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25日讯(记者 吴邦 王晓婧 刘梦婷 叶梅 胡津玮 曾郅云 翁瑞峰石静文 实习记者 廖章霖 ) “ 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恶臭漫天” …… 这是曾经属于光明区茅洲河(洋涌河段)的标签,从这里 经过的路人无不掩鼻遁走。 近年来,深圳市通过“铁腕”治污,开展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治理, 将污水管道织网成片,形成截污纳管体系,让深圳这条“第一大河”迎来 新生, 位于光明区的左岸科技公园就是茅洲河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
“垃圾场”大变身 “讨人嫌”成了“万人迷”
时间回溯到2018年,公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刘强在上班时间接到了来自附近群众打来的举报电话,称发现一段河水颜色发黑,疑似有企业违规排污。接到电话后,刘强与同事立刻动身开启排查工作。“我是2018年入职的公明街道办,当时茅洲河还 在治理当中,我们经常接到这样的举报电话,频率最高的时候一天能有十几通”,刘强说。
刘强告诉记者,虽然受污染的水体在左岸科技园附近,但排查必须从上游开始,而且由于工厂违规排污的管道通常都建得很隐蔽,他们必须通过步行、靠人力去逐一排查,从茅洲河支流之一的白 沙坑河 到上下村的排洪渠,每天行程要超过7 、8公里,有时候一次没有查清问题,第二天还要再走一遍。“那一次运气还算不错,我们在上游锁定了一家玻璃厂。后经调查,发现该厂确实存在违规排放污水的情况。我们第一时间与区生态环境局取得联系,执法人员也很快前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刘强表示。
像刘强这样参与茅洲河(洋涌河段)治理的人还有很多。2019年2月,邱名德加入茅洲河珠江口流域下沉督办协调组(以下简称“茅洲河下沉组”),主要负责督导光明、石岩片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当时他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管网复杂,“之前这里的干管、支管、接驳管等分别由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投资,各自委托的施工方‘各扫门前雪’,已建管网不成系统,存在大量断头管、错接乱排管,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设也不同步,所以相当一部分设施未能发挥作用。”邱明德说。
针对这一问题,协调组采用“大兵团作战”策略,同时将工程分为截污清淤、正本清源、支流治理、生态修复四个阶段,通过溯源整治的方式进行管道治理。就在邱名德他们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原来工程受到了附近群众的质疑,因为疏通治理管道,打洞挖路必不可少,持续时间又长,很多商家觉得施工影响生意,住户也觉得太扰民,每天都在遭受噪音污染。如何得到周围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这是摆在治水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我们走进公明街道的各个小区,通过发放小礼品、摆摊拉横幅等方式向周围老百姓进行科普,让大家了解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刘强回忆,当时工作人员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工程什么时候能完工。为了能尽快完成项目,尽可能降低对老百姓生活影响,大家铆足干劲,仅用时100天就完成了整个河段的施工工作。如今的左岸科技园流水潺潺、绿树成荫,流域断面达到 III 类水质标准,市民可以直接亲水游玩。据公园负责人王方介绍,在2021年春节期间,园区单日游客游览量最高超过6000人次,长假总计游览量就超过了2万人次。
腾笼换鸟“治水”更“治产”
距光明区左岸科技园两公里处的深圳市贝瑞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特”)是一家研究锂电池和新材料为主的上市企业,此前长期忍受门前水体污染之苦。公司研发经理周海辉告诉记者,公司距离茅洲河其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只要一开窗户,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河流整治好后,公司附近的工作环境焕然一新,员工们再也不用在污臭的环境中工作,“现在的茅洲河就两个字——洋气,我一直给身边人说,现在大家就好像在‘德国莱茵河’边工作一样,每天心情愉悦了很多。”她表示。如今的贝瑞特不仅加大投资力度,还新建了厂房和生产线,继续在光明扎根壮大。
