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香港股票市场[1]
2.香港股票市场交易股票种类[1]
香港股市上市公司种类繁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可划分为九大类:金融类、地产建筑类、工业类、科技类、公用事业类、酒店旅游类、综合企业类、百货类和其他杂类。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1.H股:指那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来香港上市的公司的股票。这些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以港币或其他货币认购及买卖的内地企业股份称为“H股”,“H股”中的“H”代表中国香港(HongKong)。1993年6月19日,香港联交所、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代表在北京签署证券市场监管合作备忘录,打通中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之路。同年7月1513,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发行H股在联交所上市的内地企业。截至2007年9月30日,香港交易所上市的H股共有144家。
2.红筹股: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内地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它实际是指最大控股权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的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即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由于人们形容中国是红色中国,而她的国旗又是五星红旗,因此把与中国相联系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红筹股。这是一种形象的叫法。随着内地陆续赴港上市,现在也有人将红筹股作了更严谨的定义,即必须是母公司在港注册,接受香港法律约束的中国内地资金企业才称为红筹股。截至2007年9月30日,香港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为91家。
3.蓝筹股:指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由于美国人打牌下赌注,蓝色筹码为最高,红色筹码为中等,白色筹码为最低,后来人们就把股票市场上最有实力、最活跃的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几乎成了绩优股的代名词。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蓝筹股当属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之一的“汇丰控股”。除此之外,还有“长江实业”、“中信泰富”等。
4.细价股:又称“仙股”,指每股0.1港元以下的股票。根据香港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股票最低交易价为1分钱(即1仙),在这个水平上,如果连续多日都没有成交,该股票将被停牌,甚至摘牌。为了保壳,不少上市公司实行了“自救”,并股是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将若干或更多股数合并成1股,如某只股票并股前每股0.01港元,每10股并1股复牌后股价则为0.1元。因此,“仙股”经常上演大起大落的闹剧,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鱼肉中小股东进行套利的对象。
3.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场特征[1]
1.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仍旧比较单一,市值高度集中。尽管联交所在1993年引进国内国营企业上市后,极大地改善了以往香港股市上市公司中第三产业比重过大的市场结构,但总体上而言,香港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失衡,市值过分集中于少数股份公司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香港上市公司特别是33种成分股的行业分布基本集中在地产、银行和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市值则高度集中在恒生指数33种成分股,特别是市值居前7位的股份上。例如,在2001年,汇丰控股、中国移动、和记黄埔、恒生银行、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中国联通等7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占整个上市公司市场总市值的59.06%。历史上,仅中国移动、汇丰、和黄、长实4只股票的市值就曾占香港总市值的60%左右。香港股市的这种结构,使香港股市缺乏有力的支撑,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出现股灾。这是因为:地产业是香港产生泡沫经济最严重的产业,是一个处在调整中的产业;银行业虽然发展较稳健,但受制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
2.市场波动加剧,大起大落频繁。就整个市场素质而言,香港股市以其1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无疑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但香港股市的投机性也是其他国际性股市不可相比的。有位日本学者曾经就把香港股票市场叫做“亚洲最大的金融赌场”。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投机性导致了香港股市的大幅波动,一年之内的高低点落差常常在数倍以上。例如,1973年恒生指数最高为1774.9点,最低为400.01点,相差4倍多。近年来香港股市频繁波动且逐渐加剧。纵观近四年多来的香港股市走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波动异常,大起大落。此外,香港股市对美国股市的走势反应太过敏感,导致在很多的情况下缺乏自己的独立性。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最具实力的市场,美股的走势肯定也是世界各地股市走势的重要甚至是主导力量,加上港币与美元挂钩后,港股基本上已被看作是美元资产区。因此,港股受其影响和牵动原本是正常的现象。但问题在于,香港股市几乎已成为华尔街的“卫星”,这显然就不正常了。以近来美股波动所引发的世界各地股市震动情况来看,2000年1月4日,道·琼斯指数下挫,导致全球股市应声下跌,但香港股市下跌幅度最大,连续两天下跌幅度达到11%,大大超过东京、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股市的下跌幅度,甚至还远远超过新加坡、汉城、曼谷、马尼拉、雅加达、悉尼的下跌幅度。
3.开放程度较高,海外投资者比例上升。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强,香港交易所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9月,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体的海外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过去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5年lO月到2006年9月的1年时间内,外地投资者的交易比重更是达到了42%。总之,在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中,海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比重最大。
4.内地股在香港市场的比例越来越大。回归10年来,香港股票市场早已今非昔比。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包括H股和红筹股)总市值为5216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6.29%;截至2007年5月底,H股和红筹股总市值已达6.79万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5.79%。以成交量计,H股和红筹股的权重也已经由1997年的38.19%升至2007年的59.08%。②显而易见,源自内地的股票已占据香港市场半壁江山。“中国概念”甚至已成为香港市场的主题。“香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说。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例如,2006年以来,内地A股市场一路飙升。与此同时,香港股市也达致十年来的巅峰。两地股市的相关性业已显现,近年来,几乎内地A股的每一次大幅振荡,都会令香港股市陷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担忧。
4.香港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2]
5.香港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3]
交易所的交易机制也属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范畴,而且国际上每一个交易所的交易机制都有不同。在香港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须遵守《交易所规则》的有关规定。较重要的规则如下:
- 1.交易时段
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时段分为早市和午市两个时段,其中早市时间为上午10点整至中午12点30分,午市时间为下午2点30分至币年4点整。在圣诞前夕、新年前夕或农历新年前夕没有午市交易。
- 2.价位(tick size)
每个在交易所交易的证券是以指定“价位”(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进行交易的,它代表价格可增减的最小幅度,并与该证券所处的价格区间有关。目前,交易所的价位表规定了从价格区间在0.01~0.25港元(价位为0.001港元)到价格区间在1000~9995港元(价位为2.50港元)的股票价位。当某股票的价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价格区间时,其价位也会随着变动。完整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对照如下表1.10所示。这一点与内地市场的规则不一样,内地市场不分股票价格的高低,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一律为人民币0.01元。
- 3.最小买卖单位。即一手(round lot)
与内地市场最小买卖单位统一为100股不同,在香港,每只上市证券的买卖单位由各上市公司及发行人自行决定,因此各不相同。有的股票规定一手为500股,有的股票规定一手为2000股。
- 4.开市报价
《交易所规则》规定“开市报价”应按程序进行,以确保相邻两个交易日间价格的连续性,并防止开市时出现剧烈的市场波动,每个交易日第一个输入交易系统的买盘或卖盘都受开市报价规则所监管。第一买卖盘的价格不能超过上日收市价的上下4个价位。
- 5.交易、结算与交收
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采取T+0制度,即买人股票的当天可以卖出该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进行交易的符合资格证券的结算及交收由香港结算所负责。香港市场采取T+2日交收制度,即买卖日加两个交易日交收,交易所参与者(即证券商)通过自动对盘系统配对或申报的交易,必须于每个交易日(T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下午3时45分前与中央结算系统完成交收。
此外,香港交易所还具有另外一些不同于内地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比如,香港交易所没有涨跌停板限制而内地市场有,香港市场允许卖空交易而内地市场不允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