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凯时集团手机app:温科院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来源:网络 2021-02-07

温科院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市场信息网2018-10-19 11:59:15来源:评论:0

近日,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入选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创建单位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该校的“创业型职业农民全程化培育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还获得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些荣誉让温科院的师生们都兴奋不已。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在农科院基础上建立的高职院校,并于2012年整合全市农业教育资源建立温州农民学院。学校发挥“农科教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优势,全力培养“双创”型职业农民。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学校使用了三个平台:“三通”教育平台、“三转”实践平台、“三跟踪”服务平台。

“三通”教育平台

“打通学历上升渠道、.联通课堂与现场教学、贯通线上与线下教学,这就是‘三通’,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学历、高视野的农民大学生。”温科院成教学院、温州农民学院院长陈家斋说。

三年前,温科院与浙江农林大学形成合作。三年期间培养了农民学历教育学员657人,其中本科农民大学生近100人。学校又与青岛农业大学、丽水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形成全国现场学习网络,开发390多个学习项目,建立“项目菜单+课程超市+学分互认”的教育机制。学生还有机会赴湖南、安徽、福建等全国6个省20多个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等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现场学习。

学校与隆平高科开发的“温农云”移动学习云平台合作,开发100多个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互联网+农民职业教育”微课程,农民学生可上网免费学习。

“三转”实践平台

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创业项目、科研专家转变为农民创业导师、实验室转型为农民创业基地,这是所谓的“三转”。学校为实现这“三转”, 学校会每年举办4场项目对接会,学员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需求选择创业项目进行实践;建立“导师+项目+团队”机制,以科研成果、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展生创师导、生随师创、师生共创等形式的“训研创”一体化创业实践;学校还有面积达103亩的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有科研实验室、学员生产基地等,并建成教师创新创业工作室、学员示范基地等创业实践基地,为农户大学生的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在学校的“三转”平台下,农民学院的学员毛洁莹,将学校“野生金线莲驯化栽培”新技术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永嘉县然逸家庭农场创办人刘立立利用学校的食品中试基地进行豆干保鲜技术研究和豆腐新产品批量生产前的技术测试,还参加了全市“互联网+”巾帼创业大赛。

“三跟踪”服务平台

2014年3月,首届家庭农场主培训班开班,半年之后,34名学员注册成立了38家涉农企业。在温科院,有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孵化平台,学校平均每年帮助学员注册商标30余个,孵化创办涉农企业180多家。这是“三跟踪”服务平台里的跟踪指导创业孵化服务。

学校通过导师负责制、信息联动制,利用温州市农技110、“温农云”移动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等,以派遣专家、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等形式,一对一跟踪解决学员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生产技术、企业提升、品牌建设等难题,这是跟踪解决技术难题服务。

此外,学校还有跟踪搭建销售平台服务。牵头成立温州市农业创业联合会,变学员为会员,学员间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合作。2014年6月,学校创建温州农民学院学员农产品联合销售旗舰店,在校内联合销售展示农民学员企业的优质农产品,有40多名学员加盟。

责任编辑:申超凡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