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失真

1.什么是信息失真

  信息失真是指“信息偏离了客观事物的真实状况与一定的衡量标准”。在信息的反映过程、传输过程和理解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

2.信息失真的原因

  1、信息收受者为了某种企图故意夸张、削弱或改变信息内容的意义。这是信息失真中的异常现象。

  2、由于信息收受者个人的态度、经验、期待等不同,对信息的知觉、理解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往下传递,从而造成信息失真。这是常见的。

  3、由于信息收受者遗忘造成的信息失真。这是信息失真的正常原因。

3.克服信息失真的方法

  1、信息来源要准确,不能道听途说

  信息的接受者与再传递者如何对待他所得到的信息,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观点,原本就不确切的信息在接受者再传播的时候,常常会加以夸张和歪曲:一是削平,即再传者会把给他的信息中的不合理成分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使之“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告”;二是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一般总会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留下的往往是符合自己的口味与兴趣的,其他的就被舍弃了,原先传播者用一些不确切的词如:“可能”、“大概”等,再传者便成为“一定”、“确实”了;三是同化,即再传者往往会把给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添油加醋”、“添枝加叶”,这样就使传闻更带有传播者的个人特性。经过上述阶段,一个真实可信、能够引人人胜和神乎其神的流言或谣言就产生出来,并不胫而走了。

  科学技术现代化、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和消费水平的层次化,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要进行科学决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行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的设计和选择,是一种超前性的活动,必须以科学的预测为前提。决策不仅需要经验方法和直观信息,更需要借助于科学决策技术和决策方法去定量分析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统计。采访信息来源于群众,具有直接性、灵敏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启示性等特点。关键在于提高采访信息的质量,做到“及时、准确、优质”。信息的收集整理、呈报传递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并要十分注意核实情况,用最充分的事实说话。

  2、抓好信息的调查和反馈,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任何决策都不是“空手套灰狼”式的靠凭空想像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决策远比传统决策的难度要“小”,因为决策过程与情报信息处理过程已糅合在一起,情报与信息处理完了,科学的决策也就近于完成了。策群体在决策时的重点不再是绞尽脑汁地思考妙策,而是“情报到手,决策自现”。战争决策比其他决策更加依赖于情报和信息。在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的透明度和兵力火力的机动能力大为提高,指挥、通讯与保障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武器装备在精确度、全天候及抗干扰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武器在搜索目标、发现目标、锁定目标及摧毁目标都由计算机来完成。武器操作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关键是由于信息将上述各个过程连结起来。就是说,战场信息系统只要能发现目标,目标信息就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武器系统,武器就有把握将目标摧毁。与武-器操作相类似,现代战争决策和战场指挥也更加依赖于情报与信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运用了所有的国家级、战区级和战术级的情报机构,通过卫星侦察、飞机侦察、地面无线电技术侦察和特种部队侦察,对伊拉克战场目标、战争企图、作战部署、兵力调动,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的监视和定位,并实现了情报的图像化。决策与指挥所需的.情报和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指挥中心和作战部队,为各级决策者和挥员迅速作出科学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美方的准确打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调查研究,直接收集信息

  调查研究作为认识活动,它本身就存在主观客观的矛盾,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辩证过程。这就要求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的需要,出精品、创名牌。要创名牌,就得拥有自己调查研究的精品,即不断拿出对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形成过程能够产生影响,得到党和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视,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建设意义的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创造坚实基础。

  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调研成果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要使调研成果对决策起到最大的作用,关键在于调研成果要符合本地区的实际,贴紧领导决策需求,抓住上级政策与本地工作的结合点。为此,在决策前应做到:一知上情。决策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牢记在心,并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二知下情。对基层的情况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做到全局在胸。三知外情。对国内外的信息要能够迅速地掌握和利用。四知社情。随时知道群众盼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争的是什么,时刻注意社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