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健康管理[1]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全过程,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基础上的、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个人和群体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健康管理针对个人、企业,对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广义的健康管理指通过吸纳多行业相关资源,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现代、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在国家层面为全国人民制定一整套完善、强大、周密的健康防御计划。健康管理的管理学意义在于,研究区域卫生资源的整合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科学调整我国国民健康战略,实现健康公平。
2.健康管理的内涵特征[2]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理解健康管理的内涵:
1.从医学角度看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管理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不同,它是以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为中心,针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提供干预与指导的具有前瞻性、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2.从管理科学角度看
健康管理属于一种流程式的管理范畴,是医生运用医学知识、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对健康危险因素、人体健康信息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指导的服务流程,从而达到对人体健康有效管理与社会健康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3.从信息技术角度看
健康管理的实现离不开现代的信息科学技术。通过计算机对健康信息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网络进行健康动态管理,能够提高健康管理的准确性与医生的工作效率,并为健康管理手段的改进提供了科学的、可供科研的数据资源,是实现规模化健康管理的基础平台。
3.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3]
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起步较晚,2001年国内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2005年国家设立健康管理师职业并于2006年成立健康管理师专家委员会,以规范健康管理师队伍的建设。《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现状调查》指出:截至2008年8月,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数量不少于5744家,其中体检中心占机构总数的64.5%。体检中心作为目前健康管理的主要研究与实施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的重心大多放在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还有相当差距。第3届健康产业论坛指出,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形式单一,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经验和模式,健康管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同时,也有医疗机构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如广东省中医院全国首家“治未病” 中心自成立以来,基于中医药对人体亚健康与疾病先进的辨识水平和干预方面的优势,已自主研发了有中医特色的一套亚健康状态辨识管理系统,并在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应用,为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应用与研究基础。
在信息软件领域,目前应用于健康管理的软件主要由两大类组成:一是用于健康体检为主要目的的体检类管理系统,国内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是深圳天方达公司的“杏林七贤”系列产品与北京中科恒业公司的一员体检管理系统。第二类是健康风险评估软件系统,在体检后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形成健康报告与相关健康指导,国内的主要产品有北京耀华康业公司的知己健康管理软件系统,爱健康管理公司的健康与疾病评估系统,洪张国际健康管理集团研制的洪张家庭医生健康评估系统和北京博益美华公司的KYN健康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等。
4.健康管理的多层次运用[4]
健康管理主张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维持健康平衡,达到疾病预防目的。健康管理更重视人的体质,从具体人出发,首先对其体质状态进行识别,然后根据其体质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全面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生存状态。我们将服务对象分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性患者群和康复人群等,并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各类人群的特色健康管理方案。
①健康管理应用于亚健康人群:虽然亚健康人群在临床检查上暂时难以发现明确病因及器质性病理改变,但可以根据健康管理理念,针对其亚健康状态给与及时、有效的干预,以帮助其缓解不适或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②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群体: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老年群体健康更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要以健康文化、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理念,来促进养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的更高层次需求。目前大部分的养老院仅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安全和归属感。那么健康管理会有效地填补老年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健康评估服务的严重缺乏及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要求。
③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疾病、高危人群:将健康管理方法运用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预防,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健康管理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5.我国健康管理的展望[5]
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慢病率的上升、医疗费用剧增以及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催生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迫切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健康管理研究,为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
1.建立人群健康基础数据库
人群健康基础数据库作为健康评估与健康需求的重要依据来源,其中应该在不同监测水平上,建立包括健康和亚健康状态人群基本健康水平、生活方式及行为、健康危险因素、疾病危险因素等基础性数据库,以提高健康评估的准确率和有针对性的制订干预措施。
2.科学采集与分析健康管理需求
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调查并科学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对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这为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和战略框架的建设提供了客观重要依据。
3.规范评估手段和制定疗效评价标准
目前量表评价法与仪器检测法是评价个人健康状况较为普遍的方法。而评估方法与干预效果评价均未有统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健康管理水平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大量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来制定评估与干预疗效的标准。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健康管理的优势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实现跨领域、动态化、智能化、个体化的卫生诊疗服务。同时应充分利用软件技术,研制系统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健康管理软件,提高健康管理的质量。
5.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进行健康管理
中医药学有着多年预防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有着与现代医学互补且不可替代的对人群健康评估与干预的优势。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加强运用中医药手段进行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充分融合中西医诊疗智慧于健康管理中,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