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务员理论溯源
20世纪后期公司治理环境极大改善,社会追求和谐以及市场建设发展完善,带动了经理人追求朝高层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经理人的利益取向与委托人趋于一致,经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冲突得到缓和。在这种背景下,乘务员理论重述经理人和委托人关系,这标志公司治理理论有新发展。乘务员理论是莱克斯·唐纳德(Lex Donaldson)和詹姆斯·戴维斯(James H.Davis)1989年在论文《CEO治理与股东报酬:代理理论或乘务员理论》中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创造性地提出的新公司治理理论。1997年两人再次合作,发表论文《基于乘务员理论管理说》。与委托代理理论不同,乘务员理论基本假设是经理人的行为动机与委托人利益一致。即从人性角度强调社会人的本性,认为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代理人和委托人关系并不总是对立的,存在目标和行为的和谐统一,因此委托人不能用控制和监管去约束代理人,而应采用和谐手段激励代理人。乘务员理论考察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委托人和经理人的另外一种情景,即委托人(委托人)和乘务员(经理人)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乘务员概念应追溯到他们的英国先辈,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当应用于会计领域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服务者,而且是具有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的社会人。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下,经理人作为乘务员,有追求利益的动机,但是作为社会人,他有集体主义意识,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两种身份在“乘务员”这里得到很好的融合。如果委托人能够沟通和感知经理人的这种背景,那么对经理人实施的治理机制的重点是给予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授权、更多的决断力,而不是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2.乘务员理论的研究框架
乘务员理论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环境: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与乘务员的合作博弈。第二,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及博弈论。第三,目标:激发乘务员组织运作最大化,满足股东利益。因为经理人利益和委托人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经理人为组织的、集体的目标而工作,既满足个人需要,又实现股东利益。第四,假设:经理人是社会人,选择乘务员关系。乘务员发现合作比个人主义行为有更大效用,而且这些行为具有理性化。如果委托人发现,经理人动机符合基于乘务员理论的社会人理性,授权型公司治理机制就非常合适。因此,能被信任的乘务员自治既能达到乘务员利益最大化,又能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配备必要的资源以保证消除源于个人主义代理行为的组织行为,乘务员就能被激发采取和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所以,委托人乘务员关系下,委托人采用严格的控制机制可能产生无效生产,因为他破坏了乘务员有组织的行为,降低了他的行为动机。
3.委托代理理论和乘务员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1)理论研究比较。从理论基础研究,两者都是在信息不对称下展开的研究,而且都以委托人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实现的目标都是公司利益最大化,但是两者选择研究角度的差异,导致博弈方式存在差异。张维迎(2005)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指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即每个参与者都选择自己的最优决策。而且,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公平(equality)。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根据以上分析判断,经济学视角的委托人和经理人博弈是非合作博弈,心理学、社会学的委托人和经理人博弈是合作博弈。
(2)治理方法比较。从治理方法研究,基于经理人的不同假设和行为方式,代理理论下委托人厌恶风险,会采用严格组织控制、监督、激励的方式约束代理人的利己主义、管理机会主义,以实现公司目标;而乘务员理论下委托人喜好风险,会采用授权、激励的方式认同经理人的集体主义,以实现公司目标。
(3)心理机制比较。从心理机制研究,经理人的心理决定了行为方式。由于经理人的利益目标与委托人目标具有一致可能性,因此经理人的行为可能倾向个人主义和非合作,也可能倾向于集体主义和合作。对经理人需求动机的选择,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知人善用,当董事会聘任经理人时,必须根据委托人目标、公司的经营环境以及经理人的需求动机,如委托代理关系或乘务员关系,甄别和选聘心理动机及需求层次贴近的人才,适当授权与激励。
(4)制度环境比较。从制度环境研究,不同倾向的委托人和经理人关系,管理制度设计的差异显著,如下表分析。“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作出选择的结果”(诺斯,199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约束个人的偏好和目的,所以公司制度的倾向性反映公司治理的文化氛围、激励方向和控制程度。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关注利他主义,但是并没有超越其功利主义本质”(吕中楼,2005),说明无论哪种委托人和经理人关系,公司制度都必须考虑经理人个人主义的背景,只有满足了经理人的基本需求,才能激发其更高的价值观,尽管其目标价值观存在显著的差异。(下表)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两种治理理论的差异性。然而,经理人目标、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社会环境、文化知识、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时刻影响着经理人需求动机,使其呈现多样性、跳跃性和调整性,“在复杂的公司治理实践中,也许并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理论,某一理论的优势可能只是相对于具体的条件而言。因此,解决复杂的公司治理实践问题关键是找到适合于理论的条件”(张辉华等,2005),经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关系选择遵循双向选择原则。所以公司治理及其管理的关键是委托人如何判定双方关系,设计l合当的管理体制和激励合同,以此整合经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
委托代理理论和乘务员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 | 乘务员理论 | |
---|---|---|
1、理论研究 | ||
理论环境 | 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对称 |
理论基础 | 经济学 | 心理学、社会学 |
博弈方法 | 非合作博弈 | 合作博弈 |
研究目标 | 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 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
研究对象 | 委托人和经理人 | 委托人和经理人 |
2、治理方法 | ||
经理人角色 | 代理人 | 乘务员 |
“经济人”,理性人,倾向利
己主义,个人主义者、机 | “社会人”,理性“人”模型 | 人,利他主义者,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有组 |
会主义者,采取自利行为 | 织、值得信任 | |
经理人激励 | 代理人自身目标 | 委托人目标 |
经理人与委托人利益 | 利益分歧 | 协调一致 |
结构组织 | 监督、控制 | 促进、授权 |
委托人态度、看法 | 风险厌恶型 | 风险倾向型 |
委托人一经理人关系基础 | 控制(不情愿受到伤害) | 信任(愿意承担后果,但易受攻击) |
委托人行为方式 | 控制经理人的自利行为 | 激励经理人的集体主义,充分授权 |
3、心理机制 | ||
动机 | 更低的层次需求(生理上的、安全、经济)、外在的 | 更高的层次需求(成长、成就、自我实现)、内在的 |
社会的对照 | 其他经理人 | 委托人 |
鉴别 | 低价值承担义务 | 高价值承担义务 |
动力 | 制度上的(强制性、酬劳) | 个人的(行家、精神激励) |
4、制度环境 | ||
管理哲学、心理(理论) | 控制导向(代理理论) | 包容导向(乘务员) |
风险导向 | 控制 | 信任 |
时间结构 | 短期任用 | 长期任用 |
目标 | 成本控制 | 运作能力增强 |
文化差异 | 个人主义、高权力差距 | 集体主义、低权力差距 |
低劳动力成本和高失业 | 高劳动力成本 | |
粟用 | 成本和生产效率控制 | 通过自我控制实现效率、质量 |
稳定、确定(风险)环境 | 不稳定、不确定(风险)环境 | |
如何处理增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一般控制、更多的监管 | 培训和授权经理人,岗位重设提供
更多的挑战和激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