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石屹简介
娱乐化地产商人 潘石屹,人称老潘,甘肃天水人,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不惑,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一个已经基本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潘石屹--永远不做大多数。
潘石屹,1963年11月14日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在“黄土高坡”农村度过了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分到国家石油部工作。一九八七年辞职下海到深圳、海南,后到北京,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
1995年潘石屹先生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分别为:SOHO现代城(10幢30层高的大厦,共包括2200套公寓和商铺,于2000年竣工);博鳌蓝色海岸(115栋河畔豪华别墅,2002年竣工);建外SOHO(北京心脏地带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为北京引领创建了一个时尚现代化的商业社区,目前该项目尚在建设之中);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完成的一个当代私人住宅建筑艺术收藏馆,并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项目一期已经完成,并作为一个公社风格酒店经营,二期还在建设之中)。
潘石屹在行业中无疑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建筑时代的大环境下,SOHO中国精准地把握契机,坚持独特创新的建筑理念,建造具有中国当代风格的建筑,所开发项目均成为新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里程碑建筑,并对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巨大的带动引领作用。像“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博鳌凯宾斯基”等项目都屡获国际大奖。
2002年潘石屹先生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和热门报道,其中有时代周刊、CNN、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以及南华早报等等。时代周刊曾在2002 年11月刊中这样报道潘石屹,“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
潘石屹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所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在商业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国的销售额及纳税额都连续多年在中国地产行业名列前茅。同时,因为潘石屹能够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地产行业,是中国广大传媒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是国内灸手可热的商业明星。他在全球华人最大中文网站的个人博客 (blog.sina.com/m/panshiyi) 的浏览量一直排在前十,商界人士第一,到2007年1月,总访问量突破3000万。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品牌,SOHO中国入选2006年《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SOHO中国是当前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北京CBD的项目开发量占北京CBD总开发量的20%。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IPO以及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2.潘石屹成长历程
- 1963年生于甘肃天水县的农村,父亲是“右派”。
- 1977年秋天,其父获平反,全家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甘肃清水县城。
- 1979年,考入兰州培黎学校(中专)
- 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以600名学生中第二名的成绩被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大专)录取
- 1984年,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
- 1987年,辞职到广东"下海"
- 1989年,随同一位老板来到海南省
- 1990年,同冯仑、王功权、张民耕在海南省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简称“农高投”)--万通的前身
- 1991年8月,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地产,在海南省第二波经济热潮中半年多赚取一千多万元
- 1992年8月海口房地产崩盘前夕,潘回到西北考察市场机会,后到北京市场调研,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偶然听到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潘设法获取了其中之一,成为发迹的肇端。
- 1992年,创建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1992年,万通新世界广场在阜城门开盘,香港利达行主席邓智仁找到万通公司要求代理销售。邓智仁通过成功的广告和定价策略获得代销的成功,将万通新世界广场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
- 1995年,创办SOHO中国公司(前身为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
