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牌

1.什么是广告牌[1]

广告牌泛指一切传递广告信息户外媒体

2.广告牌的类型[2]

最常见的广告牌有张贴和漆面喷涂两种类型。张贴的广告制作是在事先准备好的规格纸张上设计广告宣传,然后固定到广告板上。漆面喷涂的制作通常成本较高,人们常称为墙壁式广告栏宣传。后一种形式常常出现在城市中,由酒店出资直接喷涂到墙体上。广告牌宣传是提前制作好,然后分别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组装,而且每年都要重新粉刷几次以保证最佳的外观。大多数的喷涂广告宣传栏都是带有灯光装饰的。

3.常见的广告牌[3]

1.单立柱广告牌(简称单立柱)

广告牌置于特设的支撑柱上,以立柱式T形或P形为主,广告装置设立于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道等地方。面向密集的车流和人流。普通使用的尺寸为6m×18m,主要以射灯作为照明装备。

2.候车亭广告牌

设置于公共汽车候车亭的户外媒体。以灯箱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类媒体上安排的广告以大众消费品为主。可以单独或网络式购买多个站亭广告位以实现较高的覆盖率甚至覆盖多个城市。

3.地铁广告

在地铁范围内设置的各种广告统称地铁广告。其形式有12封灯箱、4封通道海报、特殊位灯箱、扶梯、车厢内海报等。其特点是人流集中、受注目程度高,能够增加产品的认知度。可以单独或网络式购买多个广告位。

4.公交车广告

公交车属于移动媒体,广告表现形式为全车身彩绘及车身两侧横幅挂板等,其特点是接触面广,覆盖率高,可根据目标受众对象来选择路线或地区。可以单独或网络式购买广告位,

5.机场广告

设置在机场周围和机场内部的广告牌。一般针对层次及收入较高的受众,如公干及外出旅游人士。

6.火车站广告

设置在火车站范围内的广告形式,以来往各地的旅客为主要目标对象,特点是人流量高及可覆盖邻近区域。其广告形式有灯箱、电子屏幕、射灯广告牌、三面翻等。

4.广告牌的设计

广告牌的造型设计[4]

  户外广告牌主要是发布广告信息的承载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一、落地广告牌

  落地式广告牌具有独自的建筑体系、结构体系。如各种大小的路牌广告、跨街构架广告等。其建筑独立成形,其结构受力自成体系。

  二、墙面广告牌

  墙面广告牌是指依附于其他建筑物上的广告结构。附壁广告结构的受力将传给所附建筑物的墙、梁、柱等受力构件。

  三、屋顶广告牌

  屋顶广告牌建在屋顶之上,其结构受力最终传到建筑物的屋面板、梁、柱等受力构件上。屋顶广告牌的结构受力体系必须结合所依附的建筑物来综合考虑。

  独立体系的广告牌构筑物,其造型空间相对自由、灵活。

  附着式广告牌构筑物,如墙面广告牌和屋顶广告牌,其造型的选择、受力的大小、力的传递体系,必须考虑到所附建筑物的已有条件。

广告牌的形态设计[4]

  建筑物(包括广告构筑物)的造型是由形态和色彩两大主要要素组合构成的综合效果所形成的。

  一、形态的元素

  形态的形成元素有:点、线、面、空间、立体、质感、光和影。

  1.点

  点是形态构成的最基本元素。点是有大小的,点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同样大小的点,由于空间尺度的不同,它的反映效果是不同的。同样的点,在大空间环境中,其显示效果就相对小,在小空间环境中,其显示效果相对就大。同样的点,近距离显示其效果相对大,远距离显示其效果就相对小,甚至没有。

  根据点的构成情况,会显示出形形色色的视觉效果。一组同样大小的点,按一定规律组合,会产生相互牵拉的视力,隐示着线或面的存在。一定大小的点有序排列,暗示着某种规律。大、中、小三个点依序排列,会产生方向性的动感。大小不等的一群点的组合,会产生综合的动感(图1)。Image:点的形态.jpg

  2.线

  线有宽窄、粗细和形状。

  线在面内时,反映的是宽与窄;线在空间内就表现为粗与细;线的走向不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如直线、斜线、曲线等。

