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产品贸易

1.中间产品贸易的概述

中间产品贸易是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国际贸易由中间产品原材料构成,这些货物在到达最终消费之前需要当地的进一步加工,更进一步说,几乎没有什么国际货物是没有在当地经过任何加工的纯原料或初级要素。如果生产被视为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序活动,即从初级原料的生产到消费者要求的最终产品的活动,发生在这个过程的国际贸易就是中间产品贸易”。根据联合国Broad economic catalogue(BEC)分类法,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或使用原则把商品分为三大类,即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作者从UN Commodity TradeStatistic Database获得我国进出口商品中间产品数据,并计算出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当年进口总额的比重在50%-70%之间,出口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约30%-40%。可见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已成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产品贸易是贸易与投资问题的综合反映,是投资贸易一体化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

前人文献中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有三种情形:一是替代性,具有代表性的如蒙代尔的投资贸易替代理论;二是互补性,具有代表性的如小岛清、Markusen&svensson的贸易投资互补理论;三是不确定性,如Neary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不确定性。李普西和韦斯依据美国20世纪70年代统计数据研究发现美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子公司所生产产品年产量的增长与美国同年向这些国家出口的同一商品出口总量呈正相关,且这种现象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胡弗鲍尔等人着重研究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将美国1980、1985和1990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与出口总量做实证研究,发现美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稳定的正相关; Jun&Singh研究了1969至1993年间世界上11个最大引资国的出口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其中有四个国家显示出口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只有一个国家显示国际直接投资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其余6国显示出口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还有学者从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的角度阐述有关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问题,如lemoine&unal-esenci认为在垂直型跨国公司中产品沿着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转换比较优势,在这个转移点就产生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Krugman从垂直型贸易与投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中间产品贸易在国际间流动造成的贸易与投资互补作用和影响,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都无法完全消除国际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只有两种的结合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程惠芳等认为跨国公司正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中间产品的外部交易市场纳入到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体系之中。

2.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

中间产品贸易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最终产品的贸易,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有关中间产品贸易系统的理论尚未建立起来,但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中间产品贸易进行了阐述。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这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同样可以解释中间产品贸易现象,但必须加以修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产品的差异只有价格上的差异,价格差异体现出成本差异,其结果比较优势就是成本优势。Lemoine等认为在当今的国际化生产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当一个国家在给定的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具有比较优势,即从生产上游到下游,那么在国际分工中这个国家就会选择自己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和出口数量,其结果是各个参加分工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利,这种形式称为“水平型”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如果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只出现在生产的某个阶段而其他生产阶段是劣势的话,那么在国际分工中这个国家就会沿着生产链的伸展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阶段进行规模生产并出口。意味着参与这种分工的所有国家都可获得产品生产阶段的贸易利益,这种形式则称为“垂直型”专业化分工和生产。从生产链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可以视为产品沿着生产过程转换的比较优势,在这个转换点将产生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

垂直专业化理论:“垂直专业化”主要是指各种企业间中间产品贸易不断增多,跨越多个国家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国家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中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现象,经典的如Hummel将垂直专业化的特征归纳为三个要点:一是一种商品在多个阶段连续生产;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价值增值;三是至少有一个国家必须在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投入品,产出的产品大多都被出口。根据Hummels定义,垂直专业化须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过程,从进口方面看,只涉及中间产品进口的一部分,尽管所有的中间产品贸易都符合条件一和条件二,但不一定符合条件三,因此只有最终体现在出口商品中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才属于垂直专业化范畴。从出口方面看,垂直专业化既涉及中间产品又涉及最终产品,与进口方面相同,即使所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出口都属于垂直专业化范畴也必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和贸易模式表明中间产品贸易是国际分工中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重要的纽带。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和销售的产业与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结总和。波特认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在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但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保持领先,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既在保留经济活动中关键环节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把一些相对竞争力较弱的环节转移到国外,同时又需要与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相互关联的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价值链上各链节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与各比较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价值活动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差异很大,而不同的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又各不相同,这就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价值活动的最佳布局提供了条件。企业可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自身情况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解或整合。价值链分解的实质是关于价值链的每一链段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价值链每一段落活动的地理位置,并受公司获得市场和比较优势偏好的驱动;价值链的整合更多的是强调n个价值链段的协调,价值链整合的结果将使公司利益达到最大化。而其中的价值链分解的过程就是大量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过程。

