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分类

1.什么是账户分类

账户分类是指为了正确地运用账户,根据一定的标志,对账户进行合理的归类。归类就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账户归在一起,分成若干类别,使为数众多的账户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中的各个账户,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核算内容,它们独立地从不同的角度来确认、计量、记录和反映会计对象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一个环节,人们可以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某一个方面的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选择适当的账户予以确认、计量和记录。可以说,了解每个账户的特性,对于具体地运用各个账户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客观存在着的会计对象,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并不是由个别账户,而必须由全部账户才能得到完整的反映;全部账户作为一个整体,分工协作地处理全部会计数据,执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账户的整体功能。就这一点看,全部账户在整体上存在着的共性,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由于会计对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所以要完整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运用的账户也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账户体系。掌握账户特性固然必要,而了解账户作为一个系统的共性,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账户分类的意义

1、账户分类,有利于从理论上加深对账户全面认识,了解账户体系的设置和运用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正确运用设置账户这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2、账户分类,便于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账户体系中各个账户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使用账户的技术方法的角度来研究账户的不同用途和结构,揭示账户在使用中的规律性,不断提高运用账户的技能,从而做到正确、熟练地使用账户。

3、账户的分类,能够使我们正确认识各会计要素经济内容,通过对数据按报表信息的要求进行分类,形成报表所需要揭示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分门别类的会计资料。

4、账户分类,能够揭示全部账户在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上存在的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当国家统一制订的会计账户随各个时期经济管理的不同要求变动时,能够尽快适应、并在统一会计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增设或合并会计账户。

3.账户分类的原则

账户的分类,是一个对账户体系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账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之中,探求设置和运用账户规律性的过程。因此,账户分类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符合性原则

账户分类既符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又要符合经济管理要求。在账户分类时,既要考虑会计对象的特点,把共同反映同一性质,具有相同作用的账户归为同一类别,同时又要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把共同反映某一阶段、处理某一方面信息的账户归为同一类别,从而建立起既符合会计对象的特点,有能符合经济管理要求的科学完善的账户分类体系。

2、清晰性原则

账户分类必须清楚地反映出有关账户所具有的共同性特征。要借助于账户分类,揭示各有关账户的共性及其相互关系,做到主次分明,关系清楚,使所有账户在账户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一目了然,各有关账户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也能清楚地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账户体系的认识,更好地运用账户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实现会计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

3、适用性原则

账户的分类必须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加工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账户分类形成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处理加工转换,能直接成为表达账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并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

4、完整性和互斥性相结合的原则

账户的分类,在某一分类标志下,能够含盖会计对象所涉及的所有账户,做到有一个账户必有其归属的类别。同时,账户的分类,在某一分类标志下,各个类别的账户应具有明确的界限,以避免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

4.账户分类的标志

账户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运用不同的标志对账户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观察账户体系的全貌。

(一)以会计要素为分类标志

一个单位所设置的全部账户能够综合反映和控制这个单位的会计内容,同样,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又必须通过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实现。账户体系与会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的一致性,就决定了账户体系的分类与会计具体内容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将账户体系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如把共同反映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分为一类,把共同反映企业利润形成过程的账户分为一类等等。

账户以会计要素作为分类标志,是账户最基本的分类标志,账户按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五大类。

(二)以用途和结构为分类标志

由于各个账户的使用方法不同,在账户体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提供着不同的信息,因此,在对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以用途和结构为分类标志对账户进行分类。

账户的用途和结构是账户分类的一个主要标志。账户按用途分类,可以了解其所提供的信息及所起的作用,解决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各该类账户的问题;账户按结构分类,可以明确账户的借方、贷方所登记的具体内容和余额表示的涵义,有利于掌握各类账户的使用方法,解决各类账户具体提供何种信息的问题。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一般可以划分为盘存账户、资本账户、债权账户、负债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待处理账户、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汇转账户和财务成果账户等十一类。

(三)以统驭与被统驭关系为分类标志

账户按其提供会计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这种分类标志表明会计资料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各层次会计资料具有控制与被控制、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

(四)以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为分类标志

账户以其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为标志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两类。这种分类方法以会计要素分类为基础,把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三类账户构成一组,称为资产负债表账户或实账户,主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把反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三类账户构成为一组,称为利润表账户或虚账户,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账户的特点是:期末一般有余额,期末余额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资料来源。同时,期末余额还需要结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利润表账户的特点是:发生额反映企业已经实现的收入或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和支出,在每一会计期间末了,都要转至“本年利润”账户。因此,利润表账户一般无期末余额。

(五)以会计主体为分类标志

前所述及的对账户的分类,都是对一个会计主体而言的,不涉及其他会计主体,而租入固定资产、代为加工的原材料、代管物资等账户,它们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和物资只是暂时留存本企业,本企业只有保管权而无支配使用权,因而不应列入本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中。鉴此,账户可以分为表内账户表外账户。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严格划清会计对象的空间界限,也是为了向本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