  直线表现的是挺直、单纯。

  垂直线表现出高雅、希望,给人以紧张感、上升感。

  水平线表现出平和、静态,给人以安全感、平常感。

  斜线表现的是动向感,斜线斜率的不同所带来的动向感是完全不同的。平稳斜率的斜线,显示的是努力向上或者顺势而下的动感。陡峭斜率的斜线,显示的是紧张感。甚至是岌岌可危的危险感。

  曲线是柔软的、复杂的、动态的效果显示。

  在曲线之中,几何曲线由于其奔放而富于感情。自由曲线则因处理意识与手法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

  在几何曲线中,圆具有充实感。椭圆(长、短轴合宜比例)则显示圆润、厚重。抛物线与流线形,则显示速度感。双曲线其规律对称,具有均衡的美感和现代感。

  3.面

  面由线与线(包括曲线)相交所形成,由于线与线(包括曲线)之间的组成关系的不同而形成平面、斜面、曲面及其他多种形式的面。

  平面单纯、利用效率高。平面之中,垂直面有紧张感,显示高洁。水平面平和,显示静态,表现安定感。斜面反映的是动态感。曲面亦具有动感,显示温和、柔顺。

  面的基本形状有矩形与圆形,其他形状的面都是由这两个基本形状变化组合而形成。如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扇形等。不同形状都会产生一定的显示效果。多种形状的组合运用,能够增加空间的造型效果,创作出有特色的造型表现。但是,由于意识的差别,处理手法的不同,容易产生优与劣的差别,因此,宜予必要的注意。

  4.质感

  质感是相对所使用的材料而言。材料有其特有的材质,其材质所显示的效果就是质感。质感有光滑、细腻、粗涩、轻软、光亮、沉着、典雅等评价语言。

  钢铁材料显示牢固,原木显示粗旷,不锈钢显示光亮等等。材料的质感在造型效果的整体反映上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除了具有原始的质感外,通过各种现代加工手段和各种辅助用料的配套,材料的质感也可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

  5.光与影

  在自然界,光和影是并存的自然现象。在建筑造型设计中,合理地运用光与影,会给造型设计带来非常强烈的效果。

  户外广告设施构筑物因其特点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受光和影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利用自然产生的光与影的有利效果,避开其不利影响,是在造型设计中应加以注意的问题。除了自然光影的利用,为了加强效果,特别是在夜晚,利用人工照明产生有效的光和影,也是广告构筑物造型设计中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的手段。

  元素的利用构成了形,形与形的组合构成了造型。这种构成的造型是否能成立,除看构成对象(造型)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有序外,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为多数人所承认的客观性。

  •   二、尺度和规则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评价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公认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有价值的评价尺度(标准)和规则,把握这些尺度和规则,有利于使作品(造型)更趋合理和完善,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这些应把握的尺度与规则包含以下几方面:

  1.造型的统一与变化

  造型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形式,然而一切形式的出发点应是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意味着在一个造型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体间的关系应首先是视力上的统一。各部分不同的造型,但在总体上呈现为一个整体。当然,部分的变化并不是无序的变化,应是统一中的变化,是统一中的变形。

  2.共感的调和

  在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给予稳定的关联性,这种构成在相互之间称为共感的调和。调和中有类似与对比两种。

  (1)调和中的类似调和中的类似可以看作是由同质的部分的组合而带来的,由于视力的一致造成的形态感觉的效果。类似的调和显示出的是温和,也有可能会显得单调。然而,通过适当的手法,给部分以反复提高,造成视觉重复的兴奋的刺激,则可以表现出由反复效果而产生的韵律。

  (2)调和中的对比调和中的对比可以看作是由不同质的部分的组合而带来的,由于视力的强弱而产生的形态感觉的效果。其具有与类似形成鲜明对照的特点,对比的要素有大与小、高与低、纵与横、曲与直、疏与密、明与暗等等。

  3.各部分的均衡

  在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全体之间,取得视觉力的平衡,给人以舒适的形态感觉。均衡包括对称、非对称、比例、主导与从属几方面。还有形式的均衡和非形式的均衡。