市场内部化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易往往使资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条件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最优。然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市场机制的运作效率是在一些假定条件之下发生的,如果条件不能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或非效率问题。此外市场机制动力的形成正是依赖经济人的最大化自身利益行为,但也正是这种对自利的过度依赖和对利他的要求不足会导致市场失灵。若进一步假设贸易活动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那么应用市场机制也要付出成本。与此同时,现代国际贸易中外部市场存在着交易成本,由于外部市场效率的降低及存在交易成本,迫使公司寻求统一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诸如中间产品的交易进行市场“内部化”,其结果改变产品最终生产者在市场中进行垂直控制的传统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按照标准在全球范围从事生产,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零部件、模块生产与最终组合的新生产方式,从而公司内贸易发展迅速,中间产品贸易增多。

3.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现实条件

从产品的性能讲能够发生中间产品贸易的产品需要具备以下主要条件:第一,产品本身具有可分性,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序在空间上具有可分性;第二,生产技术的发展,即生产过程分解的可能依赖于产业的生产技术;第三,生产过程由多阶段进行,按生产阶段过程对生产要素不同的偏好要求安排在相应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除此之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国际分工的细化: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二是自然条件。其中社会经济条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国际分工随几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细化,由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分工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模更加多样化,而且生产过程进一步复杂,表现为不同型号、规模的产品专业化,零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及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使生产专业化迅速发展,亦即一个最终产品可以由一个企业变成许多个企业来进行,同一个企业中也可以分成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产品的一个零件或部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个部门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它可以达到高精度的质量要求和规模生产的经济目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润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中获得。每个生产环节都独立出来并且都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于是专业化分工不仅使最终产品专业化生产,而且还使中间产品成为了商品。

关税结构的设计:关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之一,从属于国家的贸易政策。征收关税使得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国内生产的商品产量增加。所谓关税结构是指所有进口商品的不同关税税率结构关系概括。由于政府在征收关税时并不是所有的进口商品都征收单一税率,而是不同商品征收不同税率,从而构成一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结构,这种关税结构可以反映在不同加工阶段最终产品投入要素的关税率及其对相关产业保护程度的影响。最典型的关税结构是原材料免税,中间产品低税率,最终产品高税率,这也是现代关税结构理论。现代关税结构理论认为从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到制成品,随着加工程度的不断深化税率应不断提高,即关税升级。从有效保护的观点看,循级而升的关税结构表示有效保护率通常大于名义保护率,亦即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一定时,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越高。所以一般而言,各国中间产品的税率普遍要低于最终产品的税率。随着世界关税税率整体水平的下降,中间产品的税率也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当今中间产品贸易量不断增多的原因之一。

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市场的失灵和非效率问题表明公司存在的必要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可行。“市场机制并不是资源配置过程中完美无缺的唯一可用的协调机制”,“市场交易往往有颇高的费用,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市价是难以决定的”。“因为交易费用大而难定市价,公司便会代替市场”。“公司和市场是两种不同而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机制”。市场上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而公司内交易则用行政性的方法来调节资源的配置。跨国公司是一种现代企业,除了具有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般企业所没有的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资源配置和运作的企业特有机制,它主要不是靠市场价格机制起作用,而是依靠其某种垄断优势,借助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亦即“看得见的手”操纵着资源的配置。为此跨国公司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不断创新其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诸如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外包生产、模块组装等,充分应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种机制进行资源调配,生产和流通相互交织,中间产品贸易不断增多,其结果使得国际生产方式和国际贸易方式变得更加复杂。

4.中间产品贸易与新贸易理论的区别

其一,国际贸易的生产性与交易性。由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高度一致性,中间产品贸易实际上就是以零部件、配件、组件及中间投入品等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或者说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它既体现了商品的生产属性,也体现了商品的交易特性。但在以H-K模型为主要框架的新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是不可以流动的,没有中间产品的投入,生产技术不仅在每个部门内的各个品种间相同,而且在各部门间也相同,国际贸易活动只是最终产品的交易,因而商品的生产特性被忽视了。这从Krugman模型(1979,1980)、Helpman模型 (1981)以及Helpman-Krugman模型(1985)的假设中就可以看出。尽管在Either(1982)模型中,出现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但他采用的是单要素假定,其生产函数类似于Krugman所使用的——只不过他用投入品M代替了劳动。而在后来的新贸易理论进展研究中,尽管也吸纳和扩展了Either的方法,将中间产品的投入置于模型假设之中,但都是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假定条件,即以一体化世界经济作为参照物,并且都只是从产业层面上来考察贸易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福利分配的影响,企业只是作为一道简化的装置出现,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策略行为等都被简化了。因此,现存的H-K贸易理论框架无法对国际贸易的生产性特征给予合理解释。

