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人才概述
物流人才是国内近几年才突然“热”起来的名词,在各种媒体的追捧下,“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国内最紧缺的专业人才之一,且其薪资之高,需求量之大,使得“物流人才”几乎成了“金饭碗”的代名词。
2.我国物流人才的定位
中国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实很大,但这种需求也是有多个层次的。
首先是物流的操作型人才。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实践较短,社会上了解现代物流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完成物流单元环节操作的技术人才还不多。随着我国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这类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将十分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一千六百多所大、中专院校和中、高级职业技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课程,主要培养上述物流操作型人才。如果算上各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和国家劳动部组织的职业认证培训,我国拥有中等以上物流职业技术的人才正在以每年近百万的速度增加。这类人才的薪资水平同一般的职业技术人才没有太大的差别。
另一个则是物流的管理型人才。物流的核心在于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进而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实现物品、信息和资金的高效、快速流动,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其本质就是管理,这种管理最终要通过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来实现,而我国物流业最紧缺的,就是这类人才。对于一个好的物流管理人才来说,年薪数十万甚至百万都不为过。
从学科教育的分类方法来看,前述的物流操作型人才属于工科的物流工程教育,而后者的物流管理型人才属于文科的物流管理教育。中国物流行业的操作型人才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很快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却进展缓慢。
由于物流本身是一个服务性行业,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将由人来决定。目前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管理型人才,成为横亘在整个物流行业面前的难题。
3.我国的物流人才状况
- 一、物流人才需求强劲
伴随中国近几年来物流产业的蓬勃兴起,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更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各地纷纷闹起了“物流人才荒”。有预测显示,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我国仅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每年需求量就为三万到四万人;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三万人以上。以南京一地为例,南京市已形成龙潭港、王家湾、丁家庄、禄口机场、河西农副产品和六合化工园六大物流基地,每年有400亿的商贸流通量,但与之配套的人才非常紧缺,预计到2005年,南京地区物流人才的缺口将达10万人.这种需求将表现在各类职位上,无论是基础物流岗位,还是中高级岗位,南京目前仅有的500名物流人才肯定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普遍较晚,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大多始于2001年以后,而且培养的是一些专科学历层次的初级物流人才。至于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启动。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上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许多企业为了招揽来适合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惜开出百万年薪,只是应者了了。据悉,一般大型企业的物流经理的月收入大多也在八千至一万五之间,算得上是“高收入”了,而一般才进入物流行业的初级从业人员因所在岗位、地域、企业性质的不同月收入起点一般在两千左右。据了解,最受企业欢迎的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从业人员。因此,现阶段,考一个物流证书成了许多欲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掌握现代物流知识,提高求职身价的最佳途径。
- 二、国内物流认证培训市场的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机构认识到物流教育培训业也是一块有利可图的大蛋糕。从2003年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出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国内陆续有数十种物流资格认证粉墨登场。国内最早从事物流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该协会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主管机构,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举办物流经理职业认证和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并协助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出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对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几乎同时,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与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联合举办了物流经理、物流管理员等系列认证,颇具规模。紧随其后,劳动部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也迅速推广,就连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也迅速进入中国,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认证班。
为了加快本地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少地方政府也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资格证书。最典型的莫过于江苏省人事厅、交通厅建立开发的“物流工程师”职称认证和苏、沪、浙三地联合推出的《长三角紧缺物流人才认证》。据悉,这两种证书从开考至今已经为当地培养了数千名物流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物流经济的发展。
物流培训市场的活跃,一方面加快了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步伐、有利于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也造成了各种培训考试机构鱼龙混杂,致使如今物流培训市场较为混乱。现阶段国内的物流培训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发证机关不统一,证书的权威性很难让人把握,使培训者难以取舍。另外,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向高校借用师资、联合办学的模式运营,教学方式也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这就很难培养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认定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 三、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
由于物流是一个囊括了采购、仓储、运输、包装、国际贸易、计算机等方方面面功能的管理性工作,高级的物流人才不但要懂得物流专业知识,还要对所在岗位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才能较好的胜任物流工作。无论是才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已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提高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的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如果有在国外著名的物流企业、物流上市公司或咨询行业工作过的背景最佳。据悉,苏宁集团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设立一千家大型连锁门店,这一庞大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既熟悉大型物流中心的运营,又能建立仓储配送体系的物流团队。苏宁集团江苏地区的运输部门每天家用电器的配送量达到了8千台,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实际运输配送经验的毕业生能胜任这样的工作。现在的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偏重于理论教学,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1)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精益运作。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货物的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运用原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特点等专业知识。
2)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