  (1)对称对称在均衡之中是最正规的构成形式,也是最常见、最通用的。对称容易给人以有秩序的感觉,有统一感,但有时则显过于端庄,甚至给人以古板、呆板的印象。对称有左右对称和放射对称。

  左右对称是在左右或上下之间具有中心轴的构成。

  放射对称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扩散的构成,或围绕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形成。当旋转角度为180°时,获得的形式称之为反对称。

  放射对称较左右对称更具动感。反对称则更具变化感。

  (2)非对称对对称施予有统一的变化则会呈现非对称的效果。这种形式在形状上是不平衡的,但是由于视力的集中,给予人的是富于变化的形态感觉和具有动态趋向的稳定感。

  (3)比例在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全体之间加以适当的比例变化,可给予在均衡基础上的调节变化的形态感觉。比例是人类在对自然形态和人类自身的观察、总结中,获得的一个极有意义的数学元素。比例是最接近自然,最接近人的构成形式,它对人具有直接的表达力。在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当中,凡能够具有良好功能、良好形态的事物,一定具有一切良好的比例。

  常见的比例有:

  1)黄金比与黄金比例长方形。将线段分割为大小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大段与全段之比相等,这样的分割就称作黄金分割,把这个比值称作黄金比值。黄金比值Φ=0.618。

  两边之比是黄金比的矩形称为黄金比长方形。这是自古以来求得的最均衡的长方形(图2)。Image:黄金比图例.jpg

  2)平方根与根长方形。每边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为sqrt{2},用1和应作两边所形成的长方形称为sqrt{2}长方形。同理,可作出sqrt{3}长方形和无数个根长方形。按照根长方形作图法能够求得包含无理数的比例,这样的比例在视觉感受中符合较好的审美尺度。通常在实用中考虑到sqrt{5}长方形求出的比例也就足够了。

  3)整数比。把由1:2:3或者1:2,2:3这样的整数比例称作整数比。这种比例存在着某个单位值的一定的倍数关系,因而它容易处理、使用方便,实用价值很高。

  4)相加数列比。即斐伯拉数列比,是1:2:3:5:8:13:21:……这样的数列,其中每一项的值为该项前两项值相加之和。由这种数列产生的比例,其相邻两项之比逐渐接近于黄金比。

  5)等差数列比。例如1:4:7:10:……,即相邻两项之差为定值的数列所产生的比例,按照给定的公差,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比例。通常采用的数列有3:5:7,1:6:11等,按照这样的比例,获得使人愉悦的韵律感。

  6)等比数列比。是由1:2:4:8:16:……这样的相邻两项之比为定值的数列形成的比例,按照给定的公比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比例。1:1.3:1.7:2.2:2.9,1:1.4:2:2.8:4,20:37:68:125等经常被采用。采用等比数列,数列的增加率大,可以获得更强烈的韵律感。

  (4)主导与从属在造形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采取并列或对立的手法时,主从效果就表现在这对立的场合。主导是支配空问一切部分的势力,从属是把主导部分拉开的相关的力,它们从整体上带来词和。主导与从属虽是主从关系,但是处于从属地位的部分并不单纯是从属物。这种关系是惟此两部分的存在而存在的,缺少哪一方面造型也不能构成。

  主从效果具体表现为对比、非对称、抑扬等,给人们的感觉是动的、有个性的、明快的形态感觉。

  4.韵律

  韵律表现在部分与部分之间视觉的强的力和弱的力的有规则的连续的形态中,这样动态的秩序显现出有活力的表现,给人以舒畅的形态感觉。

  韵律有重复、渐增、抑扬。其多在作为整体的调和手段中加以恰当的运用,此时更能使造型表现丰富多彩。

  (1)重复将同一部分进行反复,构成整体,由于观看者的视线移动可相对地给予动感。重复的韵律的效果是由视力的强弱不同而带来的。

  这种重复构成手法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但重复的次数少时则显单调,也不能增强造型的表现效果。当重复的次数增多,表现出力的均等效果,则能提高造型表现的效果。