其二,契约的不完备性与不完全市场结构。中间产品贸易是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准市场的交易环节加剧了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在国际外包方式下,由于信息不完全、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契约条款描述的完备性、履约方式及违约处理等各方面难以做到事前明确,契约只能考虑到数量有限的变量,或者是与契约直接相关的变量,或者是那些“法庭”容易验证的变量,最终产品商和中间供应商之间很难签订一个完备的外包契约。即使在国际FDI形式下,最终产品商和中间制造商之间也同样面临着雇佣契约和激励契约等,这些契约也是难以对未来的偶然事件及其责任、权利做出明细规定,因而契约也是不完备的。然而,在现有的H-K贸易理论框架中,虽然突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强调不完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使理论进一步逼近现实。但是,在H-K模型中,不完全市场结构是用厂商数目、产品差异化及价格变化来体现的,对于信息不完全这一条件却被简化了,更没有涉及到微观企业内部行为问题。因此,H-K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中间产品贸易中契约的不完备性。

其三,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内部性与外部性。随着国际生产的全球化发展,贸易活动越来越围绕跨国公司而展开。在母公司的控制下,最终产品商既可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股权式的一体化形式,也可借助于品牌、协议、分包、许可证等非股权控制的非一体化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vertical integrated production)或“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相应地,大量的原材料类中间投入品、零部组件类中间产品,将频繁地流转于各子公司、分公司或外包企业网络之间,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显然,发生在“垂直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是典型的公司内贸易模式,体现了贸易模式的内部性;而在“零散化生产”方式下发生的中间产品贸易则是公司间外包贸易模式,体现了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即贸易各方之间都承担了关系专用性投资(relationship specific invest-ment),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形态,用Spencer的观点来看,这种外包模式最好描述为合资关系(a joint venture)而不是市场关系(an arm’slength relationship)(Spencer,2005)。这两种贸易模式都不能简单地以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来区分。但在H-K贸易理论框架中,国际贸易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模式,体现了与产业间贸易模式的外部性相比较的内部性质。因此,中间产品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和内部性与H-K贸易理论中贸易模式的性质发生了偏离。

5.我国中间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从1995年到2004年十年间我国中间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50%,其中半成品年均增长率为7.21%,零部件的增长率为34.43%;中间产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7.50%,其中半成品年均增长率为8.56%,零部件年均增长率为26.03%。10年间中间产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说明10年前我国中间产品出口相对进口说基数较低,而近年来中间产品出口发展较快;根据计算发现从1995年以来中间产品的进口始终占进口总额的 50%以上,从表1和表2可知1995年和2004年即使相隔10年,中间产品进口占当年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53.54%和55.16%;无论中间产品的进口还是出口,半成品和零部件所占中间产品比重发生相反的变化:由以半成品为主转变为以零部件为主,说明国际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我国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均以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为主。由表3可知2004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前十项商品中有五项带有零部件的中间产品出口,说明我国半成品及零部件的出口呈发展态势;结合表2和表3可知与电子及通讯设备相关的设备及零部件无论在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中都占有相当份额。

6.发展中间产品贸易的意义

一、中间产品贸易是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及生产国际化的产物:根据上述计算如果中间产品进口按当年进口额的50%计算,意味着这一部分的进口并没有直接进入到我国的消费领域而是生产领域,如果中间产品的出口按当年出口额的25%计算,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出口直接进入到其它国家的生产领域。可见中间产品这种生产和贸易方式无论在现在或将来都将对我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二、中间产品贸易将改变一国的进出口能力:在进口方面,进口国可以进口其本身并不需要的中间产品,而后通过进一步加工再出口,这就意味着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并不一定要求与进口国消费能力和水平相一致;在出口方面只要出口国在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能够具有比较优势,就能扩大出口,这说明中间产品出口供给只与出口国某种生产要素或某种生产能力密切相关。

三、中间产品贸易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密切相关: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之间由于内部分工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专业化生产关系,这种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资源一旦跨越国界,中间产品贸易便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我国储蓄余额及外汇储备余额都相当大的条件下,今后应调整利用外资的战略,把利用外资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相结合。

四、我国中间产品的进口占进口额的一半以上: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具有一致性 当然在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中不排除在我国采购中间产品的可能,但如此大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有关。

参考文献:《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实证分析》(陈晓红 胡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