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很多人就地过大年。随着旅游业拥抱互联网的步伐加快,尽管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却也能“云”上赏美景。打开电脑、手机,一个个精彩的云旅游产品,搭起了人们情归乡里、周游世界的“云桥”。
相聚云端
尽享文旅大餐
腊月初八,正值传统大寒节气,《故宫的时节·大寒》视频课在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微信公众号“故宫宣教”上线。课程围绕清代宫廷立天灯这一冬季习俗,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给观众朋友们带来精彩的云上文旅大餐。不仅如此,从1月27日至2月5日,线上“故宫知识课堂”如期开课,围绕“文物与自然”和“建筑与历史”两大主题,在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我要去故宫”快手账号直播。两大系列、20场不同主题的课程精彩纷呈,和大家相聚云端。
为应对疫情冲击、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不少景点景区积极开发云旅游产品和服务,在快手、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举办“云游”直播活动,让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云游四方。
虽然就地过年,但也能在线感受老家的年味儿。1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启动,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上,各地以系列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相关年俗场景,吸引了大量网友交流互动。
一些互联网旅游平台也推出了相应产品。马蜂窝旅游直播开启“春节特别计划”,为游客带来数百场精彩纷呈的旅游直播。春节假期,直播活动邀请身在全球各大目的地的旅游主播,通过直播间分享各地的“年味儿”,展现各地不同的春节民俗、历史文化、冬季美景和特色体验。
技术创新
打破时空局限
在手机上打开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点击“全景洞窟”板块,就可以在线以全景的方式遨游洞窟。打开第254窟的页面,在图片和文字介绍后,就看到了全景漫游的对话框。用户手持手机,就像是走进了洞窟,调整手机的角度,就能身临其境地欣赏到洞窟内360度的景象。
“旅游业之所以能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云旅游产品,也是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加快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说,建立在大数据、云数据基础之上的“云旅游”,正在从应对疫情冲击的应急之举,逐渐成为旅游行业供给创新、更好满足人们需求的一个突破口。
拥抱直播技术后,云旅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尤其是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科普地,这些文化旅游景区以数字化、科技化的创新手段,将自身的文化、历史典故等通过专业人员讲解,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体验相关文化服务。
高技术的应用,带给人们全新体验,也让云旅游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5G、AR、VR、AI、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云旅游从图文、短视频发展到直播、全景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把传统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通过旅游博主、专业主播的视角传递给更多游客。
云旅游不仅仅是把线下资源搬到线上,而是可以实现更多的使用场景和价值。比如,在一般的户外研学教育中,参与的学生们往往无法到达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后,不仅可以模拟核心区域,还能把动物投影到模拟范围内,让研学旅程更加生动有趣。
扩大市场
带动文创营销
看非遗直播、购非遗好物、品非遗美食、赏非遗绝技……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电商共同主办的“非遗牛年大集”活动上,不少消费者赶了一场线上大年集,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
“希望通过‘非遗牛年大集’活动,让更多人认识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进而推动非遗回归千家万户、回馈百业千行,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说。
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环节经营者来说,云旅游正在成为一种重要旅游营销场景,带动文创等产品的销售。
“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罄”的荣昌陶、走向国际市场的荣昌夏布、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荣昌折扇……重庆市2020年启动的“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中,荣昌区的直播间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和留言参与。从“非遗体验”到“运动健康”再到“美食休闲”,观众不仅在线欣赏美景、了解文创产品,也展现了强大的购买力:直播活动销售货品超过264万件,全口径销售额约1.05亿元。
受疫情影响,以往主要靠游客采摘销售的四川省汶川樱桃一度面临不小的销售压力。当地积极尝试全新“云”模式,先后和国内知名直播平台合作,打造了汶川甜樱桃采摘节,通过云传播、云推介、云签约、云旅游、云采摘等多种方式,让汶川樱桃插上了“云”翅膀,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有些云旅游产品,还拉动了预订销售。比如,有些民宿地理位置很好,从日出到日落,每一个时间段都非常美。民宿经营者就通过直播,带大家看到不同时间段的美景以及当地的特色餐食,实现了一边观看一边预订,带动了远期收入。
记者 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