- 1996年,创办项目公司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SOHO现代城
3.潘石屹近期获奖情况
4.地产骄子潘石屹
潘石屹写博客,点击逾千万,并集结成册;潘石屹拍照片,摄影技术虽不专业,相机却始终最专业,并出过一本个人摄影集;潘石屹拍电影,和梅婷演对手戏;潘石屹信过佛,修过禅宗,现在信奉巴哈依,曾担任过的最高宗教职务是省佛学研究会副会长;潘石屹还卖房子,并把自己作为形象代言人,印在户外广告牌上。中央电视台说:“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潘石屹的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潘石屹和潘石屹的SOHO中国绝对是最吸引眼球的。”圈里人笑称潘石屹是“写博客的人中坐禅时间最长的,坐禅的人中拍照最多,拍照的人中卖房子最多的”。有人说潘石屹是房地产界的“小燕子”,潘石屹说,我不是“小燕子”,我是章子怡。潘石屹正满面笑容地走在明星房地产商之路上。
5.荣誉
- “亚洲企业领袖协会”会员(2006年10月);
- 被《财富》(中文版)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之一(2005年);
- 连续三年当选新浪网(全球华人最大中文网站)“地产10大影响力人物”(2005年);
- 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提名(2003年);
- 连续多年担任“博鳖亚洲论坛”主讲人和“房地产分会”主持人(自2002年);
- 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2002,2003年)。
6.出版作品
- 《潘石屹的博客》, 2005年
- 《杂碎》,2004年
- 《西行25度》,2003年
- 《茶满了》,2001年
- 《投诉潘石屹、批判现代城》,2001年
7.评论
Ben Kwok & Jamil Anderlini/ 《南华早报》
“潘先生有点像中国新生代企业家中的模范——或者说资本主义时代的活雷锋。”
Jianying Zha/《纽约客》
“...直到现在,房地产界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像(张和潘)那样从容冷静、智慧过人;当然也没有哪一家能够像他们那样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也没有哪一个房产项目曾受到这么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在房地产圈子里,潘石屹和张欣广受羡慕,但这并不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完全不沾中国土地交易之泥淖的边。一个人怎能完全出污泥而不染?现在,潘和张尽管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但他们想要重塑其所在行业的形象,而且,像他们那样资金雄厚的公司定会从更加透明、更加明确的法规中受益。2002年和2003年, SOHO中国在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单个项目销售额最高。去年,SOHO中国在中国房地产公司中纳税额最高。”
《经济观察报》/“好公司应该象水一样”
“我提倡的公司应该是液态的,应该像水一样,不管市场是方的也好,是圆的也好,还是一个像茶壶一样的东西也好,我这个公司都可以倒到里边去,每一个缝隙都可以充满,这样的公司就是好的公司。
所有装模作样、端架子的人都是最没有水平、最没有能力的,他们没有创造力,他们也不会给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一个真正心里自信的、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在意名片上的头衔,在意坐什么车,在意穿什么服装,开会时怎么安排座次,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只考虑这些事情,他就是固态的,他就是一个落伍的人。
如果你整天紧张得不得了,天天琢磨着赚钱,天天问财务还有多少钱,营业额上去没上去,这样的企业家总处在紧张的状态下,企业一定管理不好。”
Scott Macintosh/《国际先驱论坛报》
“潘与张是一对领导潮流的夫妻搭挡,拥有并掌管SOHO中国,这间公司引入的现代审美眼光广受在中国繁荣的经济中崛起的新贵们追捧。
…迈克尔·李,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说SOHO中国颠覆了中国的传统地产形式--并且也许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发展新的地产观念做出了贡献。
‘过去,中国的建筑师喜欢在建筑中寻找永恒,’李说,他还说SOHO中国‘揭示了变化才是永恒的真相。现在中国人象挑衣服一样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选择自己的房子或公寓。’
‘另一个变化是,SOHO中国告诉了中国人房子也可以是一种资产,’他说。‘当其他的开发商还在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或者跟在SOHO后面创造生活方式的时候, SOHO中国就引入了资产的概念,这对于中国的地产市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政府正逐渐开始接受私有财产的观念的时候。’
总体而言,李说,‘他们追求、推广并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开发出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产品。’”
《北京青年报》
“老潘不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商,有着更多的明星的气质。
且不说楼盘推出前的轰轰烈烈、人尽皆知,就楼盘本身也成了时尚的关注。按SOHO公司的规模和所开发楼盘的数量,实在不能算太大的公司,但老潘的创意和“作秀”的本领,令他始终占据媒体的大块版面。8.31大限的来临,许多人还在苦思出路时,老潘的一手“鸡蛋换粮票”让更多人醒悟,原来生意是可以这么做的。SOHO尚都的广告牌上老潘大大的笑脸,更是向人们传达着“我就是明星”的自信。在论坛、峰会、聊天室里频频上镜也就罢了,那不过是地产媒体追逐的“宠儿”。可当他出现在娱乐版的新闻里时,我们在微笑的同时看到的是一个热情参与生活的人。
也许这种锋芒毕露有违中国的中庸之道,但这个年代我们所崇尚的不就是为自己生活吗?”
