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效应

1.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在一个充分就业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2.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支出乘数的大小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乘数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h越小,货币需求稍有所变动,就会引起利率的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挤占效应越多;反之, 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它一般被认为是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认为也较稳定,因而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为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因而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流动性陷阱中运行。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为0,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大,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1、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

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降低需求水平,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3、当经济出现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4、当经济严重萧条时

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