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设立概述
现代化的管理哲学主张目标的设立应由部属本人(当工作可划分成个别性时)或所有部属制定,然后与主管商讨及修正,在大家无异议时定案,以作为日后执行及考核的根据。即较进步的目标管理应配以参与管理。
目标方针是管理活动的指针,它规定了管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规模和要达到的水平。对于企业单位,目标方针应该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总体目标的高度概括,要反映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对于事业单位,目标方针应该体现上级目标要求,并反映本单位基本任务的发展方向和要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指导各具体目标项目的确定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的建立。
设立工作目标的同时,应订有每个项目预定完成的期限,以利进行间的检讨,自我控制及纠正,以及工作完成后的评定。设立目标之期限的最好方法包括:甘特图(Gantt Chart)、计划评审图(PERT Chart)及要经网状图(CPM Chart)。不管预期完成时间为多长,每个工作目标都应附有完成期限,否则目标管理之精神很难实现。
2.目标设立的要求
目标订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管理活动的效果,乃至管理活动的成败。一个好的目标,必须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关键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确定目标时,既要从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出发,全面考虑,要突出重点和关键性工作。
2、灵活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确定目标时,必须使本目标同上级目标保持一致,使分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以保证上级目标和总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从本级的实际出发,使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3、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目标没有挑战性,就没有激励作用,也无助于员工提高能力;但目标订的太高,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即,又会使人丧失信心,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4、具体化和定量化相结合。
5、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6、指令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3.目标设立的依据
确定目标是主客观条件的统一过程,即主观的需要以及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按“充分、必要”的原则处理好目标和条件的关系,是正确确定目标、保证管理绩效的基础。目标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确定目标的过程,就是研究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经过分析论证,提出目标方针,建立指标体系并制定对策措施的过程。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就是确定目标的依据。
4.目标设立常用方法
确定目标的方法很多,即包括定量方法,也包括定性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定量方法,他们是把实际问题简化后,只考虑一个或几个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后求解的。
1、 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是指观察或记录到的一组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字系列,如工厂连续年产量,商店某年各月份商品销售额等。时间序列法就是根据已掌握的时间序列来确定目标值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实践序列,找出数据沿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将其结果作为确定目标的参考数值。依据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不同,时间序列法又可划分为:
(1)滑动平均法;
(2)指数平滑法;
(3)趋势外推法等。
2、 线性回归法
线性回归法是回归分析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为依据,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的数学方法。
运用线性回归法确定目标值要有三个基本因素:
(1)要确定目标值的主要事物;
(2)影响主体事物变化的客体事物(一个或两个);
(3)主体事物与客体事物之间呈线性相关或基本上是线性相关。
5.组织目标设立的程序
对于一个组织,其经营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事业期望经由各种行动所完成之理想境界或实务,该目标设立乃是事业总体经营制度之中心工作。组织目标的建立大体而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此种目标的建立必须是对于未来趋势和组织与竞争者的优劣之了解而定。制定一个企业组织的目标,可采取下列的程序:
1、衡量组织的未来经济展望;包括在各种市场的产品优劣分析。
2、衡量组织本身;包括分析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的强弱,即组织所受的财务限制。
3、列出组织在最近和将来可能面对的主要机会和问题。
4、设计工作计划书以争取机会和解决组织问题。
5、以工作计划书拟定当年及未来数年所必须资源和财务报告。
6、必要时修正计划书,并替组织建立目标。
这些组织目标,于是往下传递沟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的计划步骤就变成组织的单位或个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