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制造

1.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概述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过程或系统。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研制成数控铣床。数控的特征是由编码在穿孔纸带上的程序指令来控制机床。

狭义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之间的一切生产准备活动,它包括CAPP、NC编程、工时定额的计算、生产计划的制订、资源需求计划的制订等。广义的计算机辅助制造除了包含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制造活动中与物流有关的所有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层次

计算机辅助制造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基层控制级。常用各种控制机、小型计算机微型机等负责收集信息,整理检测数据,执行上级计算机下达的命令,直接控制生产过程等任务。

(2)协调控制层。一般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任务是对局部生产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发出指令、修改基层控制的参数、协调其工作等。

(3)管理控制级。一般采用中大型计算机负责管理控制、原材料价格分析等,实现整个系统的综合管理。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制造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和各种机械制造业上,主要还是用在机械加工上。如最早出现的数控机床,能根据加工要求,自动更换刀具,自动进行车、镗、铣、刨,进行复杂零件的加工,可达到要求的精度,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减少废品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善制造人员的工作条件。计算机辅助制造也用于编制加工工艺文件,绘制加工图表,进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等等。随着微型单板机的普及,在通常用的车床、刨床、铣床和镗床上,可以装上单板机,实现自动控制,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提高加工效果。计算机辅助制造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输出结果常常作为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输入,两者的区别为CAD偏重于设计过程,CAM偏重于产品的生产过程。

4.计算机辅助制造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