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龄球效应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主要指制裁)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常常有这样的议论:“干工作越多错误越多。”潜台词就是: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工作。这就是批评、处罚等“消极鼓励”的后果。
而“积极鼓励”则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会逐渐占去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导致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员工身上的一个闪光点会放大成为耀眼的光辉,同时还会“挤掉”不良行为。
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十个瓶子,一个球砸倒九个瓶子看起来和砸倒十个瓶子似乎差异不大。但是,如果你每次砸到九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是九十分;而你如果每次都砸倒10个瓶子,你的最终得分将是240分。
社会的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每次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可能赢得更多机会。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用好赞赏的技巧,关键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别老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要相信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长处、优点,只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你就会看到神奇的效力。
2.操作实务
在保龄球练习场上,如果一个人一球打倒7个瓶子,剩下3个瓶子。那么,此时身边的指导者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批评指责:“怎么搞的,还有3个没打倒!”二是报之以微笑和肯定:“好!打倒了7个!”对此,打球者也有两种反应。
对前一种评价,打球者会不服气地想:“你怎么就没看见我已经打倒了7个!”对后一种评论,打球者会自责地想:“怎么搞的?我为何还剩3个?下次一定要全部打倒!” 笔者认为,要想更有效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潜在的业务技能,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保龄球效应”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班组长管理水平有异,有些班组长习惯于用指责来对待和处理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过错。“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肯定和鼓励比批评与指责更有助于下属改正自己的过错。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与过错后,如果班组长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就易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其破罐子破摔。
相反,如果此时班组长能够首先肯定下属积极的工作态度,然后再与下属一起找出产生失误与过错的原因,引导其总结经验教训,不仅会使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而且有助于下属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从企业人员结构来看,由于用工制度的灵活性,企业招聘新员工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大部分新员工来自农村,文化层次普遍偏低,业务技能参差不齐。
如:笔者所在的重煤集团公司松藻分公司,采掘一线新工人占井下人数的40%,而这些新员工只是经过短期培训进入采掘岗位,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或这或那的偏差,稍有不慎,新员工极易背着思想包袱进入工作岗位,给班组日常管理埋下一定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的班组长妙用“保龄球效应”对症下药,及时解除每位员工的思想疙瘩,激励他们增强信心和干劲。
金鸡岩洗选厂优秀班长黄英告诉笔者:“只要你用心经营,用心沟通,妙用‘保龄球效应’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那么,班组日常管理工作定将日渐完善。
我们都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家庭主妇给客人端上米饭,客人称赞说:“这米饭真香!”主妇兴奋的告诉客人:“是我做的。”客人吃了一口,又问:“怎么糊了?”主妇的脸色骤变,赶紧解释道:“是孩子他奶奶烧的火。”客人又吃了一口:“还有砂子!”主妇又答:“是孩子他姑淘的米。”
你看,人的根性显露出来啦。对于赞赏,她是那么爽快的接受了下来;对于指责,她就千方百计的推托。也许您会说这位主妇特别的喜好居功而又善于委过于人,没有普遍意义。但您只要真诚的问一问自己,难道你就喜好受到指责而讨厌得到赞赏?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次同朋友谈起这个话题,朋友给我讲了他的哥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这位朋友的哥哥叫朱玉良,在我们莒南县农业银行担任财务科长,一天他与几个同事到临沂城办事,在一家饭店吃午餐。餐桌上的烧羊肘子特别合他的口味,吃光了肉他又拿起骨头来啃。
这时恰恰被这家饭店的厨师看见,问他:“怎么啃起骨头来了?”朱玉良回答:“师傅您烧的肘子实在是太好吃啦,我实在是没吃够,舍不得把骨头就这样扔啦。”厨师听了这话,顿时心花怒放,当即走进厨房,端来一个新的烧羊肘子——算是他请客。
这位厨师是不是有点个神经兮兮的,听到一句好话就这样激动不已。不,一点也不奇怪。赞赏烧羊肘子就是赞赏他的手艺,赞赏他的手艺就是肯定他的价值。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肯定他的价值更能让他高兴的呢?我想,他得到赞赏的渴望也许很久没有得到满足了,毕竟世界上多的是善于抱怨得顾客,以至于他对一点点赞赏的反应就超乎寻常的强烈。
您的下属也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也好久没得到赞赏了。面对这样的“渴望”,您该怎样做呢?
有人也许会说,这没有什么好讲的,无非就是说好话、恭维人。不是的,赞赏和恭维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真诚的,一个是不真城的;一个出自内心,一个出自牙缝;一个令人激赏,一个让人肉麻。所以说,赞赏是掺不得假的。
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老酒鬼,喝了大半辈子酒,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喝过不掺水的酒。一天,见到一个酒坊,门前挂一横匾,上面写着:百年老店,绝不掺水。酒鬼急忙进店,买了一大碗。略一品尝,便皱起眉头。
伙计一见,赶紧赔笑脸,伸手抓碗说:“客官甭介意,我这就给您再掺上一点。”酒鬼大怒:“还掺什么劲?不掺就已经快没有酒味了。”伙计笑道:“客官您误会了,咱是老字号,酒里绝不掺水,只往水里掺酒……”酒里掺水本来就糊弄不了人,水里掺酒就更不会有人买你的帐。学会赞赏,就是要给你的下属喝真正的纯酒,不然,只需略一品尝,就会让人皱起眉头来的。
要想学会真诚的赞赏,首先就要学会从下属身上发现闪光点,特别是在面对某种失败的情况下,更要善于找到积极的因素来进行鼓励。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县里有一个企业第一次直接同外商做生意,亏损2万元,县长在大会上表扬了他们的“首创精神”,给这一失败的行动创造出了积极的情绪。该企业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继续努力,结果第二笔生意就开始赢利了。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帮助部下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部下。
3.经典案例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乐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
史考伯说:"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史考伯的信条同安德鲁·卡耐基于出一辙。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他的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