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作业完成能力[1]
作业完成能力是指物流企业在期望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在可接受的不可控因素范围内,也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
2.作业完成能力的特性[2]
作业完成能力涉及物流活动对所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
1.速度
完成周期的速度是指从一开始订货时起至货物装运实际抵达时止的这段时间。我们必须以顾客的身份来考察厂商在这方面所承担的义务。
因为根据物流系统的设计,完成周期所需的时间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今天高水平的通信和运输技术条件下,订货周期也可以短到几个小时,或长达几个星期。
当然,供应商对存货可得性和作业速度这两方面的最高承诺是顾客存货委托。在委托安排中,产品是按照顾客预期的业务需要进行存货的。昂贵的做生意方式。因此,供应商的存货委托安排一般仅限于一些至关重要的产品,即如果在它们确实需要时得不到将会导致失效或低效,诸如机器零件和急救医疗供应品等。顾客存货委托情况一般都出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营销和健康卫生行业中。与为顾客维持安全储备相比,它的不同之处是,一个供应商之所以愿意接受顾客的存货委托往往是出于他在该业务关系中的力量对比。
对供应商的递送委托更具代表性的业务安排,是建立在顾客各种期望基础上的完成周期的速度。在紧急情况下,供应商会通过当地仓库进行特别递送,或者通过通宵运行的高度可靠的运输企业在几小时内完成所要求的递送服务。这种业务关系通常是按照顾客的具体要求,围绕着能促进物流作业效率所期望的完成周期形成的。换句话说,如果这种加速会导致提高价格或实际的物流成本的话,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需要或希望最大限度地加速。
如何确定完成周期的时间往往与存货需求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计划的完成速度越快,顾客所需的存货投资水平就越低。完成周期时间与顾客存货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居于以时间为基础的物流安排之首。
2.一致性
虽然服务速度至关重要,但大多数物流经理更强调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厂商在众多的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一般说来,可得性与一旦需要就可以进行产品装运的存货能力有关;而完成周期的速度则与持续地按时递送特定订货所必须的作业能力有关;而所谓一致性,却是指必须随时按照递送承诺加以履行的处理能力。由此看来,一致性的问题是物流作业最基本的问题。
3.灵活性
作业灵活性是指处理异常的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厂商的物流能力直接关系到在始料不及的环境下如何妥善地处理问题。需要厂商灵活作业的典型事件有:修改基本服务安排,例如一次性改变装运交付的地点;支持独特的销售和营销方案;新产品引入;产品逐步停产;供给中断;产品回收;特殊市场的定制或顾客的服务层次;在物流系统中履行产品的修订或定制,诸如定价、组合或包装等。在许多情况下,物流优势的精华就存在于灵活能力之中。厂商的整体物流能力取决于在适当满足关键顾客的需求时所拥有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4.故障恢复力
不管厂商的物流作业有多么完美,故障总是会发生的,而在已发生故障的作业条件下继续实现服务需求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厂商应制定一些有关预防或调整特殊情况的方案,以防止故障发生。厂商应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承担这种应付异常情况的义务;而其制定的基本服务方案应保证高水平的服务,实现无故障和无障碍计划。为此,厂商要有能力预测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故障或服务中断,并有适当的应急计划来完成恢复任务。当有实际的服务故障发生时,顾客服务方案中的应急计划还应包括对顾客期望恢复的确认以及衡量服务一致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