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

1.什么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报表折算过程中,对表上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的差额。又称外币报表折算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是未实现损益,它一般不在账簿中反映,只反映在报表中。

2.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递延处理。

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

(3)计入资产负债表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实收资本、累计盈余公积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3.影响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的因素

影响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大小的因素:

  • 所采用的折算方法
  • 汇率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比例。

4.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的区别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不同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

外币业务汇兑损益是在交易过程中或在期末采用现行汇率对外币项目进行折算产生的,而外币会计折算差额是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

汇兑损益既可能是已实现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损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