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基金”一词频频登上热搜。据报道,豆瓣网上一名用户自称,2020年7月通过网贷借了1万元,买了4只基金,一周后抛出,扣除手续费后挣了近300元,堪称“一通操作猛如虎”。这种通过杠杆在资本市场获得短期利润的想法,受到一些年轻投资者的认同。
去年以来,不少新“基民”在基金牛市下跑步入场。有调查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52.9%。赚钱效应下,一些年轻投资者因为自身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不足,为了“不掉队”,打起了借钱入市的主意。许多年轻人还自信地晒出了短期收益。不过,许多试图在小额贷款、信用卡平台上借钱炒股的人却表示“亏得很惨”“心态崩了”。
现如今,国人正告别单一储蓄的思维,人们的理财观念更新迭代,财富增值渠道不断扩容,财富管理工具也越来越多元。一定程度上说,理财市场的火爆、投资基金受热捧,是公众投资观念走向成熟的表现。由于传统的银行储蓄和理财收益较低,将部分资产配置于资本市场,无疑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方式。应该承认,年轻人主动尝试多元的理财方式,正是他们“财商”的体现。
然而借钱入市无异于火中取栗,并不可取。贸然通过借贷获得本金,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投机的成分更大一些。从理财风险看。市场上不会有永远的牛市,一旦行情不利,非但自己会遭受损失,还可能无法还清借款,留下失信记录,甚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从合规性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使用互联网贷款,甚至通过信用卡套现来获得投资本金,违背了金融产品的规则和法律法规。从市场发展看,一旦大量投机资金入市,无疑会带来市场风险,不利于投资理财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固然不错,但还有一句话更应牢记于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尤其是对于投资观念尚不成熟、投资风格并不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年轻投资者来说,更要保持风险意识。年轻投资者需要摆正心态,要知道理财更像是“锦上添花”,参与投资千万不要被“一夜暴富”的神话所迷惑。不妨在买基金前做好投资规划,量入为出,用余钱去投资,慢慢积累,才更可能在理性投资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