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受众调查
2.受众调查的特点
- 出发于理论,落脚于实践;
- 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客观反映受众状态;
- 注重定量分析,深化定性研究;
- 调查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多样。
此外,还具有主动性与被动性相融合、集效益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于一身、时效性强等特点。
3.受众调查的基本功能
- 评价传播效果的功能;
- 提供传播决策依据的功能;
- 检查播出节目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功能和影响节目安排的功能;
- 规范广告活动的功能;
- 理论建设与学术探讨的功能;
- 扩大报道线索,扩展报道内容的功能。
4.受众调查的方式
5.受众调查的程序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定调查研究的题目
3、初步探索
4、分解课题和决定调查事项
5、成立假设
6、理论解释与界定概念
7、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
8、设计调查指标
9、界定研究总体和决定抽样的步骤
10、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与计划
6.受众调查在广告运作中的作用
7.受众调查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媒体几乎不做受众调查。那时,媒体数量非常少。1978年时,我们只有186家报纸,现在有2000多家;1979年,只有38座电视台,但到1994年底,已经有了976座。在媒体数量较少的时候,媒体工作者不像现在这么关心受众的需要,因为受众没有很多选择。
以前不做受众调查还有一个观念的问题。一些新闻工作者认为他们的想法可以代表受众的想法,或者认为,我宣传什么,受众就应该知道什么。这些观念实际上说,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没有必要知道更多的东西。
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传播理论研究、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推动下,传统的传播观念正在被不断地摧毁,新的传播观念正在形成。今天,受众被看作是信息的主动选择者,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权利、有义务的主体。媒体只有了解和满足受众的需要,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在这种情形下,新闻工作者才可能想到和实施受众调查。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进行了“北京市读者、听众、观念调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受众调查。调查采用了北京市统计局设计的抽样方案,共调查了2423个12岁以上的北京居民。调查问卷共有54个问题,其中24题是了解北京受众接触电视、广播、电视的行为、兴趣和态度,另外30个问题是对《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专题调查。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运用计算机抽选样本和统计分析数据。尽管在现在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那时,是一件很轰动的新闻。
国内外专家对这次调查有很高的评价。日本文教大学传播系岸天功教授说:中国新闻界“采用科学方法实施社会调查并将其发表,就足以证明中国正在恢复正常的客观主义路线”。美国著名传播学教授E·V·罗杰斯在题为《北京受众研究》的论文中说:“这次调查说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传播研究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此以后,受众调查越来越多。每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各种报纸、杂志都发表许多受众调查报告。不仅如此,受众也变得越来越有主体意识,越来越成熟。刚开始实施受众调查的时候,一些受众诚惶诚恐,握住调查员的手不放,或将调查员送出几里路,非常感谢媒体来听他们的声音,赶忙把所有意见都告诉调查员。现在,受众则认为:你听我的意见是应该的,如果我不信任你,我还不告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