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作业

1.什么港口作业

  港口作业是指船舶进出港口进行调度、装卸货物、排除障碍等作业。港口作业所造成的纠纷,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指海事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特性[1]

  由于港口企业作业流动分散、操作复杂、劳动密集、露天作业、人机交叉、昼夜连续作业的性质,形成了港口企业安全作业的四个特性:操作工艺的复杂性,操作过程的多变性,作业方式的动态性以及生产事故的多发性。

  一、操作工艺的复杂性

  港口作业是一个由人、机、货、船、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具体表现如下:(1)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作业方式各异。

  (2)港口机械、货物、船的种类较多,且有各自的安全操作规程。

  (3)环境不稳定,错综复杂。

  二.操作过程的多变性

  港口装卸作业以船为代表,往往在一艘货船甚至一条作业线的装卸货过程中,都会同时交叉或交换几个操作过程。

  三.作业方式的动态性

  (1)港口作业基本上是以拖车、铲车、吊机等大型流动、固定机械为主要工具进行的,且一般是连续作业。

  (2)港口作业一般要辅之以人力的群体劳动,并且通常要进行24小时的3班连续作业和货物的空间位移。

  四、生产事故的多发性

  由于港口作业的复杂性和连续性,使港口作业的事故具有多发性、随机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据日本的事故统计分析,日本港口装卸作业中工伤事故的伤亡率仅次于矿业和林业部门。

  根据我国沿海港口近年来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伤死亡率为O.1‰,重伤率为0.33‰。

  由此说明港口装卸行业是危险性较大、事故率偏高的行业。

3.港口作业评价指标[2]

  指标是一个企业根据其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奋斗(追求)的目标。港口企业作业评价指标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状态和生产经营目标的数值。港口企业是整个运输系统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应满足国民经济、运输市场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满足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港口企业应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港口企业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必经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利用港口各项资源,协调港口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港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分析与比较上述种种现象与特征,除了定性分析以外,还必须采用数量化的表示方法。

  任何一个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具有不同的特征,为了系统地反映事物的全过程,需要采取一系列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值来表示。这些相互有着联系、能帮助人们认识港门生产全貌的一系列的指标,即为港口作业评价指标体系。港口企业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港口生产活动效果,并能为研究、分析、评价港口工作提供依据。

  指标可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分析指标,计划指标是指港口在计划期内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水平;统计分析指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已经达到的经营活动的水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已经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以法律、税收来规范和调节企业行为。目前正在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政企分开,企业独立从事经营活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因此,港口企业的主要作业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适应这一转变。具体来说,国家将通过统计分析指标来了解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港口企业则通过指标分析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港口装卸作业评价指标按其性质来说,可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两大类。

  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或已经达到的数量上的要求,它反映现象的总体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通常用绝对数来表示。港口作业中主要的数量指标有:吞吐量装卸自然吨操作吨、堆存货物吨天、泊位数、库场总面积、利润总额等。

  质量指标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或已经达到的质量上的要求,是两个数量指标相除所得的结果,通常是用相对数平均数表示。例如,比例、比值、百分率等。港口作业中主要的质量指标有:装卸工人劳动生产率,船舶装卸效率、操作系数、直取比重、船舶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时泊位占用率、不平衡系数、单位装卸成本、装卸机械利用率、库场容量运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是相互关联的;数量指标是质量指标的基础。任何质量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与时间、数量指标与数量指标之间的比值。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也就无所谓数量。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反映港口工作的全貌和目标,才能正确反映港口工作的全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