随着河流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也得以升级转型。在茅洲河治理前,左岸科技公园附近产业主要是以模具制造、五金加工等中低端产业为主,滨海明珠工业园作为其中代表,原有工业企业39家,污染大,产值低,“散乱污”企业数量过半。如今,这些低端高污染企业已经全部关闭,工业园原址将供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作为过渡校区使用,整个校区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更新建筑形象,并把科创和生态有机融合,成为水产城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了解,原来茅洲河两岸约18.9平方公里的用地性质单一,公共服务能力较弱,文化、教育、体育设施严重缺乏,沿线基本无科创企业。光明区通过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采用“拦退引”等手段综合施策,累计整治茅洲河(光明段)沿岸“散乱污”企业1000余家。同时,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教育、科研等项目纷纷入驻, 地区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感受茅洲河之变让记忆中的赛龙舟“重生”
家住左岸科技园附近的庄苏寒是土生土长的“光明人”,她在茅洲河边居住已经超过了三十年,也经历了茅洲河从清澈到污染再 到复清的 全过程。她向记者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茅洲河河水非常干净,鱼虾很多,附近的小孩可以在河边嬉戏、抓鱼、抓蝌蚪。等到九十年代之后,有很多高污染工厂入驻,这条河就变成了又脏又臭的臭水沟。“之前我给小孩子讲这段故事的时候,他们还会问我‘蝌蚪’是什么,而我只能上网去查照片给他们看。”庄苏寒无奈地说。
2015年,茅洲河污染整治重点工程正式启动。左岸公园附近社区街道也开始定期招募志愿者,开展 巡河护河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名茅洲河“哺育”的儿女,庄苏寒看到招募信息后毅然报名。在成为“银河护卫队”的一员后,她每周至少要到河边捡一次垃圾。“一开始的时候很困难,因为我们基本上是‘全副武装’去河边,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很热味道又大,每次都是‘满载而归’。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和周围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我们志愿者在河边基本已经捡不到垃圾了”,庄苏寒回忆道。
随着河流治理工程的深入推进,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2015年,来自潮汕的丽阿姨一家花掉自己拼搏多年的积蓄购买了茅洲河岸边的房产。“当时有很多人劝我们不要买这边的房子,但是因为我们预算不够,又在这附近上班,最后还是决定买了”,丽阿姨说。按理说漂泊多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理应兴奋,丽阿姨一家却没有这种感受。她表示,刚搬过来的那几年每次回家路上都是臭气熏天,在枯水期还经常能看到河道里的底泥像柏油 一样 黏 稠。“当时我们想过搬走把这边租出去,结果刊登广告之后根本无人问津,家里因为这个事情还吵过架,觉得买房买亏了”,丽阿姨表示,等到茅洲河治理完成之后,家里的窗户再也不是摆设,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小孩子活动的范围也变大了。
如今的左岸科技公园,鱼翔浅底,水草丰茂。附近生活的小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没见过蝌蚪而到网上去查资料了。当被问及心目中茅洲河未来的样貌,庄苏寒说:“我希望茅洲河作为深圳的主要河流可以水更清、鱼更多,鸟语花香,两岸碧绿。也希望龙舟赛能在家门口举行,让以前的传统在治水之后重获新生。”
240746512021-03-25 11:01:54:425吴邦 王晓婧 刘梦婷 叶梅 胡津玮 曾郅云 翁瑞峰石静文 实习记者 廖章霖左岸科技 右岸河绿 在这里见证茅洲河之变茅洲河,附近,治理,光明,工作3302511IN视频IN视频
http://in.sznews.com/pic/2021-03/25/t2_(3X3X596X337)95c8a52d-0f06-49e6-a944-db1d643af2e9.png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3/25/content_24074651.htm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1-03/25/content_24074651.htm深圳新闻网近年来,深圳市通过“铁腕”治污,开展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治理, 将污水管道织网成片,形成截污纳管体系,让深圳这条“第一大河”迎来 新生, 位于光明区的左岸科技公园就是茅洲河治水成效的一个缩影。1/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