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宝博棋牌官方网站:通识科乱象:政治凌驾教育 揽炒双标阻改革

来源:网络 2021-02-04

通识科乱象丛生,香港文汇报日前先后全面拆解了科目过去多年来的"异化"之路,并深入分析了教育局去年底提出的十大改革方向,展示如何有望将通识的问题拨乱反正,减轻师生压力;而课程发展议会的"重新冠名科目委员会",亦已开始就课程及考评的改动进行专业讨论,计划在9月新学年开始落实。

通识变革获教育界和社会人士普遍支持;唯独揽炒派教协不断危言耸听,将改革抹黑成"谋杀"通识科、"审查"、"影响认受性"、"打烂老师饭碗"等,旨在阻挠改革。香港文汇报翻查资料,竟发现昔日教协把通识科批评得体无完肤,例如课程内容庞杂、笔试要求混淆、独立专题探究和预备教材十分耗时。经比对后更可发现,通识改革不少内容正正跟教协昔日争取的如出一辙,充分揭露该会"政治凌驾教育"的丑陋面目。

● 香港文汇报记者 姬文风

教协针对通识科至少有6项"打到昨日的我"的情况,分列如下:

转口风事例 ❶

对通识教科书送审,与其他科目看齐的相关意见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致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的立场书提到,教育局低估了通识科备课的艰深度和耗时度,形容老师因而变成"出版社",工作量和压力大增。因此教协要求课程发展处应照顾老师在预备教材方面的需要,"评审"坊间的教科书,建立课程参考内容。

今天的我

●2019年10月:教协调查无凭无据地质疑教育局推出的通识教科书"专业咨询服务",称"忧虑政府会藉此规管一些社会及政治议题,或令出版社出现自我审查",又引述教协理事张锐辉称"这似乎已是一个政治压力下的举措"。当时教育局已清楚表示,计划下出版商可自愿把教科书送交教育局,由专业团队为市面流通的通识教科书提供专业意见,以改善其质素,落实课程宗旨、目标和学习重点。该服务由专业团队负责,成员包括专科督学、大学学者和教育专业人士。

●2020年8月:教协新闻稿抹黑"高中通识教育科教科书专业咨询服务"是"政治审查",促"尊重教育界及出版界对课程的专业理解"云云。

●2020年9月:教协理事张锐辉称评审会令教材变得僵化,又谓即使非政治层面,这些"行政干预"会令教学带来很多障碍。

结论:教协昔日是要求教育局评审坊间通识教科书的"先锋",如今转軚带头反对,令人无所适从。

转口风事例 ❷

对通识"异化"的见解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致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立场书表明,教协希望通识科能切实地达到原本的目标,真正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批判思考能力,强调政府有责任投放更多资源改善政策,否则通识科只会沦为空谈、异化变质和名不副实。根据教协报资料,冯伟华当年是教协副会长。

今天的我

●2020年11月:已成为教协会长的冯伟华宣称,"教育界从来无话通识科异化、从来无话该科有重大偏离教学目标"。

结论:教协早在10年前已使用"异化变质"等字眼,表达对通识教育科的忧虑。

转口风事例 ❸

对通识"独立专题探究"去留的取态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去信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批评教育局将通识科的独立专题探究之评核责任落在校内教师身上,令老师压力大增,又谓独立专题探究评估难有客观准则,加上坊间已出现了帮助学生制作专题研习的市场,实在难以监察学生剽窃及作弊的情况,故要求教育局3年后全面检讨是否仍需要校本评核。

上述信函其后又指,在小班教学未实行的情况下,包括通识科在内的各科全面进行校本评核只会增加师生负担,耗尽他们的心血,故要求教育局将各科的校本评核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卷别,让学校自决选卷。

