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产过程组织
2.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内容
生产过程组织包括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项基本内容。
- (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各基本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班组等,使生产活动能高效地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有两种典型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形式
工艺专业化又称为工艺原则,即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这种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可完成各种产品的同一工艺阶段的生产,即加工对象是多样的,但工艺方法是同类的,每一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工艺阶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务。如机械制造业中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及车间中的车工段、铣工段等,都是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
2.对象专业化形式
对象专业化又称为对象原则,就是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里,集中了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能独立完成一种或几种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工艺过程,而不用跨越其它的生产单位。如汽车制造厂中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机床厂中的齿轮车间等。
-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是研究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在时间上的衔接和结合的方式。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时间衔接越紧密,就越能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在时间上的衔接程度,主要表现在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劳动对象的移动方式,与一次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有关。单个工件投入生产时,工件只能顺序地经过各道工序,不可能同时在不同的工序上进行加工。如果当一次投产的工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工序间就有不同的移动方式。一批工件在工序间存在着三种移动方式,这就是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1.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整批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的移动方式。其特点是:一道工序在工作,其它工序都在等待。
2.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每道工序完毕以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其特点是:一批零件同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缩短了生产周期。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吸收了上述两种移动方式的优点,避开了其短处,但组织和计划工作比较复杂。平行顺序移动的特点是:当一批制件在前道工序上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的部分制件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并使下道工序能够连续地、全部地加工完该批制件。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要按下面规则运送零件:当前一道工序时间少于后道工序的时间时,前一道工序完成后的零件立即转送下道工序;当前道工序时间多于后道工序时间时,则要等待前一道工序完成的零件数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连续加工时,才将完工的零件转送后道工序。这样就可将人力及设备的零散时间集中使用。
3.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生产过程组织的目标是要使产品内在生产过程中的A行程最短,B时间最省,C占用和耗费最少,D效率最高,E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具体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各工序之间流转,同工厂布置、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有关,其优点是:
1)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2)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资、设备和生产面积,减少产品由于停放、等待所造成的损失。
3)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各工序在时间实现平行作业,是生产过程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3.生产过程的单项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要转移要向一个方向流动。
4.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
5.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能够按计划进度要求有节奏地进行。
6.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4.生产过程组织的形式
在企业中,任何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都是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的结合。企业必须根据其生产目的和条件,将生产过程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有机地结合,采用适合自己生产特点的生产组织形式。下面介绍几种效率较高的生产组织形式。
- 1.流水线和自动化流水线
流水线(又称为流水作业)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过程,顺序地、一件接一件
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和路线,完成工序作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它将对象专业化的空间组织方式和平行移动的时间组织方式有机结合,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线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流水线上各个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即流水线上固定地生产一种或几种制品,固定地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
(2)连续性。流水线上的制品在各工序之间须用平行或平行顺序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品的延误时间。
(3)节奏性。流水线生产都必须按统一节拍或节奏进行。所谓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制品的时间间隔。
(4)封闭性。生产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各工作地按照制品的加工顺序排列,制品在流水线上作单向顺序移动,完成工艺过程的全部或大部分加工。
(5)比例性。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相对平衡,尽量保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和平行性。
自动化流水线是流水线的高级形式,它依靠自动化机械体系实现产品的加工过程,是一种高度连续的,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组织。同一般流水线相比,自动流水线减少了工人需要量,消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容易保证。但投资较大,维修和管理要求较高。
- 2.成组技术与成组加工单元
成组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用大批量的生产技术和专业化方法组织多品种生产,提高多品种下批量的生产效率。成组技术以零部件的相似性(主要指零件的材质结构、工艺等方面)和零件类型分布的稳定性、规律性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归并成组并组织生产。在成组技术应用中,出现了一具多用的成组夹具,一组成组夹具一般可用于几种甚至几十种零件的加工。成组技术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方法,它不以单一产品为生产对象,而是以“零件组”为对象编制成组工艺过程和成组作业计划。
成组加工单元,就是使用成组技术,以“组”为对象,按照对象专业化布局方式,在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的全部工艺的组织。采用成组加工单元,加工顺序可在组内灵活安排,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获得接近于大量流水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目前,成组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兵器等领域。它还可应用于具有相似性的众多领域,如产品设计和制造、生产管理等。
- 3.柔性生产单元
柔性制造单元,即以数控机床或数控加工中心为主体,依靠有效的成组作业计划,利用机器人和自动运输小车实现工件和刀具的传递、装卸及加工过程的全部自动化和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它是成组加工系统实现加工合理化的高级形式。它具有机床利用率高、加工制造与研制周期缩短、在制品及零件库存量低的优点。柔性制造单元与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装卸站、自动牵引车等结合,由中央计算机控制进行自动加工,就形成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单元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功能的结合,则成为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
5.生产过程组织的实际业务
生产过程组织的实际业务,就是确定工艺方案、运输与平面布置以及基本标准日程等。
- 1.工艺方案
在工艺方案中,需要确定加工方法,选定设备,准备夹具和模具以及制定标准时间,即建立所谓最佳流程的基本条件。不过,在批量生产中,要以如何能选择适合流水节拍的加工法为重点,而在单件生产中,则以如何能采用类似的加工工艺为重点。
- 2.运输与平面布置
在工艺设计上,已经选定了生产设备,就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为了避免在工序之间迂回运输作无用的功和造成生产步调紊乱,就必须合理地进行平面布置。
- 3.基本日程的确定
在工序、设备与平面布置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以何种速度来供应材料。材料准备要考虑哪项工序中需要哪种材料。或者,为了防止材料混乱,防止超出控制范围,就应确定标准储备量,确定出从投料到产出产品的时间间隔,即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