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2.应用型人才层次划分[1]
3.应用型人才的特征[1]
1.品格标准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备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新创业的精神。
2.适应岗位
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科学原理和研究成果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则、运行决策,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3.知识要求
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4.能力要求
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等非技术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5.技能要求
具备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4.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
1.反应能力
思路敏捷是处理事情成功必备的要素,一个能将事务处理成功的人必须反应敏捷。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需要洞察先机,在时机的掌握上必须快人一步,如此才能促使事情成功,因为时机一过就无法挽回。
2.谈吐应对
谈吐应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好的知识和修养,得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不间断的自我充实,才能获得水到渠成的功效。
3.身体状况
身体健康的人做起事来精神焕发、活力充沛,对前途乐观进取,并能负担起较重的责任,而不致因体力不济而功败垂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越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才越是有机会成功的人。
4.团队精神
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决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而必须经过不断地协调、沟通、商议、集合众人的力量,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做出为大众所接受和支持的决定。
5.领导才能
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为其工作,但在选择干部人才时,必须要求其具备领导组织能力。某些技术方面的专才,虽然能够在其技术领域内充分发挥,却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担任主管干部的职位,所以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必须从基层开始培养干部,经过各种磨练,逐步由中阶层迈向高阶层,使其适得其位,一展其才。
6.敬业乐群
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具有高度敬业乐群的精神,对工作的意愿是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一般而言,人与人的智慧相差无几,其差别取决于对事情的责任心和勇于将事情做好做实的精神,尤其是遇到挫折时能不屈不挠继续奋斗,不到成功绝不罢休的决心。
7.创新观念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在于不断地创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商场的竞争更是瞬息万变,安于现状就是落伍。一切事物的推动必以人为主体,人的新颖观念才是致胜之道,而只有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才能促成进一步的发展。
8.求知欲望
为学之道不进则退,企业的成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力求突破,了解更新、更现代化的知识,而不能自满,墨守成规,不再作进一步开展,因而阻碍企业成长的脚步。
9.对人的态度
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办事者待人处事的态度。对人态度必须诚恳、和蔼可亲,运用循循善诱的高度说服能力,以赢得别人的共鸣,才较容易促使事情成功。
10.操守把持
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倘若在品行操守上不能把持住分寸,则极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损害。所以,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必须格外谨慎,善于任用明辨取与的人才.避免任用那些利用个人权利营私贪污者、假公济私的贪赃枉法者危害到企业的成长,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1.生活习惯
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初步了解其个人未来的发展,因为生活习惯正常而有规律,才是一个有原则、有理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所以观察一个人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可以预见到他未来的发展。
12.适应环境改善环境
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必须注重人员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选用个性极端的人,因为这种个性的人较难与人和睦相处,往往还会扰乱工作场所的气氛。一个人初到一个企业,开始时必然感到陌生。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并能愉快地与大家相处在一起的人,才是企业期望的人员。能适应环境更善于改善环境,给企业事业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人类是从不断改善自然中得到发展进化的。
5.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2]
一、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知识的获取与再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指大脑对知识的吸收、加工、储存能力。在现代社会里,每天的知识与信息成几何倍数增长,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在博大精深的学科领域里,能捕捉到多少有益的成分,这与一个人的知识获取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知识获取能力强,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就快,知识面就宽,反之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就慢。
知识再现能力指一个人面对实际的学习情景或工作情景对知识的回忆与表现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机械性的功能回忆,即面对新的学习情景或具体的工作情景,回忆起过去所学知识。第二个层面是简单的知识加工,即将所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加工,用于解决一般性学习问题或完成一般性工作任务。第三个层面是知识创新层面,即将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重组,形成新知识用于解决比较复杂的学习问题或实际问题,这是较高层次的再现形式。
对应用型人才而言,在知识上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即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科技、方法论、财务、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二、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将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包括:
1.组织工作能力
应具有科学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的能力,能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抓落实的能力,研究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应当熟悉和掌握所从事的某专业或某行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即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这种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这一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因专业不同而不同,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些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运用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来处理工作对象中的实际问题,表现得直接具体的是对实际工作对象进行动手操作,操作的结果应该是满足该专业或该行业领域要求的工作成果。
3.谋划决策协调能力
在谋划决策时做到明察、多谋、机智、善断、勇为,具有机敏决断的能力。
4.调查研究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主观臆断,不盲目指挥。
三、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凡事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力求推出新构思、新设计,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真理,不甘平庸,才能永远不满足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热爱并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事业。要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获得新答案与成果,追求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新办法,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最突出的表现。
四、协同能力
协同能力表现为人与人合作的能力。现实中的工作客体往往比较复杂,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协同配合,这种配合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上。维持事业的旺盛生命力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来自团队的创造力、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进取心,因而信任、信用、合作以及默契等协作精神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品质。应用型人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本身,就体现着自身的竞争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创造工作越来越依靠团体的力量,个体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各种有效的交流,才能促进创造事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学会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己发生变化,懂得国际运行规则和具备国际交往与运作能力的人才备受社会欢迎。因此,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要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