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环球体育APP:融合助港前行 闯难关尚需良策

来源:网络 2021-02-05

《星岛日报》11月26日发表题为“融合助港前行 闯难关尚需良策”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香港近年受到暴乱与疫情夹击,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局,政府如何闯过难关,一些长期民生难题怎样解决,成为特首林郑月娥今次《施政报告》的重心。特首在发表报告前,曾赴京会晤不同部委,中央同意在多方面予港支持,这对香港前景极为重要,因内地经济与科技将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腾飞,特别是大湾区发展神速,香港融入此大局,有助经济获得新动力,开拓增长空间。然而,香港要走出困境,特别是克服疫情和房屋短缺等问题,要靠特区政府自己解决,报告在这方面却仍欠力度和有效策略,政府须以更大魄力,采取更有力行动。

中央愿助通关 特区无法"清零"

过去一年香港出现大动荡,中央为了维护"一国两制",保持特区政治经济稳定,积极出手协助特区解决问题,继实施《港区国安法》止暴制乱后,又定出一系列政策,支持香港重振经济和发展创科,为此安排特首及有关局长到北京,与有关部委商讨具体落实。特首昨天在《施政报告》提出的多项措施,就是中央送出的"礼物"。

由于内地成功抗疫,经济增长远胜欧美,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带来一片兴旺,特首指中央支持粤港合作开拓港商内销管道,以及推动扩大两地股票互联互通,就是让香港经济借助内地之力复甦。此外,中央致力促使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藉此带动香港增长,并达到互利双赢目的,《施政报告》指中央同意香港机场入股珠海机场,以及深港联手设立国际科技中心等,目的正是要加快落实融合。

香港依靠内地的经济实力走出困境,已成为中长期方向,尤其是反修例动乱之后,美国对港作出制裁,这依存关系就更形重要。可是,香港逼在眉睫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疫情危机,必须由特区自行解决,但在今次《施政报告》中,未见到一套可以有效"清零"的方法。

中央早已同意香港与内地互认"健康码",从而恢复两地通关,以激活特区经济,条件是香港确诊须"清零",然而因政府没效法内地推行强制全民检测,疫情一直反覆,通关因而遥遥无期,令经济持续"吊盐水"。特首昨天指全民检测只是"口号式"提倡,在港并不可行,表示政府准备进行大规模检测,但方式如何,却没有具体说明。

内地和其他国家经验说明,如果不采取铁腕强制检测,传播链将难以消除,但政府因恐社会反弹,手法不松不紧,结果疫情欲断难断,如果没有强有力措施,这状态仍将继续,疫情起落循环不息,经济也难以走出低谷。

远水难救近火 私楼恐现断层

民生困难没法在短期内纾解,政府却因已在过去三轮"防疫抗疫基金"花了三千多亿,特首昨天直言"实难以持续增加开支",意即政府已没太多弹药出招,大家要准备过一段紧日子。

至于长期存在的房屋供应不足问题,特首表示政府已觅得三百三十公顷土地,未来可建三十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同时会进行"明日大屿"等计划,将来可增加大量土地建屋。不过,这两个愿景都未能解决私人住宅中短期供应不足的问题。

政府将公私营楼的比例改为七比三,多数土地都用来建公屋,可建私营住宅的土地买少见少,业界预计二〇二三年后私楼供应将现断层,填海计划的"远水"救不了"近火",故供求失衡以至楼价高企的情况,将难以改善。昨天的《施政报告》对此却并无立竿见影的对策。

中央的支持令港人对特区经济前景有了信心,但香港疫情和重大民生问题,不能单靠中央相助,还须自己克服,政府必须积极谋划有效政策去解决,这在《施政报告》中仍有所欠缺,要作更大努力。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