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时间偏好
时间偏好是指对于相同的消费束,行为主体总是偏好现在甚于将来,时间偏好率就等于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其理论核心内容是人们存在时间偏好的原因及时间偏好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作为跨期决策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时间偏好广泛涉及消费、储蓄、投资、增长等领域。
2.时间偏好理论的发展阶段
以对行为主体的描述与假设为轴线,时间偏好理论分析框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形成于19世纪。此阶段学者们从情绪、动机与认知特征等心理学方面解释了人们时间偏好的多样性,但大多囿于定性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数理模型。
第二阶段是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其标志是Samuelson(1937)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指数贴现效用模型。通过固定贴现率假定,Samuelson得到时间偏好严格一致的结论,与新古典一般均衡相一致,成为研究跨期决策的标准框架。但近年来,贴现率递减、量值效应和符号效应等许多市场“异常”的发现使该模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则重拾古典学派的心理学传统,放松理性经济人假设,代之以有认知偏差的经济人假设,对贴现模型进行了拓展,得出时间偏好不一致之结果,并用它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常”,完成了分析框架的转换,这一理论突破构成了时间偏好理论的第三阶段。其中双曲线贴现,作为指数贴现的替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此时间偏好理论研究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