●2011年6月:教协在记者会上大力批评独立专题探究"耗时",又要求教育局重新检讨课程编排,放缓推行校本评核的步伐,减轻师生的压力。

●2012年:教协新闻稿声称独立专题探究"困难重重,价值成疑",更引述有超过六成受访教师将"取消独立专题探究"视为优先的改善措施之一。

今天的我

●2020年11月:教协忽然唱反调,承认独立专题探究的重要性,引述通识科《课程及评估指引》指"独立专题探究是通识教育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声称删去"将令学生失去以探究方式自主学习社会议题的机会,剥夺了学生训练高阶思维的基础"、又谓此改动会令"通识科的架构严重破坏"、"对科目以至整个中学文凭试的国际认受性都带来不良影响"、对"香港学生的升学造成严重障碍"。

结论:教协昔日质疑"独立专题探究"时,罗列出一堆原因;到近日又反过来维护"独立专题探究"应该保留,同样振振有词,却令人觉得其自相矛盾。

转口风事例 ❹

就教育局建议删去大约一半通识课程,释放空间予学生学习的意见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致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立场书炮轰通识科"导致大部分人文及实用学科的生存空间被收窄"、"学校的人力资源须重新大幅度调配,部分受学生欢迎的学科被迫边缘化、合并或删减"、"缩窄了学生对学科的选择,更削弱了他们学习专科知识的机会"。立场书又指,通识科"没有特定的课程范围,内容庞杂,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备课方面,特别需时"。

●2012年6月:教协新闻稿清楚建议教育局应减少课程范围,例如考虑减少单元数目,或将部分单元转为选修,从而减少总修读单元的总数。

●2013年及2014年:教协发出的新闻稿均强烈要求精简课程范围,又引述其问卷调查结果,称大部分受访教师都同意删减课程。

今天的我

●2020年11月:教协新闻稿一方面承认通识老师内部一直提出需要精简课程,却总结称教育局是"一声令下砍掉一半课程,是极其粗暴及不专业的做法",更形容减课时是局方"降低通识科重要性的手段"。

●2021年1月:教协广发《谋杀通识 践踏专业》单张:引述教协副会长叶建源称,通识科删减一半课时及课程令"受训老师难入职"、"在职的也随时要转型"、"严重打击团队士气"。

结论:教协多年来一直批评通识科内容太广,亦不止一次建议应减少课程范围,当时却未见教协"忧虑"通识教师的"饭碗",但其实通识课程范围太广是教育界的长久认知。

转口风事例 ❺

对于教育局日后会把通识评级改为"合格/不合格"的意见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向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发出立场书,狠批通识科笔试题目内容要求混淆,评核标准具争议,师生对此不但没有一致的理解,更衍生了各式各样的学习催谷与操练,从而不断揣摩没有标准的评分准则,违背了当局推动通识教育的理念。

今天的我

●2020年12月:教协去信教育局,以所谓"改动(评级)有可能会危及海外教育机构对通识科的评价,甚至影响文凭试的国际认证,有可能削减香港学生升读海外大学的优势"为由,质疑教育局将评级简化为"合格/不合格"的决定。

结论:教育局指出简化通识评级旨在纾缓学生的应试压力,这与教协于2009年的说法不谋而合,只是教协如今"另有想法",不再以学生福祉为首要。

转口风事例 ❻

对高中通识科的整体意见

昨日的我

●2009年7月:教协致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的立场书中可见,教协当时对通识科的前景感到担忧,甚至质疑其必修必考的地位,当时该会认为"全面一刀切地将通识教育科强制列为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是推行过急,促教育局于3年后对该科作全面检讨,包括研究必修必考、选修必考或是必修不考的方式。

●2010年6月:教协在记者会上形容通识科"课程新,难度大,无论教材准备或独立专题探究都令教师穷于应付"。

●2012年、2013年:教协形容教师任教通识科"整体压力高,教学条件逊"。

今天的我

●2020年11月:教协大力妖魔化通识改革,称这是"为了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包括控制教学内容、考试和评分等方式……并以减课时及考评方法降低通识科的重要性"。

●2021年1月:教协又在该会炮制的《谋杀通识 践踏专业》单张中大赞通识科是"发展成熟的学科"、"经多次咨询和专业讨论、国际认证等程序才敲定课程和考评方法……程序严谨而专业"。

结论:教协将过往多年批评通识科的意见和立场抛诸脑后。

来源:文汇报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