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学

1.决策学概述

决策学是以决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探索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的规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产物,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决策学的意义

决策学是人类、社会、国家、团体、个人不可缺少的时刻都需要的知识和科学。决策学是一门新兴的、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学科”。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性质、不同需要的决策。

“决策”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结合,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都离不开决策,迫切需要科学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为人类社会服务。人类的决策活动尽管有悠久的历史,决策活动的历史上尽管出现过不少决策技艺高超的人物,但决策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工欲之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决策者来说,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环境,为了提高决策系统的生存度,必须做到“知已知彼”。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才能决策准确无误。多才的军事家之所以表现出超群的才能,因为他充分地分析了决策系统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可能性,失败的、不败的、胜利的……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条件,从中进行选择,使战争取得胜利,从而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

决策学是研究,探索和寻求作出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科学。是天意与人意的完美结合。它着重研究在主观与客观这个矛盾对立统一体中,人的主观能力如何正确地认识、驾驶和控制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并使其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同时又能防止近期和远期未来的不利后果的理论和方法。决策是一种意志的表现。人失去了目的与意志,就会失去理智而走入兽的本能。过去的都成了历史,没到来的都是未来,现在只不过是历史和未来的中介,矛盾斗争的交点。如果不解决“先知先觉”就没有科学的决策行为。决策学是最硬的科学,对于国家来说,在错误的理念指导下,产生的错误决策就有亡国之险。

决策学自身就构成了精神现象学与行为现象学的统一。决策学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论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法与手段。决策学,探索人类社会如何奔向未来,如何使历史的发展顺利地向未来科学地延伸。

决策,它支配着人生方方面面成功的因素和力量。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功成名就者皆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履行这一法则。决策学,是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它没有国籍、种族或性别之分。尊重和遵守这一法则,你将会出人头地,铸就辉煌,令你在生活中大受欢迎,赢得喝彩,成功者的人生从理解决策起步,从履行决策飞越。

决策学是从哲学、方法学、谋略学及当代智囊演变而来。决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思维活动,是多层次,多性质,多样式的。是“即治国、立身、团体发展的根本大计”。“审时、料敌、造势、用谋之根本,始计之大法”。决策学首先是要带有指导性、原则性、方向性、所以它能帮助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不犯大错误。其次,在决策指导下,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措施、更好地解决问题。审时,做为一个合格的决策家必须首先懂得时势和大局才不犯方向性、时代性错误。料敌,决策家“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对手的情况就不能也无从决策。造势,即创造一种不利对手而利于自己的态势、环境。虑谋,具备了上述前提条件,周到地思考决策战胜对手的具体的谋略方法措施,所以,人们必须掌握决策的方法,即决策科学才会成为优秀的决策家。

3.决策学的起源与发展

决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它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的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

进入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活动日益复杂、多变,影响面也越来越大,决策科学化的问题逐渐突出起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普及,决策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手段日趋成熟,以致终于从潜科学群中脱颖而出。最早对决策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美国学者赫尔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J.G.马奇(J.G.March)。赫尔伯特·西蒙于1947年发表了《管理的行为---管理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 1958年他与马奇合作出版了《组织》一书。1959年和1960年赫尔伯特·西蒙又出版了《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两本专著。这些著作为决策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于决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理解也不尽一致。赫尔伯特·西蒙对决策的解释较为宽泛,他的名言是“管理就是决策”。当代系统管理学家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 E. Kast)认为,决策就是进行判断和作出决定,即对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的考虑、权衡与选择;行为是实现决策目标的过程,人们逼近目标靠的是不断进行决策和实现它们。当代另一位美国学者亨利艾伯斯则认为,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从狭议方面说,决策就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作出抉择;从广义方面说,决策还包括在作出最后抉择前后所必须作出的一切活动。现在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决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

4.决策学的研究内容

决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现代决策的意义和特点。

现代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已不再是单个物体机械的组合,而是极为复杂的系统。越来截止多的高功能、大规模、相互交织的新系统,如大经济、大科学、大文化、大农业、大工程相继出现。它们不但内部结构日益错综复杂,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依赖和渗透,某一方面的决策很快会影响到其它诸多方面,甚至会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

在这种趋势下,决策有了一些背后的特点和要求:

①高速化。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迅速变化对决策提出了高速化的要求,时间的价值在现代决策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和明显。

②准确化。现代决策必须做到准确,这主要指决策信息要有质(概念、性质)的准确,和量(范围、幅度)的准确。

③相关化。现代决策面临交织多变的事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高层决策更是如此。所以现代决策必须全面考虑各种相关因素。

④网络化。决策系统的结构将一改传统的直线式和“金字塔型”,而趋向纵横交叉的短阵网络和立体网络,在横向联系中从多维空间取得信息,从而获得生命力。

⑤两极化。现代决策活动趋向于把大量规范性决策向下转移,由中下层决策者和计算机来完成;高层决策者主要承担起战略性的和随机非程序化决策,将精力转移到保证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上来。

