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

1.什么是创造学

创造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它建立在研究哲学、美学、心理学人才学、教育学、逻辑学、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思想史、科技史、自然辩证法、大脑生理学、传记文学等学科的基础上。

1.揭示人类创造发明的规律,研究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索创造发明的方法,研究创造活动的组织和创造环境的形成等等。其中心任务,是开发人类的创造能力。其主要内容有:创造哲学、创造工程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理学、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创造问题、创造美学、创造管理学、其他领域里的创造问题等。

2.简明定义:创造学,研究创造发明和创新的心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创造心理学和创造工程学。

3.创造学就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智慧学。

4.是研究主体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创造学主要内容

创造学主要包括: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创造科学;以教育培养、开发、造就创造人才为主,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的创造科学;以及研究创造发明的技术方法的创造工程三个方面。创造力的探索、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创造性”人才的探讨是创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创造学还认真研究和开拓新的创造方法。现在世界上共有创造方法300多种。如,综合创造法是交叉移植、重组次序、综合放大、化繁为简等具体创造方法的综合运用。还有113很多具体的创造方法,诸如比较异同法、立体思考法、逆向思维法、系统想象法、标新立异法、递增效益法、扩大功能法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智力激励法和检核表法。智力激励法:一般召开18人以下会议,以互相启发、激励,产生创造设想的连锁反应,引出大量的创造性设想。检核表法:主要是对现有某项创造发明从诸方面检核,以帮助人们在原有基础上大量突破。创造学研究在国外发展很快。目前,美国专门研究创造学的机构已有50余所大学、10个研究所,还设立了创造性教育基金会。上世纪40年代后,英国、联邦德国、瑞典、日本等国都先后开展了创造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自80年代初引进创造学后,1983年7月,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筹备委员会。近年来,已出现了一批创造学研究的成果。

3.创造学的研究对象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方法和创造力开发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创造学的理论研究和创造力开发研究两方面内容。研究和学习创造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类创造性、创造活动及发明创造方法的研究,来掌握人类发明创造的规律,并以此有效地促进人们的各种创造与发明,促进科学技术及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属于软科学范畴,应用性很强。它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美学、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4.创造学研究的内容

1.创造精神。是人们的意识或创造欲望的反映。创造学研究者认为,创造者必须具有以下五种精神:①造福于人类的精神;②敢想、敢干、敢于实践的精神。③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百折不挠的精神;④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的精神;⑤坚持不懈、虚心好学的精神。

2.创造性思维思,就是想;维,就是序;思维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总之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全过程。创造性思维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想的是独立的见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象目标,其结果是新颖的、有使用价值的、先进的产品。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综合反映。

3.创造环境。创造环境的好坏,对创造发明者来说,是起促进和制约的作用的。任何个人与团体,虽然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促进或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充分认识阻碍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发明的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拓有利于创造发明的环境,必须是领导重视创造发明,积极培养职工的创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风,认真分析群众意见,从开发群众创造力的高度,来尊重群众提出的创造性想法,保护职工创造权益,在群众中造成人人动脑筋搞革新的竞赛风气。否则必将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另外,车间班组团结,协作气氛浓,家庭成员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4.创造性教育。将“创造学”研究者们提出的有关创造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来,提高人员素质。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运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超出现有的知识范围,具有独创性,从而去搞革新、搞创造发明。我们举办创造学学习班,就是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实例。

5.创造技法。创造技法是从创造发明的活动、过程、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创造技法有300多种。创造学研究的原则和任务:(1)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总结创造发明的经验。(2)创造学的根本任务——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类更加聪明。

5.创造学的产生

创造学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有古老的历史。可以说,公元前三百年的帕普斯的《解题术》,后来笛卡尔的《精神规律的法则》、《方法论序说》等都为创造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准备。创造学成为--Tl学科,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的事。

现代创造学的研究发源于美国。据说,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一个2l岁的美国失业青年到一家报社去应聘,主考人问他:“你从事写作已有多少年?”他回答:“只有三个月。但是,请你先看一看我写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完了文章后对他说:“从你写的文章来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写作技巧,文句也不够通顺,但内容富有创造性,就录用你试一试吧!”这个年轻人由此领悟到“创造性”的可贵。到报社工作后,他一天一个创造,积极主动地开发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并尽力在工作中把它发挥出来。后来,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小职员成了一名大企业家。他总结了许多创造发明的方法,撰写了著名的《思考的方法》一书,倡导研究、创造、发明的学问。他就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奥斯本的成就引起美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兴趣,启发他们对创造发明本身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1936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先开设了“创造工程课题”,用来训练和提高企业职工的创造性。从此,创造学便蓬勃兴起了。

