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间

1.什么是消费时间

  消费时间是指人们通过消费实现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

2.消费时间的性质及其影响[1]

  1、消费时间的非市场性质

  消费时间是市场领域以外的时间,消费者总是为满足自身或家庭需要而在消费活动中支出时间,一般都不涉及到价格、货币等市场因素。消费时间不会带来货币收入,它的价值直接转化为效用。这或许正是消费时间被传统理论所忽视的原因。当然,消费者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消费时间,大多数劳务费用的支出实际上是对消费时间的购买,这种支出减少了消费者自己用于相应消费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用于效用更大的活动。但是,这并不表明消费时间的市场性质,只不过是非市场领域向市场领域的转化而已。

  2、消费时间的替代效应

  假设商品和时间可以相互替代地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为了使消费成本最小或效用最大,根据等边际准则,理性的消费者会这样安排商品和时间的组合:使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时间的边际效用与时间的边际成本之比。商品的边际成本为价格,时间的边际成本为工资,用数学式表达为:

  MUx/P=MUt/W

  若MUx/P>MUt/W,则用商品替代时间能增加总效用,直至MUx/P=MUt/W为止;若MUx/P<MUt/W,则用时间替代商品能增加总效用,直至MUx/P=MUt/W为止。因此,当MUx/P=MUt/W时,消费者实现了既定消费成本下的最大效用或既定效用下的最小成本。

  若工资提高,要保持上式成立,必然引起MUt增加,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MUt的增加伴随着时间的减少。这一过程的实际含义是:时间价值的相对提高将会引起消费时间的下降并使每单位消费中使用的商品数量增加。因此,工资的提高引起消费过程中偏离时间而转向商品的替代。随着工资的增加,会使消费者产生节约消费时间的激励。这或许可以解释现代社会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随着工作时间的实际减少,非工作时间随之增加,看起来人们可以更悠闲,更“奢侈”地使用时间。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现代人的时间使用比以前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因为,随着实际工资的增加,消费时间变得更为昂贵。一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这是因为,相对于商品价格来说,他们的时间的市场价值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时间价值。他们挥霍物质商品的同时却尽可能节约时间,这不过反映了商品和时问相对价值上的差异罢了。

  3、消费时间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影响

  消费由商品和时间两种要素组成,考虑到消费时间的价值和时间与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会使商品的价格弹性产生偏差。时间的相对价值越大,商品价格的增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就愈小,也即,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实际消费需求的变化小于不考虑时间价值时的需求变化。其结果是,即使全部消费具有同样的实际价格弹性,在只考察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传统分析中,时问价值比重相对较大的消费会表现出较低的名义价格弹性。

  按商品或时间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大小,我们可以将消费分为商品密集型和时间密集型。由于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时间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化,对于低收人者来说,时间的相对价值较低,因而时间密集型的消费价格相对低于商品密集型消费的价格,从而时间密集型消费的收入弹性会高于商品密集型消费的收入弹性。对于高收人者来说,由于时间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所有消费的价格也会较高(这也意味着实际收人上的差异小于货币收入上的差异),时间密集型的消费更是如此,从而会倾向于商品密集型的消费而偏离时间密集型的消费,使商品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高于时间密集型消费的收人弹性。可见,商品密集型消费与时间密集型消费对不同收人群体有不同的收人弹性。

  4、消费时间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每项消费中时间的价值量取决于消费时间的长短和每单位时间的价值,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能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许多消费决策,愉快的长途旅游可能因为花时间太多而放弃;乘坐飞机花费不菲,却因为能节约时间而被很多人选择。时间的价格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主要工作年龄,时间价格相对较高,可以发现,个人的消费时间较少而工作时间较多;在生命周期的以后阶段,时间价格变得相对较低,则会增加用于养植花卉、观看电视等不大节约时间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