Hannah Beech/《时代周刊》
“‘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丰富的历史,’潘说。‘但我想展示我们今天造的建筑也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已经向前迈进了不同寻常的一步,他很重视他项目周围的其他建筑,并使自己的项目规划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连贯性。”
《新京报》/“我的生命寄托在我的建筑中”
“入世一点来讲,我的理想跟其他开发商不一样。三年前,可能我也跟很多开发商想的一样,想做行业老大,追求开发量、利润率等,但三年后的今天,我的理想改变了,开复工面积的大小、营业额的多少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刺激,而对于自己的产品能否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建筑,是否我建造的每个建筑都能够流传下去,这才是我最关心的,是我的理想,这种追求是我每天工作和思考的动力源泉。”
《南华早报》
“对于他们(张欣和潘石屹),既有大喊大叫的讨伐者,忠心不二之追随者亦甚众,但无论你站在哪一边,始终无可置疑的事实是,他们宜家宜商的SOHO模式,以及他们在建筑上的大胆探索,已经对北京的高档住宅市场甚至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经济观察报》/“SOHO的小手段和大手笔”
“就在国内很多房地产公司因为新一轮的宏观调控、银根紧缩而叫苦连天的时候,有一家公司不仅在银行没有一分钱的贷款,甚至也没有忙着拓宽新的融资渠道,而公司却在蒸蒸日上,就在今年6月份还刚刚斥巨资拍得了北京CBD-01地块。
这家企业就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它的老板是‘已经基本明星化’的潘石屹。
目前正在稳健发展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得益于它独特的‘袖珍巨头’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路径的主要特征是:一个行业——房地产;一个城市——集中在北京。虽然SOHO中国有限公司在行业、城市和员工人数方面没有数量优势,但在业界却总受到特别关注。如果按人均水平来计算经济效益的话,SOHO中国公司每年人均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年人均纳税超过了68万元。据潘石屹讲,SOHO中国公司人均创造的税金比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指标还要高。”
Susan Jakes/《时代》周刊
“张欣和她的先生潘石屹共同创立了私营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他们就是这种都市居住环境的最直言不讳的支持者之一。在他们在北京东部一片色彩明快的住宅区SOHO现代城销售大获成功后,张欣现在正努力为优秀的建筑师创造机会,使北京成为一个更具有亲和力的城市。
…张欣还有一个离市中心很近的项目,叫建外SOHO,方便社区的概念在这里大行其道。毫不耀眼的、不对称的透明的白色公寓,写字楼和商铺由一个空中的人行道网连接,这是日本设计师山本理显的作品,张欣的创意,按她自己的说法,是要“向市场宣传都市主张,创造一种社区而不仅仅是一个混合体。”到现在为止,市场似乎是接受了这种理念。这个项目的前三期,大约30万平米,已经卖完了。
…至今也没有人知道比起亚伯拉罕用雄伟建筑卖海鲜或库哈斯用超大型大楼促进巨大变化,SOHO的开发项目是否更能复兴社区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后人怎么看待这个新时代的建筑,它们都将成为记录,有力地证明中国的城市现在是在多么快速,多么雄心勃勃,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氛围中改变着形象。它将成为一道在无数变化的海涛中拍击出来的风景。”
《21世纪商业评论》
“潘石屹说,他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所以他不愿意跟别人去挤一扇门,而更是希望另一扇门的悄然打开。
所有人都在一个独木桥上时风险自然很大,对于商人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判断,但像潘石屹这样能够完全做到收发自如的,显然并不太多。
所以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四处转悠,看见记者采访首创置地的董事长刘晓光,他甚至还主动要求旁听,听另一位大佬指点江湖,偶尔插话,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位屡屡开创地产销售奇迹的新秀,地产江湖中,已经没有人敢忽视老潘的看法。”
Dexter Roberts/《商业周刊》
它(SOHO中国)不仅是首都北京最繁忙的建造者之一,还以其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建筑艺术成为最受推崇的开发商之一。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谁在为中国创造税收?”
