会保险统计资料,进行社会保险统计分析,提供社会保险统计信息和社会保险统计咨询意见。
(4)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社会保险统计调查手段,提高社会保险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5)实行社会保险统计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在社会保险系统的贯彻、实施。
4.社会保险统计的特点[3]
(1)数量性。社会保险统计反映的是各种社会保险现象的数量方面,它通过对各种社会保险现象数量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来认识社会保险各方面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险统计就是从数量方面来总结、反映社会保险运行的客观过程。
(2)总体性。社会保险统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映个别的社会保险现象或社会保险现象的个别数量表现,而且要通过数据来描述和揭示由大量单个现象所构成的总体的数量规律性。
(3)具体性。社会保险统计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抽象的数量关系(抽象的数量关系属于数学),而是采用具体的方法对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具体的社会保险活动进行记录、总结。
(4)工具性。社会保险统计不是为数字而数字。因为统计数字不是目的,它为反映社会保险运行状态及规律服务,并为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社会保险统计对社会保险工作而言,是一种必要的且非常重要的工具,这种工具既服务于社会保险管理,又服从于社会保险管理。
5.社会保险统计的内容[2]
从社会保险统计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险统计主要是对大量的社会保险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开发利用,其实质就是对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表现的一种调查活动或认识活动。社会保险统计所研究的客体是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在总体上的数量关系,而且这种数量关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如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老年人负担系数、税收政策、医疗保险基金收缴率,等等,这一切社会保险领域所涉及的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所显示的规律性均是通过社会保险统计方法来揭示的。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 (1)与社会保险有关的社会经济情况统计。
社会保险系统不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它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等方团关系密切,并对社会,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一些具体的社会保险活动甚至与有关社会经济指标直接相关,如反映人们收入状况的工资水平就决定着劳动者的缴费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则决定着养老金支出的数量规模与发展走势,国家财政状况亦对社会保险负担的分摊及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社会保险统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反映并研究与社会保险系统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总量及其构成与分布、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国民(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劳动生产率、财政收入、社会平均工资、通货膨胀率,等等。对这些因素的客观描述、分析与评价,是社会保险统计工作乃至整个社会保险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 (2)社会保险运行的总体情况统计。
社会保险统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总量指标及其统计活动,来概括反映社会保险工作的全貌,并为社会保险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社会保险总体统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总体水平状态、社会保险规模、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社会保险基金结存状态、社会保险项目结构状态,以及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占比重,等等。通过这些指标的统计,便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保险活动的真实情况。
- (3)社会保险项目统计。
对社会保险各个具体项目的统计,是整个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基础。对社会保险全系统运行状态的描述,实质上亦是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等具体保险项目的运行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分析与评价。因此,社会保险统计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各社会保险项目的数量表现进行统计体现。
6.社会保险统计的职责[2]
7.社会保险统计的功能及意义[2]
- (1)社会保险统计的功能
作为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必要且有用的工具,社会保险统计具有如下五种功能:
1)描述功能。如前所述,社会保险统计分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两大类,这主要取决于社会保险统计所具有的描述功能。社会保险统计可以通过指标、图表等对社会保险运行过程加以定量的描述,使人们对社会保险的发展状态有一种条理化、精确化的认识。
2)解释功能。解释功能即通过社会保险统计,可以分析社会保险发展各个侧面的基本状态及相互关系,也可以分析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社会保险发展的协调状况,解释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有关社会保险政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3)评估功能。评估功能即通过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对社会保险发展计划、政策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乃至社会保险发展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其利弊得失。同时,也可以对各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社会保险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与分析,为检查和评价社会保险工作提供量化的尺度。
4)监督功能。监督功能即社会保险统计可通过统计指标的动态变化对社会保险运行过程是否合理、实施措施或手段是否有效率、社会保险覆盖面及水平变化情况等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进行及时的揭示,提醒人们尽快采取对策。
5)预测功能。预测功能即社会保险统计可以运用一系列的预测方法与指标对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财务危机、是否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不协调或不配套等进行预测,以便国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危机或问题的发生并由此造成问题成堆的影响。
- (2)社会保险统计的意义
在空间上,既具有各社会保险子系统运行过程的特殊性,又具有各社会保险子系统运行过程的普遍规律;在时间上,既表现出无序的偶然性,又可以从中发现有序的规律性;在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上,既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等等。要从复杂的社会保险系统中找出它的普遍性,规律性,惟有社会保险统计才能担此重任。因此,社会保险统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能够为社会保险机构提供记录、总结、测算、考核社会保险具体情况的工具。
2)能够为社会保险改革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能够为社会保险的正常运转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4)社会保险统计指标能够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志。
5)能够为社会保险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服务。
6)可以促进社会保险理论的发展。
8.当前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现状[1]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社会保险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突出表现在制定了《社会保险统计管理规定》,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险统计工作制度和社会保险统计报表制度,使社会保险统计工作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统计工:作,远不能满足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对社会保险统计的意义认识不清。社会保险统计是认识社会保险现象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有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此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因而对统计工作抓得不紧,不善于地运用统计数据来分析和研究问题,思维方式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拍脑袋”来指导工作。
2.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手段落后。目前,一些地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统计台帐、搜集、整理统计资料、汇总报表、分析统计数据等工作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造成了统计数据不准确,工作效率低下。
3.数据质量不高。主要是数据失真,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计算手段落后;二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虚报、瞒报统计数字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一些统计人员不清楚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造成了填报的数字与要求有偏差。
4.社会保险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统计队伍不稳定。目前全国各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统计人员有3100多人,占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不到9%。而这些人员中的大多数又是兼职统计,有的还不具备社会保险统计专业基础知识,业务素质较差。统汁工作非常辛苦,但有些单位领导并不重视,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安心本职工作,造成统计队伍很不稳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工作衔接困难。
9.加强社会保险统计的对策[1]
首先,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险统计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田。统计是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准确的统计,经济就难以搞好,同样,没有准确的社会保险统计,社会保险就难以搞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发展也越来越快,这就越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保险统计工作,尤其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情况更要发挥社会保险统计监督作用。
其次,加强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现代化,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社会保险统计科学和现代计算技术,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险统计工作,保证数字准确及时、资料内容丰富、信息灵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规定>>,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现代化目标要逐步实现“六化”,即: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社会保险统计分类标准化,社会保险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社会保险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社会保险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社会保险统计服务优质化。
第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有关法规是开展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如实反映情况。必须维护社会保险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社会保险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任何人不得侵犯。
第四,提高社会保险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稳定统计队伍。对统计人员要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切实保证统计人员的素质;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