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信息泛滥[1]
信息泛滥是指社会信息量急剧上涨,流速不断加快,以至于超过了人类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使人们承受着过度的信息冲击,感受到强大的心理压力的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信息泛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人类对自身以及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知识积累不断增加,由此而产生的信息量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流动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流传于网络的各种信息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然而人类大脑的机能毕竟是相对稳定有限的,如此大量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组织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形成了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面对着如此大量的信息,人们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上面,使得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不善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致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从而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病”。
2.信息泛滥产生的背景和原因[2]
“信息泛滥”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结构复杂化条件下媒介的利益追求和责任缺位。同时,媒介对信息分类、整合能力的欠缺使得“信息泛滥”如同洪水一般将万千受众淹没。
1、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市场活力的激发是“信息泛滥”产生的基本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催生了社会系统中各单位、各企业以及众多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必要。一句话,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交往的频繁,令新闻媒介报道的材料不断地丰富起来,以至于许多媒体达到了“有闻必录”的程度,最终超出了受众的接受范围和承受极限,引发了信息的冗余。不完整、非实用、无法转变为知识的信息让受众在获得它们之后反而更加困惑了。特别是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的崛起,不仅使社会信息数量急遽增长,信息的流通速率更是大大提高。相对若干年前的“信息匮乏”而言。当今的形势却在整体上走向了“信息泛滥”的另一端。
2、传播技术为“信息泛滥”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近些年来,新闻界所能利用的信息传播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大量冗余信息的衍生和“信息过剩”的出现“加了一把狠劲”。利用光导纤维、通信卫星等先进的通信技术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出版、Intemet等各种媒体形式,我国新闻出版界传递、接收、发布和编辑出版的能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并得到越来越充分和广泛利用的“第四媒体”,以其交互性、超文本、选择性、多媒体、开放性、参与性、个性化服务等优势,使得信息的发布极为方便。每个Internet的使用者只要掌握基本的电脑使用技术,就可以通过Blog,BBS等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并有可能引起关注。这样一来,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被动的角色,而成为广泛信息的发布者,一个个“网络名人”成为了新媒体背景下的新式舆论领袖。至于图书出版,正如托夫勒所指出的那样“已经达到了像‘月刊’一样的瞬态性,甚至畅销书的畅销寿命也在急速缩短。”①有材料显示,就连传递信息的基本符号——语言本身也在加速变化,大量的新词不断涌现,更多的缩略词相应而生,这一切都使信息的快捷传受面临新的挑战。
3、“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闻媒介出于本身利益的运作是“信息泛滥”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媒体单位纷纷转轨,由以前衣食无忧的国家事业单位变成为自负盈亏,各谋生路。这样一来,各类媒体在盈利目的的驱使下,开始受制于广告主。而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听)率和点击率,质量层次良莠不齐的信息产品充斥媒体。虚假广告、虚假新闻之类的负信息大量孳生,此起彼伏的商业炒作,铺天盖地而来的有偿新闻,以媒体的信息传播强势展现在受众面前.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受众所容身的信息环境成为负信息轰隆嘈杂的“泡沫化”信息环境。
3.信息泛滥的后果[3]
社会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供应量已大大超过了社会信电消费量,信息泛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信息泛滥影响着人类对信.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降低了科学劳动的效率
过量的信息流冲击着人们.使我们每一个人出与于求知的需要不得不耗费很大的精力来对付潮水般上涨的信息浪潮。为此,人们付出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来查找和接收有关信息。人们常常感觉身陷信息的汪洋大海却面临着找不到、看不懂、读不完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种窘境以化学刊物为例,目前世界上出版化学刊物一万多种.一个化学家即使懂得34种语言、一天阅读24小时.一年之中也只能看完全部出版物的1/20、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必将给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
2.信息资源给人娄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忘各种各样“信息病”的人越来越多
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使人类社会变化的步伐更加快捷。要在一十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话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人们就必须相应干变化节奏的建度来进行信息接收与处理.迅速更新自己的信息储存;人们要学会检索,要学会选择取样,要学会从中尽量哑吸收所能吸收的并且不致对自己没有吸收其全部而感到遗憾。这将给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并最终导致信息中毒或信息失调等信息病。例如80年代中期,日本的筑波病,筑波的研究人员自杀率高达57.1/10万人,人脑的机能是有限的,当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输入超过一定限度,即超出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大脑出现障碍,便可导致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