“恐怕连潘石屹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更愿意别人知道SOHO中国有限公司)纳税额会位居房地产业全国第二。虽然他对本报记者并未表示出太多的惊讶,‘我没少交一分钱的税,也不会多交一分钱的税’。
在由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2003年度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纳税十强榜中,潘及其夫人张欣领导的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788亿元领先排名第五的万科,位居第二。”
Kathy Chen/《华尔街日报》
“中国的时尚夫妻:楼盘人物,俱领风骚。…在这个刚刚被浮华光环雕琢出魅力无限的国度,张女士和潘先生在中国脱颖而出 :一对名人夫妻。 他们成功地在中国建造了许多风格简约,极具现代审美的办公和居住混合区,由此而名声大噪。”
《南方都市报》
“就是这个研读禅学已有数年的潘石屹,既能够在1年多时间将建外SOHO卖出25.6万平方米、40.3亿元,也能够拍出《西行25度》这样有些苦涩的照片来,并不惮于承认自己是个娱乐化的地产商。
潘石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纯粹的商人。你会发现,他观察和思考任何问题,百分之百都是用商人的眼光’,一个自称非常了解潘石屹的人说,‘可惜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纯粹的商人太少了’。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界纳税排行榜第一把交椅上‘聪明的大傻瓜’。中国房地产界真正做到妇孺皆知、空前绝后的珍稀物种之一。
除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外,老农潘石屹显现出强大恋爱婚姻能力,俘虏‘华尔街夫人’张欣,自由进出地产富豪榜,家庭事业幸福指数极高。长城下的公社、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SOHO尚都等代言了国际生产力。
娃娃脸、黑边眼镜,老潘给中国房地产刻了四个字‘地产,好玩’,正是这个小个子中国人让中国房地产变得明快、鲜艳。娱乐是老潘的家常小菜,随心所欲才是老潘的本性,他自由地生产房子,自由地定出高价卖出房子,自由地玩地产。从这方面看,小潘只是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孩子的话,你不要当真’。老潘公司办公室的走廊里站着各种造型的‘猪’,他们要么是老相好,要么在谈生意,要么闲话人世纷争,像人类一样幸福。其实老潘骨子里向往的是一种朴素、大气的境界啊。”
《经济学人》
“年轻的SOHO中国,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已经成功地打造成为一个品牌企业,在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里,建造了具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楼宇。在飞快变化的处处充满竞争的北京,SOHO中国在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内完成了两个出色的项目,毫无疑问,SOHO中国是最后的胜利者。”
Peter S. Wang/Asia Inc
“潘石屹和他的夫人张欣是最有活力的企业家夫妇。 张欣以她丰富的海外工作生活经验弥补了潘石屹在这方面的不足,而潘石屹以他20年的商场沉浮,弥补了张欣对中国大陆的经营方式的不了解。二人互为弥补,相得益彰。
… 作为总部在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联席总裁,这对夫妻正在引领中国地产和建筑的潮流。他们在北京的SOHO现代城项目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设计上都是一个突破,是第一个为居家办公的企业主提供的商住两用项目。如今,这对夫妇的建外SOHO项目又正在进行之中,这是一组由20幢高楼组成的商住楼区,占地16 万9千平方米,毗邻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项目,该项目位于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它让旅游者有机会看到中国最好的当代建筑,同时欣赏到长城及环绕京城的山脉中最美丽的一段风光。这个项目的创作灵感源自张欣,是把当代中国艺术和当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紧密的与一群企业家一起,为促进中国在文化上越来越精深、透明和全球化而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