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黏性工资理论
黏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
2.黏性工资理论的介绍
黏性工资理论是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第二种解释是黏性工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黏性的”。在某种程度上,名义工资调整缓慢是由于工人和企业之间固定名义工资的长期合约,有时这种长期为3年。此外,这种名义工资调整缓慢,也可能是由于影响工资确定并使工资在某一时期中变动缓慢的社会规范和公正的概念。为了说明黏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意味着什么,设想企业根据所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工资。如果物价水平P降到低于预期的水平而名义工资仍然在W,那么,实际工资W/P就上升到企业计划支付的水平之上。由于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较高的工资意味着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了。企业对这些较高成本的反应是少雇佣劳动,并生产较少的物品与劳务量。换句话说,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就使就业与生产不利,这就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3.粘性工资理论的分析
粘性工资理论主要分析工资粘性的原因以及它何以会造成持续性失业。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曾经从六个方面概述了工资粘性的原因。这六个工资粘性的原因分析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六种粘性工资理论。这六个原因是:
(1)工人反对名义工资的下降,因为这会影响不同行业的工人在工资结构中的相对地位。
(2)厂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情愿在非市场出清水平上支付工资,因为这可以迫使工人多干活。这就是效率工资假说。
(3)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也可能使工人团结一致抵制工资的降低,即使这可能不符合个别工人和个别行业的短期利益。
(4)工人可能会从雇主那里得到默许,以粘性工资率来补偿不断增加的失业危机,这便是隐性合同理论。
(5)工资合同的指数化是不完善的,经常无法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这是一个制度方面的事实。
(6)由于改变工资的代价昂贵,所以工资呈粘性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交易成本理论。
在上述六个原因中,凯恩斯在《通论》中已经用劳动市场不完全和工人是理性的人这两方面理由对第一个原因给出了解释。凯恩斯写道:“由于劳动者的流动性不够完善,从而工资不能精确地反映不同行业的真正的有利之处,所以任何个人和集体如果允许他们的货币工资做出相对于其他人的货币工资的削减,那么,削减就会使他们的实际工资相对地下降。这已构成充分的理由来使他们抵抗货币工资的削减。”在凯恩斯看来,相对工资的下降会降低这部分工人的相对经济地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工人会抵制这种相对工资的下降,从而使货币工资在向下方向上失去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