6.创造学发展简史

在奥斯本撰写《思考的方法》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设“创造工程课题”之后,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发明“形态分析法”,1944年美国哈佛大学康顿教授发明了创造技法的“综摄法”,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了“创造力开发课程”。从此,创造学正式列入大学教育的内容。后来,美国各大学都陆续开设了创造工程、创造管理的课程,各大公司都设有训练、提高职工创造能力的机构。就这样,创造学作为科学技术革命的杠杆之一,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也引进了创造工程学和创造管理学。在日本,除了在大学里设立创造工程研究会或创造工程研究所以外,1979年还成立了日本创造学会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亡作。就这样,创造学给日本带来了科学腾飞与经济繁荣,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经济强国。

科学技术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一利,新的趋势。这种新趋势就是产丽竞争日趋激烈。现在不是以产品的数量优势逐步占领市场,而是以产品的独特性功能,一次性占领市场。因此,出现了这样一种新局面:产品竞争变成了技术竞争,技术竞争实际上是人们智力的竞争,智力竞争则归结为人才的创造力的竞争。谁有创造性,准就在竞争中获胜。这就使得创造技法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

就创造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文科、工科和理科三个阶段。其最早表现为文科时代的创造学,也就是从哲学、心理学角度,从宏观上研究创造环境、创造的心理品质等问题。但它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的演绎,远不能满足生产实践对创造的要求。因而创造学很自然地向工科发展,这就是以促进生产实践中的发明为目标的创造工程学。创造学发展到工科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后,人们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进行智能的开发。这就发展到了理科阶段,这就是研究人的创造思维的微观机制。

7.创造学在中国的传播

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阶段。陶行知(1891一1946年),他是中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先驱。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就立志改革中国的旧教育,创造中国的新教育。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

(1)陶行知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他说“汗干,热情干了,僵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的行宫,就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如何才能保证不枯干呢?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的“行动”和“思想”两大要素不可或缺。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所以,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这就是他所言之“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的意思。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使中西方创造教育思想珠联璧合的结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上海就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我们在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他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此后,阿行知躬行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初,亲自制定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月”活动。为了使育才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发挥创造精神,鼓励创造生活,陶行知还制定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号召“创造之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2)创造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早在1927年,他就提出了“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可以这样说,“手脑双挥”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精髓。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到:“人生两块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是他创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体现。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又说,教育者也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师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和创造理论与技术。

(3)创造教育实施的条件

陶行知为了实现创造教育目的,提出了实施创造教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民主化”和“劳力上劳心”。

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所谓民主,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民主平等、宽容和了解的态度参与教育过程,充分发扬民主。而不对学生施加权威性的影响。他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绝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民主对于创造教育的重要作用缘由以下原因。第一,民主可以使教育机会均等。只有教育机会均等,才能使所有人的创造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第二,民主可以使教育得到宽容和了解,而宽容和了解则又使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陶行知号召教育者要像爱迪生那样去宽容学生、了解学生,宽容与了解是教师保护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桥梁。

在劳力上劳心。这也是陶行知倡导的实现创造教育的条件之一。陶行知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即劳心的人、劳力的人、劳心兼劳力的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他认为前三种都不能实现创造教育,只有第四种人才能实现创造教育。他说:“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弃之又去,不能印证于经验。”所以只有“劳心而不劳力,用心以制力”的人才可以实现创造教育。因此陶行知指出,“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是立在同一的哲学基础上的,这个哲学基础便是劳力上劳心”。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教育,就是要把劳心者、劳力者及劳心兼劳力者转化为劳力上劳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因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唯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创造学由许立言从日本引进中国,以1985年中国发明协会的成立为标志。

第三阶段,独立研究的阶段。1994年6月9日,经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国家民政部审核批准,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刘杰任名誉会长,袁张度任会长,黄刊益、甄健民、陈康民等任会长,倪志福、雷洁琼、汪道涵等为高级顾问。中国创造学会成立后,进一步推动了创造学的独立研究和创造力开发工作。成功地组织了第一、二届“创造学奖”评选活动;成功地兴办了中国创造学会第三、四届全国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两部高质量的论文集;发展了省级创造学会、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目前,个人会员达到455名,团体会员42家);推动了大、中、小创造教育、企业创造学培训和发明创造学校学院的发展;三次派代表出席了有关创造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总之,它正在为推动中国创造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喜的是,自中国创造学会筹委会成立以来,涌现了一批在推广和应用创造学、推进创造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先进单位:汽车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第二钢铁厂、正泰橡胶厂、铁道部株洲车辆厂、上海和田小学、株洲二中、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