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最优质量成本
最优质量成本,即质量成本的最优分布,是指生产出最优质量的产品,所用的最少的质量成本。对于最优质量成本的评价,存在传统观和现代观两种观点。
2.两种最优质量成本观
一、最优质量成本的传统观
最优质量成本的传统观认为,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与故障成本(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控制成本增加,故障成本减少时,总质量成本水平也会随之下降并将稳定在某一个平衡点上。此时的质量水平被认为是传统观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二、最优质量成本传统观的局限性
传统观的理论依据:按照传统的理解,次品是指在某一质量特征(维度)方面超出了可容忍的限度(一般为上、下限) 的有缺陷的产品。
根据这个观点,只有当产品不符合规格时才会发生故障质量成本。而且,在故障质量成本与控制质量成本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的选择问题。
可见,传统观不但允许而且鼓励一定数量的次品生产。这种观点一直盛行到20世纪70年代才受到零缺陷观点的挑战。
到了80年代中期,零缺陷模型向健全质量模型(Robust Quality Model)进一步推进,又一次向传统观发出挑战。根据健全观,生产出与目标值有偏离的产品就会带来损失,而且偏离越大损失也越大。由此又可得出结论:偏离理想状态是要付出代价的,零缺陷模式低估了质量成本,因此,还有通过努力改进质量以形成节约的潜力。
由于健全质量模型紧缩了次品的定义,改进了质量成本的观念,强化了质量竞争,从而使企业可以利用它,在减少次品量的同时降低总质量成本,并逐步使产品能达到健全零缺陷状态。
三、最优质量成本的现代观:质量成本的动态性质
最优质量成本的现代观认为,预防质量成本和鉴定质量成本在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也可以降低,所以,随着预防质量成本和鉴定质量成本的增加和故障质量成本的下降,总的质量成本水平不仅会下降,而且会持续地下降,而不像传统观所描述的停留在最优平衡点上。
现代观与传统观的区别:
1.在接近健全零缺陷状态时,控制成本并非无限制地增加;
2.随着接近健全状态,控制质量成本可能是先增后减;
3.故障质量成本有可能降至零;
4.传统观反映的是静态的质量成本,而现代观反映的则是动态的质量成本。
最优质量成本的现代观的观点总结: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卓有成效的实施,随着健全零缺陷状态的实现,预防质量成本和鉴定质量成本等可控成本也可以先增后减,故障质量成本有可能降至零,总质量成本亦有可能继续下降,而产品质量却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