由于现代企业的物流运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相当高。高级物流人才除了能够熟练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还必须对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物流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的物流变革指明方向。
3)财务知识
物流之所以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就是通过节约成本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高级物流人才,担任的是企业中高层岗位,只有精通财务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为企业进行“物流诊断”,分析出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
4)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高级物流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借鉴世界上最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财务、外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企业的物流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并达到不断节约成本的目的。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是一切高级人才的必备技能。
- 四、缓解我国“物流人才荒”的对策
我国物流人才缺乏,是因为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在短时期内是难以解决的。如今要缓解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压力,除了要加快高等教育物流专业的建设步伐,更现实的途径是继续推广我国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的认证,让更多的已经从事物流工作或打算将来从事物流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掌握专业的物流知识和技能。
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由于现阶段开展物流职业资格培训工作的部门和机构过多,已经使我国物流培训业过于混乱,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我国的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及主管的行业协会应该加大协调力度,互通信息,及时清理地方上一些劣质的资格证书,净化我国物流培训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物流培训业继续欣欣向荣,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水平的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的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物流人才的培养,只要我们的物流从业人员能够勤奋好学,中国的物流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
4.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 一、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伴而行的,自20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概念伊始,到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物流业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物流产业已被公认为-国国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可见物流业队-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开始了现代物流的研究与探索。-些中心,物流业已扩展到加工制定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现代物流中心,物流业已扩展到加工制造业,少数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成立,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业务中得到广泛运用,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业还比较落后,这其中有观念、体制、环境、基础建设和人才问题等。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据有关统计分析,在诸多问题中人才问题与物流发展的相关程度最高,人才问题是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我国正是物流人才匮乏影响着物流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学科有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物流人才必须能够解决物流中经济、管理、工程、信息、外语甚至于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培养既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知识又能将其应用于现代物流实践的专业人才,必须在教育的各个层次设置专门的物流专业,培养出大批专门的物流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 二、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扩大了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国内500强企业的需求逐年增加。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专业人才已被我国列入12类紧缺人才之-,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共识。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而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经营型的人才。
(1)现代物流人才主要集中的四个领域
1)企业物流人才。目前我国从事物流的企业已经突破10000家,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由于企业包含面很广,尤其是制造业对物流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例如许多知名制造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军物流业,所以企业物流人才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块。
2)规划和咨询行业的物流人才。城市规划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物流运输货场的规划,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等,都是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都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
3)国际化物流人才。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形成的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大量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保险业务、仓储管理、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国际物流人才。
4)科研教学物流人才。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和物流技术都相对落后,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物流技术的推广。另外,我国物流人才的严重短缺还要求大力发展物流教育,需要高水平的物流科研和教学队伍作支撑。
(2)现代物流人才的三个层次
1)基层物流操作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如货物的上架、分拣、堆垛、包装、配送等,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操作能力的训练、吃苦耐劳精神的加强和企业文化意识的培养。但随着先进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和推广,对物流操作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中层物流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对物流运作的某-部门进行管理,他们必须熟悉自身从事的物流环节的运营,使本环节的物流工作进行得更有效、更合理,此外还要有整个物流大系统的理念,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科学化。因此,中层物流管理人才应掌握物流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经济管理、决策分析、外语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缺少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力量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的-个重要原因。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变化,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宏观调控。
- 三、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但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就目前的高校数量和物流人才教育状况几乎无法完成,因此必须找出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模式。
