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剩余价值

1.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例如,工作日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就上升为200%。为了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和生产它们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先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价值降低为前提的。

2.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②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个别资本家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展开的竞争,必然促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③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是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而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④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