  (2)渐增在各部分之间给予渐进的变化,表现渐增的韵律。渐增比重复具有更强的动态感,给观看的人以充满力量的形态感觉。这种视觉之力的比例也就是由于渐进力的变强而产生舒适的韵律感,其效果是从等差的构成向等比的构成的提高。

  (3)抑扬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进行各个部分的构成,可表现出抑扬的效果。

  抑扬的表现,给人以非常轻妙的形态感觉。

  抑扬,作为有机联结起来的调和手段同时加以运用时,可以将造型表现的效果更提高一步。

广告牌的色彩设计[4]

  色彩是造型设计的又一主要因素,任何一个建筑物,除了形之外,必然伴随着色彩。色彩是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色彩本身具有特别的表现力,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合理的运用色彩的特性,可以把造型的效果更提高一步。

  一、色彩的表述要素

  对色彩的感觉因人而异,由于各人对色彩的感觉不同,描述也就会不同,因此,要表现色彩则是复杂的。

  通常,色彩学上用色相、明度、彩度表示色的三要素,度、彩度又称为色彩的三种基本属性。

  1.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质面貌。色相与色的波长相关,有彩色才具有色相,无彩色则无此属性。

  红、橙、绿、蓝、紫为色相的基本代表色。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示反射率的级差。

  白色(纯白)为最明亮的色,黑色(纯黑)为最暗的色。从白到黑其间分成感觉相等的明度,形成11个级差,用以描述色的明度。色的明亮程度与色相无关。但色的明度也不可能离开色相而单独存在。色的明度与色相相结合,就可以显示色的明暗程度。

  3.彩度

  彩度是指色的纯度或色的饱和度(色的鲜艳的程度)。色除了具有色相、明度的差别之外,还具有鲜艳程度的差别。鲜艳色的彩度高,浑浊色的彩度低。同一色相中彩度高的为纯色,加入白色、黑色则可降低彩度。不同的颜色,其最高彩度也不相同。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

  人类具有色彩的联想,这种联想因个体的差别(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地域)而有所不同。联想促使人们对色彩具有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随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所形成,与具体的物并不一定相关。人们对雪地、冰山的白色感到阴冷,对太阳、火光的红色、黄色感到暖和,这种心理所带来的冷与暖所形成,与具体的物并不一定相关。人们对雪地、冰山的白色感到阴冷,对太阳、火光的红色、黄色感到暖和,这种心理所带来的冷与暖的感觉已与具体的物、具体的温度无关。这就是联想的感觉形成的心理效应。

  不同的颜色在人们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反映是明确的,其反应特征称为心理联想效应。

  色彩的色相不同,带给人们的联想不同。红、橙、黄等色刺激性较强,为阳色(暖性色);而蓝、蓝紫等色刺激性较弱,为阴色(冷性色);绿、紫、白、黑、灰等色则为中性色。

  色彩的明度也同样给予人们不同的感觉。明亮色感觉轻松、开放,而暗色感觉沉重、封闭、沉闷。

  色彩的彩度给予人的视觉影响较大。彩度与明度相关。彩度、明度均高的暖色,及白色、金色给人以华丽感;彩度、明度均高的冷色具有朴素感;彩度低、明度高的色彩及灰色具有柔软感,使人产生轻快、松软、流动的感觉;彩度高、明度低的色彩,及黑色、白色具有坚硬感,使人产生沉重、压迫、有力的感觉。

  三、色彩的物理效应

  色彩是通过光的作用被人们的视觉所感知,光(特别是太阳光)是具有能量的,所以色彩也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色彩与太阳的辐射热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色彩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吸收各不相同,其热吸收率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的物理效应。

  白色:热吸收率较低,其物理效应是偏冷,其反射率较高,呵以获得明亮的效果。

  黑色:热吸收率较高,其物理效应是偏暖,其反射率较低,可以产生神秘幽深的环境气氛。

  四、色彩的情感效果

  人们看到色彩时,往往结合自己的经验,把所看到的色彩与事物、往事和经验过程加以联系,触发心理联想,从而触发情感。不同的色彩对观看者会引发不同的情感感触,这就是色彩的感情效果。

