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普洛夫斯特法
普洛夫斯特法—— 亦行为对照表法,是由美国圣保罗人事局的J.B.普洛夫斯特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者只要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描述员工行为的量表,将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与表中的描述进行对照,找出准确描述了员工行为的陈述(即评价者只要做出“符合、不符合”二选一的决定),评价者选定的项目不论多少都不会影响评价的结果。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不同而出现评价偏差。制作行为对照表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
2.普洛夫斯特法的优缺点
普洛夫斯特法的优点:
1.评价方法简单,只需对项目和事实进行一一核实,并且可以回避评价者不清楚的情况。
2.不容易发生晕轮效应等评价者误差。
3.可以进行员工之间的横向比较,较好地为发放奖金提供依据。
4.评价标准与工作内容高度相关,评价误差小,有利于进行行为引导。
5.执行成本很小。
普洛夫斯特法的缺点:
1.评价因素/项目所列举的都是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无论如何,这种列举不可能涵盖工作中的所有行为。
2.设计难度大,成本高。
3.由于评价者无法对最终结果做出预测,因而可能降低评价者的评价意愿。
4.能够发现一般性问题,但无法对今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故不是特别适合用来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指导。
3.普洛夫斯特法的操作步骤
普洛夫斯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第一步,制定对照参评表,根据被考核者的工作事实进行逐项核定。
- 普洛夫斯特对照参评表示例
第二步,在相应的“□”中打“∨”。假如某一项与被考核者情况不符,就空过去,不影响考核结果。
第三步,对照“计分表”计算分值。
- 普洛夫斯特评价法的计分示例
第四步,根据“换算表”换算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共为10等,即A,B+,B,C+,C,C-,D+,D-,E+,E-。评价等级的决定如下:例如核定“+"项目数为3,“+"值为4分,“-"分值为10分,“+""-" 相抵总分为-6分,根据“普洛夫斯特评价法计分示例表”第4栏左边一侧的栏目,可找到“-10-5"栏所对应的“评价等级”为E,E就是被考核者的评价等级。
- 普洛夫斯特评价法计分示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