(1)建立多层次的物流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现代物流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应首先注重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要建立国际化、综合化的物流教学课程体系,未来物流业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我国物流教育注重国际化的内容;同时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厚基础,宽口径”上下功夫,因为重视基础课程是提高人才质量的根本与关键,而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最终目标。第三要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如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应重视理论研究与方法,主要培养对象为物流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掌握物流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能解决现代物流产业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本科生教育注重专业素质、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定的理论水平并具有物流决策能力的中级物流管理人才,他们是物流产业的主力军;专科生教育层次培养具有-定的专业技能,从事物流实际作业的操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流人才培养层次的合理性,造就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多层次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教育还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方面要求他们在理论上进-步深造,到国内外比较成功的物流企业进修学习,另-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业务管理工作,利用科研教学时间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物流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培养更多、更出色的物流人才奠定-个坚实的基础。
(2)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现代物流研究的新型机制
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现代物流的开发与教育的新型机制研究,形成-个良性循环。-方面,政府组织有关物流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等,提高我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另-方面,鼓励物流企业建立物流科研机构,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次,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组织应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有关咨询、研究、培训、服务等项丁作,物流企业还要与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物流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促进物流科研教学人才素质的提升,而且会推动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加速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3)强化物流职业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由于学历教育时间较长,人才培养周期较慢,很难满足物流的需求缺口,所以为尽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应强化职业培训工作,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培训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尤其要重视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职业培训形式要多样化,采取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组织培训、挂职学习锻炼等方式,如选派人员到国外教学科研单位进行物流专门和系统的学习,引入外国物流专家指导企业物流运作,并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物流人才。不同企业之间可进行横向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整体物流服务水平。
5.物流人才的发展趋势
物流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既取决于物流的现代化发展走向,又取决于自身的发展速度是否能跟上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提升速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现代化已是必然的趋势。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人才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目前企业物流人才的发展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仍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针多半为订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定做所用的物品与服务。物流人才就相应的应该具备对客户的需求与市场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认知度,才能把握物流服务市场,从而把握客户。
- 二、由原来的供应链局部利益对立转向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联合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间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具有宏观的物流运作的观念,能够站在供应链管理的制高点上,把握整个供应链发展的脉搏,使整个供应链管理实现一体化。
- 三、由事先预测转向适时监控与调整
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可以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无需去作不必要的预测,这样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控能力和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的思路与策略。
- 四、由传统的经验主义转向适时判断和调整策略
从我国物流发展历史来看,经验曲线一直是企业用来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及发展对应策略的方法,并以企业长年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竞争武器,通常强调“干了几十年”的经验来指导当前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然而科技的突飞进步,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寻求突破的经营模式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高度变化的环境下,经验及现存通道基础结构反变为最难克服的障碍。成功的物流人才要站在本企业和其所在的供应链上,建立新策略方向的嗅觉和持续变迁管理,才能使得人才自身和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 五、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传统财务评价只看一些绝对数值,新的评估方法将重在相对价值的创造,亦即在通道中提供加值服务,顾客所增加的价值中企业可占多少比例。物流人才也就不能仅仅凭借其仅有的理论知识,通过捕捉几个“关键的数据”来判断物流管理的绩效和发展趋势,而应该根据其对物流技术发展的动态把握来作辩证性的判断,从而得出相对优化的发展判断和发展导向方案。
- 六、由功能整合转向业务流程系统改造
在渠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物流人才和企业必须能够更快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能够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营运,有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统来运作的能力。物流作业与活动多半具有跨功能、跨企业的特性,故物流人才具有程序式整合能力是参与物流管理成功的要件。
- 七、由封闭式信息管理转向开放式信息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物流人才也不应该怕“肥水流到外人田”,而应该具有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共享,适应供应链发展的需要。
- 八、由“事先上岗培训式训练”转向即学即用式培训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物流服务的业务流程大多通过人力或者人力为主来完成。然而,物流作业多半需要在各个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大约有90%的时间,物流主管无法亲自加以监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将原以个别人员技能训练的方式转向知识基础的学习发展。物流管理的成功需要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关键知识能力。而此发展目前并不理想,有待企业及专业教育机构更多地努力。
- 九、由“现有现管”的管理会计方式转向综合价值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原本就需要强调数字管理。但一般接受会计程序的会计系统中,其显示的财务信息有很多的限制,无法提供有助于管理决策的信息。因此,当作业基础成本制发展出来后,许多企业愿意投注许多资源建立基本会计系统,着重在提供加值创造,跨企业的管理信息,以期能确认并支持可创造价值作业,而非仅在于收益增加,成本升降上,所以物流人才在强调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具备相关的成本管理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