  1.兴奋色与沉静色

  兴奋与沉静是因刺激的强弱而引起。红色、橙色、黄色这样的颜色刺激性强,给人以兴奋感,称为兴奋色;青绿色、青色这样的颜色刺激性较弱,给人以沉静感,称为沉静色;黄绿色、绿色、紫色则属于中性色。兴奋色、沉静色根据它们的明度、彩度的高低,其引起兴奋、沉静的程度也随之变化。

  2.暖色与冷色

  红色、橙色、黄色给人以温暖感,这类色称作暖色。青色、青绿色、青紫色给人以森冷感,这类色称作冷色。黄绿色、绿色、紫色、紫红色则为中性色,没有暖冷感。在无彩色中,白色感觉冷,黑色感觉暖,灰色是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与色彩的明度、彩度也有关系。如果色彩的明度高,则趋变冷;明度低则趋变暖。色彩的彩度高低同样也会影响对冷、暖的感觉,高者趋变暖,低者趋变冷。

  3.鲜艳色与朴素色

  彩度高的色鲜艳,彩度低的色朴素。对于明度而言,明度高的色鲜艳。通常,暖色鲜艳,冷色朴素。色的鲜艳与朴素是相对而言,不同的色在不同的色配环境下,其鲜艳与朴素的倾向也是变化的。

  4.欢快色与阴郁色

  红色、橙色、黄色这类暖色易激发欢快。青色、青绿色、青紫色这类冷色易引起阴郁。白色与别的纯色组配时显得欢快,黑色属阴郁,灰色属中性。明度高的色显欢快,明度低的色显阴郁。明度低而彩度亦低时,也显示阴郁。

  5.软色与硬色

  色的软、硬是由色的明度、彩度的高低而显示的。明度高而彩度低的色显示较软,明度低而彩度高的色以及纯色则显示较硬。无彩色中,白与黑显示硬,灰色显示软。

  6.轻色与重色

  明度高的色轻,明度低的色重。明度相同时,彩度高显示轻,彩度低显示重。

  7.色的组配

  当不同的色组配出现时,应根据色的冷暖、轻重、软硬、适宜的明度与彩度加以运用,才能给人以有序而舒心的感觉。无序而杂乱不当,会给人造成心烦气燥、混乱不安的气氛。

  五、色彩的应用效果

  1.色的面积效果

  冷色、轻色的环境,感觉空间要大。重色、暖色的环境,感觉空间要小。在色的明度、彩度相同的情况下,色彩所占面积的大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觉,面积大时,使人感觉明度高、彩度高,反之,明度高、彩度高时,使人感觉面积大、空间宽敞。

  2.色的前进与后退感

  人的生理现象反映在色彩感觉上具有进退、伸缩性。色的三要素对于色彩的进退、伸缩感影响的次序为:色相、彩度、明度。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系的色具有扩大、向前的性质,绿色、紫色等冷色系的色具有后退、收缩的性质。暖色属于前进色,冷色属后退色。高彩度色为前进色,低彩度色为后退色。

  3.色的膨胀与收缩感

  由于人的心理对色彩的感受不同,而产生色的膨胀或收缩感。明度高的色感膨胀,明度低的色感收缩。暖色感膨胀,冷色感收缩。

  4.色的视认效果

  人的眼睛能够辨别不同的色彩,称为视认性。一般规律是,冷色系的色视认性较弱,暖色系的色视认性较强;色相、明度、彩度的色彩三属性差别越大,其视认性越强;背景色与视认物体之间色的三要素差别大时,视认性增强;暗色背景中淡色物体比淡色背景中的暗色物体视认性强;高彩度色背景时无彩色物体的视认性强,其中蓝色或绿色背景中白色物体的视认性相对较强。

  六、配色规律

  1.同类色的配色

  同类色的配色指色彩同一,而明度不同的色彩配合,如大红、粉红、深红等色的互相配合。同类色的配合既有色相的统一基调,又有色的冷暖、明暗、深浅色的层次变化。其特点是较容易取得调和性。