2、研究现代决策的体制。

现代决策再也不是家长式决策体制或专家个人决策体制,也是一个由决策集团、智囊机构和计算机系统所构成的全新的科学化决策体制。决策的每一步骤都是由这三者形成的决策系统来完成。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存贮、鉴别、对比和分析,可以作准确及时的趋势分析和有效的定量计算,为及时而准确的决策提供定量根据和基础。智慧机构既从计算机系统获得信息,又将加工后的信息存入机内;既从决策获得指令,又给决策集团以观点、途径与方法;既与决策集团保持着种种联系,又相对独立于决策集团而不受干扰。它以这样的工作方式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决策集团由于智橐机构及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思想得到了优化(延伸、扩展、丰富和强化),高质量的决策不断输出。决策集团在整个决策活动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是整个决策体制的核心。

3、研究决策的类型。

自从本世纪50年代赫尔伯特·西蒙研究了决策分类之后,这方面研究进展很快。一般可根据决策的性质、作用及定型程度等作不同的分类:

①按照决策的作用,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战略性决策是指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术性决策是实现战略性决策的策略性措施手段,它比战略决策具体,涉及的时期也较短。

②按照决策的定型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选中的方案在执行后有一个确定结果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选中的方案在执行后会出现几种可能的结果,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是明确的,但要冒一定风险;非确定型决策是指选中的方案执行后会有多种结果,但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是不明确的。

③按照决策的性质,可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常规型决策是在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一般是为当前具体的重复性的问题而采取的决策,用来确定决策方案的资料和背景大部分是已知的。非常规型决策一般具有随机性特点,我决策的问题无先例可循,也缺乏较可靠的数据和情报,难度较大。这类决策尤其要依靠决策体制,遵循决策的科学程序,充分运用现代化决策手段,才能使决策有可能成功。

④按决策的范围,可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团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决策和团体决策,亦即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宏观决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微观决策一般是企业、事业部门等基层机构的决策,它在决策活动中占很大比重。宏观决策是微观决策的指针,微观决策是宏观决策的的分解和具体化。

⑤按决策的层次,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高层决策是指组织中最高层领导所作的决策,这类决策大多是有关全局性的以及与外界有密切联系的重大问题;中层决策是指组织中中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大多属于安排一定时期任务,解决工作或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决策的分类使领导者的工作理点更为明确,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4、研究决策的程序。现代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决策的程序必须严密,一般分为6个阶段:

①确定目标。这是决策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的一个步骤。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②搜集资料。要使决策做到正确有效,占有大量资料和数据是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资料是否准确、充分和及时,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搜集资料包括“已”和“彼”两个方面。如进行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对国家的自然条件、资源、人口、经济条件等有确切和详细的了解,要掌握有关的统计数字和市场动态,掌握国内的生产能力与水平,了解消费变动情况等;同时,还要了解国际行情和市场动态,掌握本国和外国经济、科技、管理等的现状、差距与发展趋势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科学可靠的宏观经济决策。

③拟定可行方案。对较重要的决策一般要求拟定出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供对比选择,各个方案中要明确列出限制性因素(即对达到目标有妨碍的因素),方案中必须要有准确的定量分析和明确的定性说明,同时命名方案尽力创新。

④选择最优化方案。这是决策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就是在对各个可行方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由决策集团(或决策者)通过总体权衡,对比分析之后作出科学判断,选择出最优化方案,作出决策。在这一阶段,应特别重视有关专家的可行性论证。

⑤贯彻实施。只有通过付诸实施,才能最后检验决策是否合理与有效,才能发现新的问题作必要的修改。

⑥追踪检查。在决策付诸实施之后,要随时检查验证,按照决策的方案一步一步对比分析,对未能达到预定效果的项目要找出原因,并进行控制或修订。

5、研究决策的方法。决策方法主要有“硬方法”和“软方法”两大类。

硬方法概括地讲就是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其核心问题是将管理的各个变量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将各种数据代入模型中去,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作出各种决策。这类方法有:系统工程、线性规划、决策树法、博弈论、最优控制论、投入产出分析、排队论等。

软方法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成就,采取一些有效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专家内行的集体智慧,使决策更加准确和有效。这类方法有:特尔斐法、列名小组法头脑风暴法方案前提分析法、提喻法等。

决策学要深入研究软、硬两类方法不同的适用领域,以及如何相互配合达到最佳效果等。

6、研究决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在现代决策活动中,决策人的素养、能力和精神状态对决策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决策学要研究决策人需要何种素养和知识结构,如何培养决策能力等。现代决策又常常是决策群体做出的,群体内部的结构、各方目标与组织总目标的冲突或协调、群体内的智力、性格等方面的构成等等,都会影响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有必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群体决策的一系列问题,以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