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抽样

1.什么是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

2.属性抽样的具体方法

1.固定样本量抽样常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的比例,用比例回答问题!固定样本就是让你把这个方案定下来,怎么定:查表(书中有)

2.停-走抽样从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审计工作。停-走抽样的步骤:先编表再判断

3.发现抽样就是按照预期总体误差为0来查方案,如果审完以后如果确实是0就信赖这个内部控制,如果不是0就不信赖内部控制。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件。

3.属性抽样的具体步骤

(一)明确审计测试目标

一般来说,控制测试的总目标在于测试某一循环中控制的应用情况。例如,在销售和收款循环测试中,测试的总目标

通常为测试销售和现金收入控制的有效性。

(二)定义属性和偏差状态

采用审计抽样, 审计人员必须仔细定义所测试的特性(属性)及偏差状态。相关属性和偏差状态都直接来自于审计方案

(三)定义总体

总体是审计人员希望通过测试得到其特性的数据体,也即审计对象所包含的所有项目的综合。在定义总体时,必须使其与审计测试的目标一致。此外,在选取样本之前,审计人员应测试总体的完整性,以确保依据样本的结果而推断出的总体结果有效。

(四)定义抽样单位

定义抽样单位时,主要考虑如何使其与审计测试的目标一致。因此,在定义总体、计划审计手续时,往往同时就定义了恰当的抽样单位。

(五)确定可容忍的偏差率

确定为多大是适当的,受到属性的定义和属性的重要程度的影响,是职业判断的结果。属性越重要,则发生偏差代表的情况越严重,可容忍的偏差率越低。

(六)确定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

只要使用抽样方法,则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就是存在的。在确定过度信赖风险时,审计人员必须运用专业判断。因为过度信赖风险是审计人员愿意承担的风险的量度,主要考虑的是审计人员想将控制风险的估定水平减低到什么程度,以确定余额详细测试的范围。估定的控制风险越低,过度信赖风险越低,计划的余额详细测试的范围也就越小。

(七)估计总体偏差率

为了计划适当的样本量,应当预先估计总体偏差率。如果预期总体偏差率较低,则需要较小的样本量就可以满足审计人员的可容忍偏差率的要求,这是因为不需要精确的估计。通常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来估计总体偏差率。如果没有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或者虽有但不可靠,审计人员还可以从本年度总体中选取一个较小的预备样本进行估计。如果使用预备样本,只要遵循恰当的选样的程序,它也可以包括在最终样本之中。

(八)确定初始样本量

初始样本量受四个因素影响:总体容量、可容忍的偏差率、过度信赖风险 和估计总体偏差率。在上述四个因素中,可容忍的偏差率 与估计总体偏差率两因素的结合对样本量影响较大。属性抽样中初始样本量的确定,通常既可以用计算法,也可以采用查表法来确定。

(九)选取样本

选取样本采用随机选样方法。

(十)实施审计手续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手续时,要检查样本中的每一个项目,以确定它们是否与属性一致,同时记录所有发现的偏差情况。审计手续完成后,每种属性都具有一个对应的样本量和发现的偏差数。

(十一)根据样本推断总体

在属性抽样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样本结果,计算出在特定的过度信赖风险下的偏差率上限。我们可以利用专门的属性抽样的样本结果评价表来确定偏差率上限。

(十二)分析偏差

除确定每种属性的偏差率上限和估计真实总体的偏差率是否可能超过可容忍的偏差率 外,还有必要分析样本偏差的性质,进而判定引发这些偏差的内部控制中的故障。

(十三)决定总体的可接受性

只有当根据样本结果确定的偏差率小于或等于可容忍的偏差率且二者是以相同的0/1 为基础时,才可以认为总体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偏差的分析并未表明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可能存在预先未曾考虑到的重大问题,则认为所测试的内部控制是可以信赖的,可以因此减少控制风险水平。当偏差率上限大于可容忍的偏差率时,无法确定总体的可接受性时,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修正可容忍的偏差率或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只有在审计人员认为当初设定的可容忍的偏差率或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过于保守时,才可以采取此种方法。因为一旦发生诉讼,这个措施的采用会给审计人员带来败诉的风险。

2.扩大样本量。采用这个措施,样本量偏差率可能降低,但也可能提高。

3.修正估定控制风险。如果控制测试和业务实质性测试结果都不支持计划的估定风险水平,则应当调增估定的控制风险,这将会导致余额详细测试的增加。是增加样本量,直到抽样风险足够小,还是修正估定控制风险水平,这一决策必须在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将增加的控制测试成本与增加的实质性测试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扩大后的样本继续产生不可接受的结果,那么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

4.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区别

它们的区别在于测试的种类、目标不同。

属性抽样测试采用控制测试,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变量抽样测试采用实质测试,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属性抽样法和变量抽样法,分别适用于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