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门槛人口
2.门槛人口与门槛人次
门槛人口是指维持一家企业(或商店)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它主要决定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本”,或者说投资规模。
如在一个仅有600人的小镇上,开设有三家杂货店,三家杂货店均基本能维持生存,此时,它们的平均门槛人口为(600/3=200)200人。这200人就代表了每家杂货店的经营成本或是投资规模。如果简单地把一切支出称为“成本”,则利润=销售额一成本。要使企业存在并维持下去,必须要有利润,即销售额至少要等于成本。这种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受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如果消费水平和消费频率高,有可能只要少量的人口就能维持企业生存,门槛人口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不同行业的门槛人口规模不同。提供低级商品(或服务)的行业或部门的门槛人口相对较小,提供高级商品(或服务)的行业或部门的门槛人口相对较大。即使是同一行业,其门槛人口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消费能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门槛人口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量。
门槛人次是指某家企业(或商店)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到该家企业消费的实际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它很大程度上受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影响。比如,有的人是老顾客,经常购物;有的人可能一次买得很多,然后很久才去;有的人只看不买。这样统计出来的门槛人次有时大于、有时等于、有时小于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一个平均人口数,是企业维持生存对顾客数量的最低要求;而门槛人次是一个绝对数,它没有任何的限制条件。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更不存在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