  2.类似色的配合

  类似色的配合指含有共同色相诸颜色的配合。如蓝与绿蓝、红与橙等相互配合。类似色由于属同类色与对比色之间的配合,是近色距的配合。色彩间具有较强的亲近性,可形成宁静、清新的气氛。

  3.对比色的配合

  对比色的配合指使用不含有共同色相诸色的配合。如红与黄、红与蓝的配合等。其中,补色配合为最强烈的对比色配合,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的配合,突出地表示了色的丰富性,可构成各种不同的冷暖对比的色调,可形成高雅、明快的气氛。对比色配合既保持了色的相邻的亲近性,又显示了色的差异性,因此色的构成幅度较大。

  对比色的配合,可产生鲜明、对照的对比性,可产生强烈、活跃、鲜艳的气氛,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配合方式。醒目的对比或补色关系,可突出重点部位和主要空间;相互面积差不多的互补对比色,可强烈展示空问层次;利用小面积的补色配合,可作重点点缀,突出主要部分:

  对比色配合,特别是补色关系的配合,需注意“面积效应”是否恰当。

  4.无彩色的配合

  指由黑、白、灰色层次的组配,这足一种高度吸引注意力的色组合方式。这种配合虽无明确的色相和彩度,但具有一定明度,且各色仍具有不同的色感倾向,由无彩色构成的色彩空间显得协调、素雅、高尚、幽静。当采用无彩色配为主时,周边环境配置适当的常绿植物,则会增加素雅、明快的高贵感受。

  以上几种色的配合关系,在实际使用中,并非孤立地使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相互渗透、互补,以求得最佳效果。

  七、配色原则

  1.设定基调

  基调的决定是极为重要的。基调的设定应考虑以下要素:

  (1)共性共性是指色彩配置色相、明度、彩度等方面应有相同的近似因素,这是色彩统一调和的关键。

  (2)明显性基调要求清楚,配色要求明确,色相和明度的差别或对比是构成色调明显性的重要手段。

  (3)节奏和韵律感节奏和韵律感是序列性的反映,正确使用色彩的明度、彩度的等差,可使色彩具有生动而有条理的和谐关系。

  (4)主次性主次性是色彩统一与变化的直接体现,配色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彩度为主。在量的比重及地位方面,相互衬托、相互依存,既统一又变化,统一中有变化,变化服从于统一的需要。

  2.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调和有同一色的调和、类似色的调和和对比色的调和等。

  (1)同一色的调和采用同一色相,在色的明度、彩度方面进行变化配合,这样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为避免单调,应注意形体、排列方式、光泽和肌理等方面的区别。

  (2)类似色的调和应明确区分色的明度和彩度,高明度与低明度色配合使用,结合高彩度与低彩度的色配合,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3)对比色的调和这种调和一般采用大面积调和配合小面积对比。大面积色彩应降低彩度,小面积色彩适当提高彩度。明亮色、弱色应扩大面积,暗色、强烈色应适当缩小面积。

  色彩的配合使用,不仅要考虑色彩的选用、明度的选用、彩度的选用,还要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借用与制约。这些外界条件包括:光源对色彩的影响所带来的变化,周边环境物体的风格所要求的限制,材料自身特点对色彩原料的要求与限制等等。

广告牌的设计要点[5]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现代广告充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广告传播媒体通过明示的介质(广告牌、柱等)传达信息,如路牌广告、张贴广告、立体广告等。这些设施一般被设置在城市中心或热闹街道等场所,与街道、建筑等共同组成现代都市景观。广告牌的设计要点:

  ①造型、横竖取向、长度、面幅、构造方式与所在的建筑立面的造型、性质及结构特点的一致性。

  ②广告牌的集中设置,将多种广告内容按照统一规格和照度进行统一式集中处理和管理,以增强空间的秩序感和视觉美感,避免视觉污染。

  ③要注重夜间整个广告的视觉整体效果。

  ④广告牌的设计和设置要符合道路和规划方面的管制规定,注重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

  ⑤在一些风景观光、古旧保护地区、社会行政等特定区域,要注意其与环境特征、性质的协调。

  通常有如下几种广告信息媒体形式:壁面广告、立体广告、张贴广告、设施广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